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别永远伤在童年》

如何疗愈自己的内在小孩

John Brandshaw

内在小孩工作坊

给爸爸妈妈的一封信

内在小孩疗法有三个惊人之处:

使用这种疗法,大家的改变速度惊人

实施这种疗法,改变的程度惊人

旧伤被疗愈后,所产生的能量和创造力也异常惊人

用冥想来治疗一些病人

工作坊中,

1、先描述童年正常的依赖需要

如果这些需求得不到满足,我们长大后,心里可能就会藏着一个受伤的内在小孩。

2、大概了解了参加者在某个特定阶段的需求后,我就把大家分成几组

每组轮流担当主角,聆听其他组员倾诉他在婴儿、幼儿、学龄前等特定阶段需要听到但没有听到的积极、肯定的话语

3、组员们听到主角倾诉童年的痛苦时,会根据这个人的具体情况给予抚慰、鼓励或肯定。

当主角听到童年某个时期自己想要得到但未能如愿的特定话语时,常常为之落泪,甚至失声痛哭。于是,冰封已久的痛苦就会融化。

等到活动结束,每个人都释放了一些痛苦。

4、工作坊结束时,我让大家做一次冥想,拥抱内在的小孩。

这个时候,很多人都会感到有一股强烈的感情需要宣泄。

5、组员们要离开活动时,我会鼓励他们每天花点儿时间跟自己内在的小孩对话。

一旦寻回受伤的内在小孩,并给予他呵护,神奇的自然力量就会产生创造性的能量。只要对对这些能量予以适当的整合,内在小孩就会成为新活力的源泉。

卡尔·荣格把这个自然小孩称为“神奇小孩”,它是探索、敬畏与创造性等内在潜能的源泉。

艾瑞克·伯恩 交流分析理论

孩童自我状态:我们都曾是随性的自然小孩状态

催眠治疗师 米尔顿·艾瑞克森

他相信每个人对世界都有一套独一无二的看法,亦即每个人都有一套内在的信念系统,它是无意识的,并形成一种催眠状态的迷境。

治疗师 朗·克兹

冥想疗法:直接关注人们的核心实质(内在经验的组织方式)

核心实质是由人们最早的感受、信念和记忆组成的,在童年环境的各种压力下形成的。

它是原始的非逻辑性的,同时又是神奇、脆弱、缺乏防备且需要帮助的内在小孩所知的唯一求生手段。

这一核心实质一旦形成,一切新经验都必须经过它的过滤,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总是选择同一种会带来痛苦的爱情,为什么有些人的生活就是一连串周而复始的创伤,为什么许多人都不能从错误中吸取教训。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