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中午十一点半,我们六人在九三站下车,外甥女已于早上七点半在齐齐哈尔站下车。
当我们走到出站口时,地面上画有白色警示线,旅客要在白线外用手机扫描通信大数据行程卡,两名男工作人员负责查看我们的行程情况,一名女工作人员手拿着“体温枪”,对每一个下车的旅客进行测温。
我从包里拿出手机,先打开移动数据,又打开微~信中的扫一扫,对着通信行程卡扫了一下,显示的是绿色的通行证,但下面出现了两个红字“天津”。
我有些发懵了,赶紧问外甥扫码情况,他说他的和我的一样。其中一个男工作人员看了我们的行程,让我们到附近的办公室里做登记,填写相关信息,等我和外甥来到办公室,看到老姜和老四也在里面填信息。
工作人员问我们从哪里上的车?去天津干什么去了?老四说:“我儿子结婚,我哥他们就一起去的。”
工作人员把我们的姓名、年龄、性别、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家庭住址一一填完后,告诉我们,社区人员会联系我们的,到时候,我们如实汇报一下自己去天津什么地方了?去干什么了就行了。
我很纳闷:我们去的地方是天津宝坻区,在那里我们没有扫过健康码和通信行程卡呀?怎么会显示出我们去过天津呢?那大哥大嫂的通信行程卡咋没显示出天津呢?
等我们把相关信息填完,出站后,我想起来了,老四媳妇在尚佳酒店给我们开的房间,我们用身份证在酒店前台办理了住宿。
现在是大数据时代,酒店的前台服务人员,让我们把身份证直接放在扫描仪上,信息就输入进去了。
因为这个酒店里,那几天就是我们参加婚礼的人住宿,没有其他的客人。
21日晚上,我们十多个人吃完饭,回到酒店,前台人员让我们刷身份证,大哥大嫂看人多,都挤在一起,他们就没有刷自己的身份证,直接上二楼房间了。
正是我们这些人办理了住宿,才留下了去过天津的“证据”。
24日下午,社区主任给老四打电话,询问了一下我们的行程,去了天津什么地方?又告诉他,如果我们感觉身体有什么不适,要及时向社区汇报。
我给外甥女打电话,问她在齐齐哈尔站下车时,是不是也扫了大数据?她告诉我,她只是刷身份证出站了,没有这么麻烦。
没想到,我们这个小地方对疫情的管控,比大城市还严格呢!
到了晚上七点半,荣军农场的社区主任又给老姜打电话,询问他的行程问题,因为老姜的身份证当年还是在荣军办理的呢。
放下电话,老姜说:“这大数据时代,真了不得呀!想隐瞒自己的行程都做不到!姜,还是老的辣,大哥大嫂就省去了这些麻烦!”
我和老姜说:“你总讨厌这个码,那个码的。国外疫情这么严重,如果不严控,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国家利用通信大数据行程卡,也是为我们负责呀!”
这回,老姜真是心服口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