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杯将满未满之际,饮水机自动停止热水,“停止”按键上我的食指似乎还没有任何动作。是“他”偶然间的关注并停止了热水、还是有“目的”的给我启示、亦或不过是现实世界电子元件参数变化的巧合。
无意识之中,每次取的衣架数目与清洗后衣服的数量一致,不多不少。为了给小哲证明这种能力,有意识的进行了场景重现,可是衣架与衣服的数量再也不匹配。
读书过程中的思考,总伴随着未阅读的后续内容的展现。在阅读一部分后所作的文字感悟,联想和阐发居然暗合该书后面的内容。
由读书感悟与前人的思想不谋而合这个现象,得出“人”思考方式、思考方法的一致性,我想应该是可笑的,抽象的“人”和“方法”否定了个体,除非狂妄的认为自身是“天选”之人。
在微醺后理性占主导地位时,对于我的食指是否因为无法控制而按下“停止”键,产生了怀疑。虽然我早已确定了当时的行为,相对于“正常人”应该有的思维模式,理性依然让“我”产生怀疑。
对于我这样专职拖地、洗衣的人,对衣架、衣服、拖把的质量、数量关注多一点不以为奇,说不定正是是由于特殊的关注点,在心理上产生了错觉,从而对于数量一致的现象在心理上有了特殊的解释。
理性思考、社会规范、心理错觉,我该如何解释这一切,这不是知识和方法能达企及的,而是要自身认可并付出行动的。人的感觉与理性之间那条深不见底的深渊,哲学也许可以搭建桥梁、科学也许可以逐渐深入并到达彼岸,当然还有宗教。彼岸是自身的彼岸,选择何种工具因人而异,不管最终的彼岸是不是“彼岸”,至少“我”认为它就是“彼岸”——无奈而又卑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