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大家经常有这种体验,和你关系很好的朋友,其实她智商就是比较低,领悟力也差,很多话跟她说她都听不懂,专业性的知识就不用说了,更是完全云里雾里,就是一般的交流,她也明显理解不到重点或者跟不上节奏,我有时候就想,你说她自己知道吗。
换个角度说,如果你有一天突然意识到,你比别人笨的多,你又将如何自处呢。
这个意识到,我不是说一般的意识到,而是说深刻的、认真的意识到。区别在哪呢,其实我们经常自嘲自己智商没上线,这并不是真的认识到,我比别人笨。我们看最强大脑,几乎崩溃,那也不是认识到自己笨,那只是比天才笨。朋友说话你听不明白,你潜意识其实通常是;“他口吃表达不大清楚啊”。当你发现周围的人都听懂了,而你没听懂,你潜意识会解释说,我刚才没用心听、精力没集中在这件事上,或者会解释说,他们都是这个专业的,我又不是。总之,潜意识会给你各种解释,所有这些,都不是真正的认识到了,我就是比身边的人都笨。
就像是小孩子学习不好,作为亲戚的你,通常会觉得他有些方面是有小聪明的,只是不认真学,而不会解释成,他智商低。
可是终有这么一天,你发现,你确实比身边的人智商都低,那时候,应该怎么办。
换成一种比较常见的场景,大家好理解,就是,一直比身边的人都优秀的多的你,终有一天,发现,其实你只是个一般人,心理上,可以接受么。
当有一天,我发现我精力无法像以前一样长时间高度集中,当有一天,我发现我体力明显下降,当有一天,我发现我确实并没有比别人的能力强,感觉是晴天霹雳。
可是一位智者给我说过,人就是要经历这个阶段的,从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到觉得自己样样都行,到觉得自己什么都不会,都很正常,真的可以成功的人,是可以正确清晰的认识自己,在百无一用的自己的身上,找到这么一点点有用的,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找到自己之所以是自己而不是别人的那个点,这样,就可以成功。
无论你觉得自己样样都行,还是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这都是大家都在经历的心境,并无不同,这两种心境其实都不算是正确的认知自己,看了那么多鸡汤文,其实真的只有到自己身临其境,才能顿悟。
而人之所以要经常反省,时时思索,其实是敦促自己,尽快的,在没有遭受灭顶打击之前,认识到自己。人家说了,自己的失败很难是自己的成功之母,万一这个失败比较猛,对人打击很大,你的心态会受到很大影响。但是,别人的失败,肯定能是自己的成功之母,自己经历的小失败也可以是自己的成功之母,是不是能孕育成功,其实取决于是否深入的思考过这些问题,是否形成了清晰的自我认知,知道自己什么能,什么不能,知道自己那一点,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