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子的小心思》读书笔记

《肠子的小心思》虽然是一本医学科普书,却一点也不枯燥,作者和译者笔法都非常幽默风趣,可以把枯燥的理论用通俗有趣的方式表达出来,让人忍俊不禁又收获良多~


1. 正确的排便姿势:

坐在马桶上我们也可以达到蹲坑的顺畅排便效果—— 只要脚下垫个小板凳,上半身微微向前倾,找好角度—— 成了!

2. 栓剂的作用:

跟小肠一样,所有经大肠吸收的营养成分也都会通过血液进入肝脏,在那里经过检测后再被运往全身的血液循环系统。但是,大肠最后几厘米血管的血液却不经过肝脏,而是直接进入血液循环系统。理论上来说,但凡能被吸收的之前也被吸收得差不多了,到了这里也没什么好吸收的了,现在就是为排出去做准备。医生很好地利用了这个“漏洞”,制造出了栓剂。与口服的药片相比,用栓剂的话需要的药量不是那么多,起效却更快。口服的药片剂量比较大,是因为它要先经过肝脏才能到达病灶,在这个过程中,一部分有效药物成分已经被肝脏“解毒”过滤掉了。栓剂则可以绕过肝脏走捷径,也避免了给肝脏带来不必要的负担,对于小孩和老人尤其适用。

3. 小肠的消化路径

消化酶可以比较快地就分解掉白面包里的糖分,而消化全麦面包就要很久。这是因为全麦面包里的糖链结构尤为复杂,想把它们分解掉只能一段一段地慢慢拆解开。所以全麦面包不是瞬间爆炸的糖衣炮弹,而是一个“糖分储存罐”:一点一点地消化,一点一点地补充糖分。

糖分进入血液,血糖升高,为了达到最健康的平衡状态,身体会本能地做出反应。这时身体会分泌出大量的激素,尤其是胰岛素。一次性进入血液的糖分越多,身体就会反应得越激烈。而在激烈战斗之后,身体很快又会感到疲倦。对身体来说,糖分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原料,假如它可以慢慢地进入血液、慢慢地被吸收,那身体就可以把它更好地利用起来,为细胞小火添柴,或者用来合成自身的多糖结构,比如小肠细胞上鹿角形状的糖萼。

4. 如何消耗脂肪

营养生理学家建议,如果想消耗脂肪,至少需要运动1小时以上。只有当你开始觉得体力不济的时候,能量现货(糖原)被消耗得差不多了,身体才会舍得开启轻易不会动用的能量储备(脂肪)。

脂肪是所有营养成分中最高效也是最珍贵的物质!脂肪分子里的原子排布超级巧妙,与同等质量的碳水化合物或者蛋白质相比,每克脂肪所蕴含的能量高达它们的2倍。如同电线外面都套着一个塑料保护管套一样,身体利用脂肪去包裹大大小小的神经。正因为神经有了这层脂肪保护层,我们的思维才会如此敏捷。

脂肪是所有营养成分中最高效也是最珍贵的物质!脂肪分子里的原子排布超级巧妙,与同等质量的碳水化合物或者蛋白质相比,每克脂肪所蕴含的能量高达它们的2倍。如同电线外面都套着一个塑料保护管套一样,身体利用脂肪去包裹大大小小的神经。正因为神经有了这层脂肪保护层,我们的思维才会如此敏捷。

5. 便便的颜色

正常的便便都是屎黄或者屎棕色的。就算我们吃的饭里没有这个颜色的食物,最后拉出来的也还是这个颜色。就好像它的好朋友小便也是,总是一个黄色的调调。这个黄色来自于身体每天都努力生产的重要产品—— 血液。身体每秒钟都有240万个血细胞诞生,但同时也有这么多的血细胞作废—— 血细胞中的红色素先会变成绿色,然后再变成黄色,这个颜色渐变的过程在你撞青了胳膊或者腿的时候就可以观察得到。黄色素的一小部分可以通过小便被排出体外,而大部分则是通过肝脏到达肠道,然后被细菌再加工成棕色。如果便便不是棕黄色的,那你就要引起重视了。这里就来说说不同颜色的便便意味着什么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