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理论知识

功能性概念

功能性训练是一种有目的的训练,以提高日常身体活动质量和运动表现为目的,提高所有肌肉协调配合和身体对它们的控制能力,针对的是动作,而不是肌肉。

起源

起源于损伤康复领域

用于帮助那些退化或丧失身体某些功能的人去恢复他们的功能

帮助运动员提高运动能力

全面提高身体素质,减脂

功能性训练特点

重视整体训练(推,拉,蹲,旋转,单侧,弯曲)

重视多平面训练(矢状面,冠状面,水平面)

强调身体姿势控制(中立位)

强调肌肉整体平衡(主动肌,拮抗肌,稳定肌)

强调神经控制(动作模式)

动作模式教学

示范讲解动作。

练习纠正错误。

如果没有掌握,拆解动作。

拆解方法:降低动作频率,幅度,复杂性。

代偿

当人体维持某一姿势或进行某一动作时,本应发挥作用的肌肉不能正常行使其功能,导致其他肌肉代替它工作,补偿缺失的功能。

日常生活中,人在受伤时某种技能丧失后,代偿是种好的功能,可以维持原有的功能。

在针对性训练中,有无代偿根据训练目的决定。

动作进退阶原则

支撑面积的改变

不稳定界面

力臂的变化

外界阻力

动作复杂性

动作的幅度和速率

身体什么情况下容易受伤

身体没有做充分的准备活动

挑战极限,超越自身能力

疲劳状态,注意力不集中

错误的技术动作

热身

身体由常规状态,进行低强度和相对应的准备活动,进入到训练状态的过程。

意义:

加速血液循环,提高身体温度。

促进关节分泌滑液。

神经与肌肉产生更多连接。

让身体从生理和心理进入训练状态。

降低受伤风险。

功能性能够提高的身体能力

速度:身体运动的快慢强度。

力量:身体对抗外界阻力的能力。

爆发力:最短的时间发出最大的力量让身体发生位移。

敏捷:身体在各速度之间相互交换的能力。

反应:身体对外界刺激所产生的动作。

协调:身体各肌肉间相互配合的能力

平衡:保持身体重心在支撑面的能力(支撑面:两脚之间都是支撑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硬派健身 摘要 自序 与更好的自己,在未来重逢。 2016-10-11 13:34:10 是谁说运动一定要持续40...
    夜上海滩阅读 10,077评论 0 50
  • 本周是开学第一周,虽研究生第一周没有任何课程,但仍是有的忙。 周五的新生报到,我在二楼大学生活动中心协助系辅导员,...
    梁梦婷阅读 149评论 0 2
  • 水落声滴耳畔 困倦辗转无眠 奈何缘浅羁绊 执念缱绻缠绵
    月下故卿阅读 14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