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主义的光辉——伟大的文艺复兴(11)巨人时代的巨人——丢勒

当意大利为首的欧洲各国却已经先后走出中世纪,进入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开放与繁荣时期,人文主义的光辉已经照亮欧洲大陆。而此时的德国正处于其历史上最为暗淡的一段时期,思想和信仰十分混乱。饥荒和瘟疫(黑死病无情地夺去大批人的生命。社会矛盾的激化使德国的文化与艺术疲弱不振,外于严重的低迷状态。。当意大利人通过海洋贸易不断积累财富时,神圣罗马帝国境内的封建主们却还在为争夺那些贫瘠的土地而打得热火朝天。思想闭塞,创造性就无从谈起,观念落伍,审美能力也显得捉急。

更何况帝国所在的日耳曼尼亚地区历史上是“大老粗”的故乡,这里没有过任何古典文明遗迹。现状不给力,底蕴又不够范儿,在这种局面下,想要让帝国的艺术事业平地而起,追赶上文艺复兴时代的脚步,那得是怎样一位亘古烁今的巨人才能完成的使命?

在德意志民族的土地上,巨人总是能够在最迫切的时刻挺身而出。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恩格斯说:“他和达·芬奇视为是需要巨人的时代所产生的巨人。”他就是德国文艺复兴的奠基人,天才的阿尔布莱希特.丢勒!

丢勒13岁自画像

这幅画比达芬奇画第一张自画像时,早了20年。收藏于奥地利维也纳阿尔贝蒂娜博物馆

当他16岁时,画了自己的油画自画像

丢勒16岁自画像

当他十九岁时,已经技法娴熟,画了他的父亲

丢勒父亲像

丢勒的父亲是一个冶金匠,一共有18个孩子,为了养活一家子,他不得不每天都工作十八个小时。也许丢勒那种不抛弃别放弃的精神就是来自于父亲的影响吧?

祈祷之手

生活尽管窘迫逼人,然而这个家庭其中两个孩子却有一个同样的梦想。他们两人都希望可以发展自己在艺术方面的天份。不过他们也了解,父亲无法在经济上供他们俩到纽伦堡艺术学院读书。晚上,两兄弟在床上经过多次讨论后,得出结论:以掷铜板决定──胜者到艺术学院读书,败者则到附近的矿场工作赚钱;四年后,在矿场工作的那一个再到艺术学院读书,由学成毕业那一个赚钱支持。如果需要,可能也要到矿场工作。

星期日早上做完礼拜,他们掷了铜板,结果,弟弟Albrecht Durer胜出,去了纽伦堡艺术学院。哥哥Albert则去了危险的矿场工作,在其弟弟上大学的时候来为弟弟提供经济支持。Albrecht在艺术学院表现很突出,他的油画简直比教授的还要好。到毕业时,他的作品已经能赚不少钱了。 在这位年轻的艺术家返回家乡的那一天,家人为他准备了盛宴,庆祝他学成归来。当漫长而难忘的宴席快要结束时,伴随着音乐和笑声,亚尔伯起 身答谢敬爱的哥哥几年来对他的支持,他说:“现在轮到你了,亲爱的哥哥,我会全力支持你到纽伦堡艺术学院攻读,实现你的梦想!”

所有的目光都急切地转移到桌子的另一端,坐在那里的Albert双泪直流,只见他垂下头,边摇头边重复说着:“不……不……”

终于,Albert站了起来他,擦干脸颊上的泪水,看了看长桌两边他所爱的亲友们的脸,把双手移近右脸颊,说:“不,弟弟,我上不了纽伦堡艺术学院了。太迟了。看看我的双手──四年来在矿场工作,毁了我的手,关节动弹不得,现在我的手连举杯为你庆贺也不可能,何况是挥动画笔或雕刻刀呢? 不,弟弟……已经太迟了……”

四百五十多年过去了,Albrecht Durer有成千上百部的杰作流传下来,他的速写、素描、水彩画、木刻、铜刻等可以在世界各地博物馆找到;然而,大多数人最为熟悉的,却是其中的一件作品。也许,你的家里或者办公室里就悬挂着一件它的复制品。

为了补偿哥哥所做的牺牲,表达对哥哥的敬意,一天,Albrecht Durer下了很大的工夫把哥哥合起的粗糙的双手刻了下来。他把这幅伟大的作品简单地称为“双手”,然而,全世界的人都立刻敞开心扉,瞻仰这幅杰作,把这幅爱的作品重新命名为“祈祷之手”。

下次当你看到这幅感人的作品,仔细看一下。如果你也需要这么一幅画,就让它成为你的提醒,没有人──没有人能单枪匹马地获得成功!

丢勒26岁时的自画像


由于父亲是一位金匠,丢勒可能从小是玩金戒指长大的,颇有一种“指环王”的风度和气场。而且据说他的上升星座是狮子座,所以格外在乎自己的名誉和颜面,可以说是“头可断,发型不能乱”。

这个要成为“指环王”的男人,生来就有着一种强烈的使命感。此刻他深深地明白,自己的绘画技艺虽然足以称霸纽伦堡,但还是没有摆脱北方传统画家的一身工匠气。想要学到真正先进的艺术理念与创意设计,他必须要去更远的地方。

丢勒就独自离开家乡,一路向南,不畏险阻,翻越了巍峨的阿尔卑斯山,去往亚平宁半岛的艺术圣地——威尼斯。

1494年,威尼斯还没有迎来天才乔尔乔内与提香的登场,艺术界的话语权还掌握在贝利尼家族手中,领军者是风骚一时的贝利尼父子三人与女婿曼特尼亚。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里出现了一个新的传言,人们常说有一位“北方游侠”来到了威尼斯,此人画功精湛,用笔如神。

提香作品佩萨罗圣母

这位“北方游侠”正是丢勒,他在威尼斯期间行踪飘忽不定,中途还去了帕多瓦与曼图亚,充分领略了意大利古典艺术与自然主义的魅力。尤其是“幻觉画师”曼特尼亚的作品使他印象深刻,那种硬朗的线条与肃穆的气氛与北方的画风更为相近,也让丢勒渐渐找到了自己的风格与路线。

曼坦尼亚 圣塞巴斯蒂安

这就是在前文提到的曼坦尼亚,意大利文艺复兴黄金一代的代表人物。

两年后丢勒回到纽伦堡,开设了自己的工作室。正在人们好奇这位游学意大利的自负青年到底学了些什么能耐时,丢勒亮出了一套筹备多年木刻版画,并迅速在市面上掀起了一阵抢购狂潮。那套版画就是丢勒的成名之作——《启示录》。

启示录1


启示录2


启示录3


启示录4

这组版画的刊行,立即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四骑士如狂风般掠过大地,天使在空中盘旋。四骑士意寓:战争 死亡 瘟疫和饥饿。丢勒在向人民诉说:在上帝的愤怒面前,一切罪人都是平等的!这本启示录起源于罗马帝国尼禄王朝旧基督教的神秘的幻想。他制作了一组十五幅不朽之作,表现了人类在十五世纪末叶,由于世界末日的到来而感到无可奈何的恐怖和失望的情绪。当时德国正处于资产阶级和手工业者之间的斗争,

农民和封建主之间的斗争,饥饿和剥削之间的斗争,人民的激昂情绪终于发展成为无数次的宗教的,政治的和革命的群众运动。丢勒想把启示录中的幻想付于现实的形象,给予这些幻想以寓意的力量。其中几幅画,不隐讳的对统治势力进行了批评,他把自己的意见交给每一个人的良知。

《启示录》的刊行引起了,德国国父级人物腓特烈大帝的赞赏,应腓特烈之邀,他又创作了一组祭坛画。

三位一体 丢勒

应腓特烈大帝之邀创作的祭坛画《三位一体》

然后又受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之邀创作了《希米连科木版联画》。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希米连科肖像 丢勒


大家是不是看都看累了?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展示了,谁会想到这是用木刻刀雕刻出来的呢?这是一双怎样的手啊!

他的版画往往充满隐喻和哲理。他使德国艺术摆脱哥特式艺术的影响和束缚,走向以人文主义思想为指导的现实主义艺术道路。他把当时幼稚的版画艺术推向完美的新阶段。他支持当时的宗教改革运动,同情农民战争,曾主动为宗教改革运动的领袖马丁·路德的宣传册子绘制版画插图,并以农民战争纪念碑的设计来终结自己的创作道路。

忧郁

画面上有诸多象征因素,迄今还难以做出确切的说明,不知丢勒所赋予的所有物件,与他对中世纪的科学与当时的炼金术的表征有什么联系。画上有一硕大的多面体、圆球、天平、钟、刨子、缺口的剑,沙漏记时器、入睡的狗、斑上的数字,以及用石笔在书写的哪个神话人物丘比特等等。所有的一切寓意何在?这在所有关于丢勒的研究材料中均无明确的答案。

这幅画作于1514年,是在德国宗教改革的前夜,它多少濡染着一种时代转变的精神,可能画内渗透着的某些哲理因素与此有关。上述这些复杂的细节似乎也饱含着一种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对自然与人生探索的象征意义。

我们在画上看到一个坐着沉思的强健女性,她是忧郁的象征,她的全神贯注,表明在思索着一些充满苦闷、困倦甚至失望的问题。好象有一种束缚力,使她无力解脱。她背上有一对翅膀,但不能飞翔。她手中拿着的圆规,是她想测量又找不出答案的科学工具;左侧一旁的丘比特(小爱神)竟也撅起嘴唇,不再嬉戏,在那里发楞。而那条蜷缩着的狗,正在打瞌睡。这里显然是一间学者书斋,外面又象是木匠作坊,前景上有许多木匠用工具。墙上和地上散置着的天平、沙漏计时器、锯子、刨子、圆球和多面体以及木梯等,都处在一种凝滞状态,惟独在天际和海港上空之间,有一只蝙蝠,抓住一条上面书有忧郁字样的标签迎面飞来。

在右上角的建筑物的墙上,挂着一幅有名的四次方阵(也可称魔方阵,把与1、2、3……相连续的整数,配列成正方形,使排列在纵向、横向及对角线各数的和相等,就称之为魔方阵或称方阵),而方阵的最下一行的中间两格,正好是1514,就是这幅铜版画的制作年代,据说它也是丢勒的母亲去世的年代。

那么这个忧郁的女子以及图上所有细节意味着什么?美术史家们有不同的推测,笔者拟取其中一个说法,认为较能通达:即是说这里的工具与科学仪器所引起的忧郁,是属于当代的实用知识,它们象征对宇宙秘密的探索,但在种种复杂的未解之谜前,这种探索停步了。这意味着创造的幻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它具有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悲剧性相纠葛的特点。也许画家借此来抒发自己的人文主义思想:在那个时代里,凡是勇于求实与探索人类奥秘的智者,都会在思想上产生一种孤独感,这正是画家的一种内在自我的写照。他曾说过:想多了解,并通过这种了解去理解一切事物的本质是天生养成的。…… 丢勒是德国一位坚强的人文主义学者,一个优秀的艺术大师,也是一个永不满足于已知世界的探索者。他曾肯定真的艺术包含在自然之中,谁能发掘它,谁就掌握它。 

这就是我们前面所述的,他在铜版画上尽情描述了自己的心境的原因。德国大诗人歌德佩服地说:当我们明白知道了丢勒的时候,我们就在真实、高贵甚至丰美之中认识了只有伟大的意大利人可以同他等量齐观。这种赞语对丢勒来说,一点也不过分。 这幅铜版画有24×20厘米,十分精细,现藏纽约大都会美术博物馆。

死亡与骑士

有艺术史学家认为在画中死神和恶魔代表天主教的专制统治,而基督教骑士则代表以马丁路德代表的新教力量,并坚信新教一定会战胜教皇的旧势力。

书斋中的圣哲罗姆

罗姆,学识丰富的大主教,他曾把《圣经》翻译成拉丁文,是一位神学的代表人物。

画面中,房间宽敞,温暖的阳光从右侧窗户射入,一只狮子慵懒地躺卧在地面(相传罗姆主教曾为这只狮子拔去掌上的荆刺,因而一人一兽成了好朋友),不远处还俯着一只瘦弱的小猎犬,家具及墙壁上的什物都井然有序地排列着,画面呈现出一派宁静祥和的氛围。

这一幅作品,有三处小细节令人惊艳:一,透过玻璃的,斑斑驳驳地落于墙面上的阳光。丢勒的耐心真的很惊人!因为这不是一面普通光滑的玻璃窗!二,丢勒将天花板上的细腻木纹一丝不苟地刻画了下来,一眼望过去,木板似乎带着温润光滑的观感;三,皮毛滑顺,神情倦怠又不失警觉的狮子。这只躺着的狮子,给人感觉——手抚摸过去,它的毛发必定软和无比的感觉。

几年之后,威尼斯人听到这样一个消息,“北方游侠”又出现了,这一次他变得更加强大,不仅画功绝伦,而且底蕴深厚、风格不俗。紧接着,“游侠”的版画作品开始在威尼斯变得炙手可热,广为传抄,最后惊动了威尼斯艺术界的掌门人乔瓦尼·贝利尼,也就是提香和乔尔乔内的“小贝”老师。小贝经常登门拜访“游侠”,两个人情投意合,而且彼此欣赏。

乔万尼 贝利尼作品 圣母子

有一次两人在一起切磋画技,贝尼尼要求丢勒给自己看一下他画头发时用的是什么奇特的笔,竟能画出那么逼真的发丝质感,结果看到丢勒拿出一支极其普通的画笔后表示打死也不信。丢勒微微一笑,俯身在纸上画下一串精致无比、栩栩如生的发丝。小贝惊得当场瘫软,看着丢勒语无伦次。

续须男子

丢勒那工匠式的精妙手法与自然表现力,不仅征服了小贝老师,也征服了很多威尼斯的艺术赞助者。此后丢勒一边“接单”一边继续漫游,期间曾经见到了拉斐尔,结果拉斐尔也把持不住,逼出了学霸光环,开始研究丢勒的作品。

据说丢勒还悄悄前往罗马,并潜入了“大圣”米开朗基罗的工作室,在其中一幅画上画了只虫子,然后又悄悄离开。晚上“大圣”回家之后看了半晌,突然神色肃穆地说,“北方游侠来了”。

三年之后,传奇般的“北方游侠”决定回到故乡,然而他却对一件事情耿耿于怀,那就是意大利艺术家所享受到的自由与尊贵。丢勒曾经在信中对友人说道,“在故乡我觉得自己是讨生活,在这里我觉得自己是主宰者。这种荣耀,简直令我颤抖。”

回到纽伦堡后,丢勒回到了平静的生活中,并继续从事艺术理论的研究和探索。

功成名就之后,丢勒却并没有获得多少成就感。相反,他看上去比以前更焦虑,每天把自己埋在各种古典艺术理论著作当中,一直被冷落的妻子艾格尼丝感到很郁闷,两口子的感情生活也很寡淡。事实上,丢勒的心情完全没有办法让人理解,因为只有他自己知道在阿尔卑斯山的另一边,文艺复兴的成就有多么辉煌,相比之下自己的水准还有着多么巨大的差距。

这种差距不仅体现在主观上,也有很多客观因素。意大利画家从小就可以学到系统的人体解剖学知识,可供练手的模特也是有型有款、敢脱敢露。但在丢勒生活的北方帝国里,这些条件想都别想。他必须自己在书本里揣摩各种比例法则,实在想不明白就让助手脱给自己看看。助手平时也不去健身,而且天冷又冻得直哆嗦,那画面看得丢勒眼泪都快掉下来了。

就在这种极度困窘的处境下,丢勒凭着死磕到底的工匠精神完成了人体解剖学探索,成为了北方艺术理论的伟大先行者。1504年,他用雕版画的形式完成了一幅《亚当与夏娃》,让南方的古典主义理想第一次扎根在北国的土壤中。

丢勒,亚当与夏娃(铜雕版画) 约公元1504年 波士顿美术馆

裸身的亚当与夏娃身处伊甸园之中,他们的私处被画家用树叶遮挡。夏娃拿起了蛇交给她的禁果,亚当则伸手准备去接。背景中的动物象征着人类的各种性情,体现了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的“体液学说”。猫是易怒的“胆汁质”,麋鹿是严肃的“抑郁质”,牛代表迟钝的“粘液质”,兔子代表活跃的“多血质”。画家对这个作品的最终呈现应当很满意,于是高傲地用拉丁文把自己的署名刻在了画面左上方的饰板中——“纽伦堡的阿尔布雷希特·丢勒创作于1504年”。

在这幅雕版画中,丢勒将雕刻技术运用到了鬼斧神工的境界,使线条充满了复杂的交叉与粗细变化,从而将细节表现得丰富而生动。尽管人物的动作略显笨拙,体态也不像意大利绘画中的人物那么优美和典雅,但也因此保留了北方艺术特有的一份粗率与硬朗。

这幅看上去朴实无华的作品,其实让丢勒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与心血,并做了长久的准备与调研。可能是由于条件所限,画中的人物并没有参考模特,而是根据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的理论,用圆规和尺一点点度量出来。然而所有的动物和植物,他都到大自然中逐一观察、反复练习,为此创作了大量的素描和水彩习作,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这幅《大片草地》。

大片草地

当时德国还处于闭关锁国的状态,从来没有见过其他大陆的物种。丢勒依据自己多年对自然科学的探索,创作了这只犀牛。

犀牛 丢勒

其画的动植物素描之精确完全可以同达芬奇所留下的相媲美,但同时他又对《启示录》中记载的各种怪兽的存在深信不疑。因此丢勒不仅是画家,而且还是雕刻家,炼金术师,数学家、机械师、艺术理论家,哲学家,神秘学家,解剖学家,建筑学家,他曾创立了筑城学理论。他平生不停的旅行,足迹之广,眼界之阔在当时几乎无人可与比肩,可又始终保留着一些农民式的愚昧和狭隘。他相信理性和知识会使人成为高贵的存在,却又对于人的不完美有一种深刻的意识。

以下为他对动植物研究所创作的水彩作品:



同达芬奇一样,丢勒也具有科学的头脑,因而曾深研数学和透视学并写下了大量笔记和论著,在透视法和人体解剖学方面,他创作了许多反映社会现实的绘画作品。他同时还研究建筑学,发明了一种建筑学体系。丢勒还是位美术理论家,著有《绘画概论》和《人体解剖学原理》。他使德国艺术摆脱哥特式艺术的影响和束缚,走向以人文主义思想为指导的现。

28岁自画像

这张画家28岁时的肖像,是他所有自画像中最传世的名作。身穿毛领外衣的丢勒正面而立、直视观众,在黑色的背景中显得深沉而肃穆,仿佛是穿越了时间与空间的绝对存在。这种正面严格对称的肖像是制作耶稣圣象的常用方式,用来表现一种神圣与至高无上的权威。或许从一开始丢勒就没有怀疑过,踏上王者的征途,是他一生的宿命。画面右侧,有他写下的这样一段文字,“我,来自纽伦堡的阿尔布雷希特·丢勒,画下了28岁的自己,在那永恒的色彩中。”

据同时代人著文回忆丢勒的长相时写道:他有一张表情生动的脸,一对明亮的眼睛,长着希腊人称之为四角形的鼻子,长长的脖子,宽阔的胸脯,束紧了腰的腹部,大腿筋肉十分发达,小腿也结实匀称,样子文质彬彬。有人见过他的手指,长得秀美如葱白,他那俏皮的言谈举止更令人陶醉,以致听众都觉得再也没有比他结束讲话时更令人惆怅的事了。他几乎通晓天文地理、哲学美学,不仅懂得,还会口述出来。这种美誉即便有几分夸张,也足以说明丢勒这位天才在同代人心目中的形象。现在我们来观赏这一幅《自画像》,也许可以从中悟出上述形容词中某些可信的成分。

在那个时代,这种神圣的正面姿态通常只用于画基督或国王,丢勒这样画,大概是要向人们表明,艺术家的神奇创造力在某种意义上是与上帝等同的。他把北方严整细致的传统风格同文艺复兴艺术的建筑性和体积感融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在安特卫普,丢勒看到了意想不到的情景。人们对这位漂泊一生的传奇大师给予了最热烈的欢迎,他们将丢勒引向行会大厅,在那里设下了隆重的宴会,当地的社会名流与杰出人士站在两侧,谦恭地向他低头致敬。丢勒这才意识到,自己的作品早已传遍欧洲大陆,自己的声威早已震碎旧日蛮荒,北方帝国的人们已不再轻视手工劳作者,不再让艺术卑微而寄人篱下。

此时,丢勒追求一生的荣耀终于得以实现,北方游侠已成北境之王。

1521年,王者衣锦还乡。而他的故乡,已是春风遍地,水暖天晴。然而他的母亲却陷入病危。

母亲像 这是素描史的里程碑式的大作。

【按】这幅画绘制于丢勒母亲去世前的两个星期。她一生体弱多病,总共生过18个小孩,却只有3个存活。生活的艰辛与病痛的折磨,使她过早的衰老。

对此,丢勒悲痛不已,他在日记中写到:“她接连地患上黑死病和其他各种疾病、怪症,并经历极端的贫穷和恐惧,身处逆境,受人挖苦、嘲弄和蔑视。但她从不心怀恶意。她在疾病上拖了很久,但又说不怕去见上帝。她在痛苦中离开人世。我想她是看到了某些恐怖的幻象,因为她虽然久久沉没无语,但仍想要一杯圣水。那以后,她很快合上了眼。我还看到了死神两次猛击她的心脏,亲眼目睹她闭上眼睛和嘴,痛苦地离开人世。我不停地为她做祈祷。我为她悲痛万分,以至无法表达这种心情……”

这画正是丢勒怀着对母亲的深厚感情,用简率的炭条,正确地勾勒出年迈多病的老母亲形象。

丢勒怀着近乎于宗教的感情深爱着自己的母亲,他没有去遮掩她那几乎变形的脸上所刻画的沧桑,因为他一定不会认为这是可怕丑陋的,相反,他从中看到了人类从未泯灭的尊严。

他在画上题了几句话:“这就是阿尔布莱希特·丢勒的母亲,1514年祈祷周前的星期二夜间二时逝世,享年63岁。”说明他终身对母亲的尊敬和热爱。

而从这时起,他开始把探索的目标放在造型的规律上。他曾经结交过一位意大利朋友,画家雅可波·德·巴巴里,此人给他提供许多意大利人体绘画资料,丢勒如饥似渴地钻研起来,还有一些前代的科学著作,他在这些有关人体结构的资料上弄得废寝忘食。丢勒历十年寒窗之苦,终于写出了他那著名的三卷本《比例论》来,总结了他从开始至1515年时期的绘画心得。这一幅《亚当与夏娃》可以说就是这种科学探索的最初成果的体现。

丢勒的铜版画刀法严谨,线条精细完密,历来被认为是西方版画艺术的典范。他“吹毛求疵”、“爱抠细节”的心,大抵是跟他的出生有关。丢勒出生于德国纽伦堡的金银匠世家,从小就接受金银首饰工艺所必需的雕刻和绘画技艺训练。因为金银首饰工艺容不得半点瑕疵,这便养成了他对艺术的谨慎态度。因此,处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丢勒,其版画风格吸收了意大利文艺复兴绘画的影响,又保留了北欧人特有的理性和静穆。

在丢勒的晚年,不屈不挠的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振臂一呼,北方大地上响起了一片自由的声音。路德的追随者们不顾教皇与国王的压迫,掀起了一场反对腐朽天主教会的“新教”运动。在这些追随者中,也出现了丢勒的身影。他强支病体,画下了一幅被后世称作“丢勒遗嘱”的油画作品——《四使徒》。

丢勒,四使徒(木板油画) 约公元1526年 慕尼黑老绘画陈列馆

这幅作品中四个宗教人物的刻画方式体现了丢勒的宗教改革思想。《福音书》作者约翰和保罗在前景中相对而立,象征教皇权威的彼得和马可则分别站在了两个人的身后,这暗示出《圣经》才是解读上帝意志的唯一权威,天主教会的位置变得次要。四个人的状貌表现了人类的不同性格,并且被刻画地逼真而有重量感,连衣袍的褶皱也流畅而自然。丢勒的油画功力,丝毫不输于同时代的意大利画家,他不仅表现了古典主义的自然之美,也保留了北方哥特传统那种简洁而肃穆的精神内涵。

丢勒在没有任何赞助委托的情况下完成了这幅作品,并把它捐赠给了纽伦堡市政府,此后被挂在了市政大厅里,成为了这座城市的精神象征。

同样被收藏在市政大厅的,还有这一精神象征的永恒缔造者,来自纽伦堡的传奇大师,艺术版图上的北境之王——阿尔布雷希特·丢勒。

丢勒那风格强烈的素描作品

1523年末,丢勒开始写自传,不仅作了自己一生的回顾,而且叙述了他的双亲和他十七个兄弟姊妹及他自己的生平遭遇。当时在世的只剩下他的一个弟弟。

1525年,丢勒的重要著作“量度艺术教程”出版。因此,他跃居文艺复兴时期第一流艺术理论家之列。1526年,是丢勒创作杰出肖像的一年,如《伊司马斯·范·鹿特丹》,成为他最伟大的一幅人物杰作。

1527年,丢勒第二部科学著作《筑城原理》出版。1528年,《人体解剖学原理》脱稿,这是他二十七年来对人体解剖学研究的结晶。可惜,他没有看到这部著作的巨大影响。

1528年,56岁的丢勒走完了一生的征程,在他的墓碑上,人们刻下这样一句话,“他没有死去,只是离开,因为艺术家是不朽的存在”。

王者远去,而王者之书长存,《量度四书》、《筑城术原理》、《人体比例四书》,这些凝结了丢勒毕生心血的理论著作堪称北方艺术的瑰宝,让新一代艺术家可以不断地去传承与突破。

恩格斯曾经这样评价他:”丢勒是德意志的代表民族画家。他同时又是把意大利文艺复兴思想带进德意志,并开创了德意志民族艺术新纪元的艺术奠基人。”

正因为有了像丢勒这样的先行者,德国战车从此就再也没有停下来过,直至今天,德国在哲学,科学,心理学,制造,教育,工业等诸多领域成果丰硕,为世人所瞩目!在他的时代又相继出现了画圣格吕内瓦尔德,

格吕内瓦尔德作品

克拉纳赫


克拉纳赫作品

和我们下面要讲的德国肖像画家小汉斯.荷尔拜因。(待续)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4,658评论 6 49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482评论 3 38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0,213评论 0 35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395评论 1 28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487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523评论 1 293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525评论 3 414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300评论 0 27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753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048评论 2 33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223评论 1 34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905评论 5 33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541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68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417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094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088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祈祷之手》是丢勒1508年创作的一幅作品,一双长满老茧、关节粗大、布满褶皱的手合起,安静而虔诚。画中粗糙的手让人...
    九如_wwq阅读 3,164评论 0 51
  • 我的微信签名是“别太把自己当回事”。我觉得当人一旦很想去得到一样事或物的时候,脑袋就会进入死胡同巷,眼前除...
    夜语时阅读 265评论 0 1
  • 思路决定出路。打开思维,让自己的思维更加活跃,更加有创造性,更加多姿多彩。活跃的思维会让自己的人生更加出彩。
    柳丁大人阅读 107评论 0 0
  • 考研倒计时25天 今日任务 7:30-8:00 背单词 8:00-9:30 专业课名词解释,简答题 9...
    _然而阅读 124评论 0 0
  • 我的人生目标是成为一个睿智优雅,见多识广,财政自由,身体健康,招人喜爱的女人。 特别感恩2018年坚持的自己,让我...
    8e6fce2e229e阅读 668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