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呀!欢迎来到初晓的教育专栏——家庭教育每日一讲,我是Colin老师。
家里有两个孩子的家庭,经常被孩子的争吵所困扰。孩子在学校,也时不时会与同学有矛盾。
很多父母都很关心这个话题,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该怎么化解孩子之间的冲突。
1
今天我跟你分享三个建议:先观察1分钟、化解冲突黄金四步法则、预防冲突的方法。
接下来,我就一一跟你说说。
建议一:先观察1分钟。
听到孩子们发生争吵,很多父母总是忍不住插手。但其实你可以先等一等,在一边观察孩子会怎么处理。
孩子在玩耍时有矛盾,其实是非常正常的事情。这正是他们学习如何化解分歧、争取合作的大好机会。
《游戏力》的作者,科恩博士曾经说过:“只有卷入争端,孩子才能学习如何解决争端。只有先被大家排斥,孩子才能学会如何加入集体游戏。只有当玩伴中有意见不同者,甚至有恃强凌弱者时,孩子才能拓宽人际交往的策略。只有在游戏中遭到拒绝,孩子才能学会如何让自己更有说服力。成人如果过早干预,这些学习的机会就丧失了。”
那什么时候需要大人的介入呢?
当孩子已经向你求助的时候,或者你发现,孩子之间发生肢体冲突的时候,你就需要去处理了。
2
建议二:处理情绪而不是判断对错
为了更快的解决问题,我们常常以“你对他错”的思维模式去处理孩子的冲突,也就是说,我们常去判断是哪个孩子的错,然后让他道歉。
然而这样的方法并没有效果。如果孩子气鼓鼓的接受你的处理,那可能他们很快又会再起冲突。
在这里我给你介绍一个化解孩子冲突的“黄金四步法则”:
第一步:停止伤害,让两个孩子都能冷静下来听你讲话。
第二步:“刚才发生了什么”。让两个孩子每人有1分钟时间,描述刚才发生了什么。注意,这个描述不是为了判断对错,而是给孩子一个表达看法的机会。因此,在一个人说的时候,另一个必须保持安静,不能打断。
第三步:“我觉得生气,因为……”。给每个孩子1分钟,说出自己心里的感受。还有自己最不满的是对方的哪句话、或哪个动作。
这么做,既可以帮助孩子表达内心的情绪,又能引导孩子找到自己的“情绪触发点”,也就是:哪些事情会让自己生气和难过?这其实是在提升孩子的“自我认知”能力。
此外,这么做也有助于帮助对方认识到自己行为的后果,为第四步做好铺垫。
第四步,是为自己不恰当的言行道歉。值得你注意的是,这里并不是单纯的向对方道歉,而是针对自己刚才说的不合适的话、做的不合适的事,向对方道歉。
我常常会这么引导孩子:“你愿意为刚才掐他这一下,向他道歉吗?”绝大多数孩子都会很真诚的向对方道歉,因为他们清楚:刚才自己掐他这一下是不对的,只为这一点道歉,他们心甘情愿。
我们平时笼统的让孩子道歉,孩子都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以为道歉就意味着自己输了、甚至觉得道歉意味着软弱,孩子当然会很抗拒了。
最后,你可以用一两句话告诉他们相处的原则,然后让两个孩子握手或拥抱一下,就可以结束这个过程。
千万不要展开漫长而枯燥的教育,其实孩子的情绪只要说出来了,这件事情在他心里就过去了。我们借机开展的教育,其实是大人的需求,而不是孩子的需求。
以上就是“黄金四步法则”,我一直用这个方法化解孩子之间的冲突,效果非常好。
3
建议三:提前预防冲突。
听到这儿你一定很好奇,孩子之间的冲突,也可以提前预防吗?我们怎么知道孩子什么时候会吵架呢?
如果你留意一下,一定会发现,孩子心情特别差的时候,很难承受挫折和磕磕碰碰。
在之前的课程里,我们曾用一个杯子,来比喻孩子内心的安全感。用一只气球,来比喻孩子内心的负面情绪。
如果孩子内心的能量杯子是空的、而装着负面情绪的气球都快爆炸了,那这个孩子是很容易和别人产生冲突的。
所以,引发冲突的,并不是当下这件事情,而是这个孩子处在“不稳定的状态”。
因此,我指的提前预防,其实是关注那些处于“不稳定状态”孩子的内在情绪。
坐下来陪他聊一聊,帮助他释放内心的情绪,你就化解了很多潜在的冲突。
今天我着重跟你分享了化解孩子冲突的方法。最后,我再为你总结三点:
1. 不要着急去化解孩子的冲突,可以先观察1分钟。
2. 引导孩子表达情绪,而不是去判断对错。
3. 多关注孩子的情绪状态,提前预防冲突。
好,今天就聊到这儿。这里是初晓的教育专栏《家庭教育每日一讲》,希望今天的内容对你有所启发!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初晓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