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一时无聊,清理一些公众号,发现陪了我多年的十点君被我冷落了不少,点开刷了片刻,好在十点课堂里的音频还是一直伴我同行的,打开网易云,随便找了首歌静静的听着,我便随意的写着……
最近从朋友圈里关注了一个公众号,名字叫“如雪传媒”,里面有个功能挺有意思, 叫什么冒牌诗人,可以唠唠嗑,哈,我是个天生的好奇宝宝,便试了一下,回复的都是请求次数超限制,额,这是几个意思?
耳朵里依旧唱着那熟悉的旋律,随意翻来一本书,近期在读红楼,读到第85回了,由于作者不一样,整个故事的构架几乎都变了,而我却停留在前80回前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比如说第85回对宝玉的变化,宝玉跟北静王之间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还有宝玉对当官是一点兴趣都没有的,可在85回里描写的宝玉,当听到父亲升官的时候,他却开心的不得了,这完全颠覆了原著作者对宝玉的构架,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莫非是我的分别心太重?但总觉得换了个人,再怎么构思都不是原来的那个味道了。
黛玉本就是一个精神存在的个体,仿佛不食人间烟火,描写最多的便是脸上那斑驳的泪水,在前八十回衣服方面描写的很少,而后四十回却把黛玉给写俗了,衣服方面描写的也多了起来,我便也耐着性子揣摩着这一个个文字,到底还是每个人对原著的见解不一样呢……就像前几天课堂上大家对于的黑喇嘛的故事一般无二,故事都是真的,也都是鲜活的,只是版本不一,味道也就有了悬殊,而我们也应该尊重笔者,说到底,也只是个故事罢了。
2018年10月8日写于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