在韩老师关于语文课本的教学实践中,其具体教法总能让人耳目一新,值得细细研究。
一、字理识字
韩老师的字理识字教学,遵循以学生熟悉的汉字部件为基础来记忆生字,即通过熟字解析生字的构字原理。比如讲解“闹”字时,他会形象地解释为“把‘市’场搬到家‘门’里,自然太闹了”。这种方法相较于单纯依据《说文解字》的传统识字方式,多了一层生动的趣味性,能让学生更轻松地理解字义、加深记忆。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也要多从孩子的心理为出发点,考虑他们的兴趣在哪里,抓住学生的需求进行教学。
二、穿插学习
一年级学生在阅读学习中进度较快,但书写生字时速度偏慢,韩老师穿插了集体共读。这一点与我们的教学理念不谋而合,我们在教学中也穿插了早间晨诵、长文挑战、绘本共读等内容。值得注意的是,集体共读并非无目的、随意进行,而是有着清晰的教学流程。例如韩老师选用的《韵文识字》《儿歌100首》,就设置了层层递进的教学目标,从识字到学词,再到理解语段,逐步提升学生的能力。而我们设计的穿插课程,背后蕴含的隐性目标,能对孩子的终身语文学习产生深远影响。
三、让学生做“小老师”
成为“小老师”是低年级学生普遍的愿望,这个阶段的孩子年龄虽小,却乐于表现自己。韩老师为“做小老师”设定明确前提后,学生们便会主动朝着这个目标努力。有的孩子为了能当上“小老师”,会主动投入,全力学习。这一举措不仅分担了教师检查作业的压力,更让学生在检查他人的过程中复习巩固了已学知识,最关键的是,为他们注入了主动学习的强大动力。
韩老师的这些教学方法,都值得我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深入借鉴、贯穿运用。虽说目前看来,它们与已积累的教学经验并无显著差异,但是,当真正将这些方法融入课堂、落地实践时,必然会碰撞出新的感悟,收获更深刻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