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幸的辛德勒

1941年,波兰奥斯维辛集中营,一个身材挺拔,模样伟岸的商人正在和集中营的指挥官鲁道夫攀谈。此人名叫辛德勒,是德国有名的富商,混迹于政军两界,因捐财捐物,口碑颇佳。因此,鲁道夫对辛德勒的到来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


“尊敬的辛德勒先生,请问你不辞劳苦地来到此地,是有何贵干?”鲁道夫毕恭毕敬地问道。


“由于德国正在迅速扩大战争的规模,必要的财政成了不可忽视的问题,我来此地,正是想要在附近的山区开设煤炭工厂,负责将这片区域的林业资源加工成帝国最需要的煤炭资源。”辛德勒阐明了来意。


“我不明白,我能帮到您什么吗?”鲁道夫疑惑不解。


“由于远在波兰,德国工人不愿折腾到此。我想借用你们集中营里的犹太人作业劳工,这样即可以省去人力成本,也能为帝国事业做贡献。”辛德勒娓娓道来自己的计划。


“这?怕是不太方便吧?要知道,这些犹太人满肚子坏水。若是把他们放出去,岂不是鱼入大海,跑得无影无踪了?”鲁道夫眉头紧锁。


“这您大可放心,我已经调研过此片区域的地貌,工厂位置设置在林区中心,周围都是广袤无垠的森林,一个人要想在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状态下走出去,可能性为零!”辛德勒信誓旦旦地保证着。


“这……”鲁道夫仍然在犹豫不决,拿不定注意。


“这样吧!再劳烦您派一支连队,随我驻厂,负责监督这些犹太人好好干活。”辛德勒主动建议,随即又靠近两步,低声说到:“待工厂建好,不会亏待您的。”


听罢,鲁道夫哈哈一笑:“好!就依辛德勒先生的意思!”


两个月过去,辛德勒的煤炭工厂如期建成。为了充分提高工厂的运作效率,鲁道夫邀请辛德勒亲自到集中营内挑选精壮的劳动力。


经过一天的折腾,辛德勒筛选出1100名犹太劳工,其中领头者名叫内塔尼亚胡。此人在奥斯维辛便是自己所在区域内犹太人的领导者,众人在他的领导下,安分守己,如履薄冰,小心翼翼地顺从着鲁道夫阴晴不定的脾气。


在他的带领下,其所在区域的犹太人的存活率要远远高于其他区域的犹太人,虽然也时不时发生越狱事件导致鲁道夫暴怒,但在内塔尼亚胡带领下,所有未波及人员的顺从态度,也让鲁道夫没有大开杀戒。


来到辛德勒的工厂,由于内塔尼亚胡过去优秀的表现,被提拔为所有劳工的工头,负责监督和每日汇报工作情况。而举荐者正是鲁道夫。


在工厂运作的前两个月里,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运转着。虽然期间也有零星的出逃事件,不过都被内塔尼亚胡及时制止。因此其越来越受到辛德勒和鲁道夫的重视。以至于渐渐地,内塔尼亚胡甚至拥有了堪比寻常百姓的自由,可以任意在厂区里走动,穿梭。


但随着德国在北方战场的接连失利,情况很快发生了变化。


1944年的夏天,带队在林区伐木的内塔尼亚胡突然和他的小队们全部失踪,彻夜未归。这件事很快上报到了鲁道夫耳中,惹得其大怒不止,连夜驱车来到辛德勒的工厂。


进入厂区后,鲁道夫见工厂里的犹太工人个个面色红润,身体硬朗,同时又联想到辛德勒为北方军团低价供应的煤炭品质恶劣,严重影响军队的作战效率。不免开始怀疑其真实目的。但由于自己的私人账户每月都有一笔来路不明的款项,鲁道夫也不好直接发作,只是没好气地质问辛德勒发生了什么?辛德勒一时语塞,只能以山林险峻,几人可能迷路其中来试图搪塞过去。但鲁道夫显然不买账,严令辛德勒在三天内找到失踪的几人。


密林中,一名年轻的追随者小声地问道:“内塔尼亚胡先生,我们现在逃跑,会不会连累辛德勒先生?他对我们一直都不错,供我们吃穿,生病了也会给我们安排医生。没有他,我们可能都活不到现在。”


“你年纪轻轻,能看清什么?你以为他真的对你好么,他给你吃喝,不过是想更好地压榨你,好让你继续为他卖力干活!”内塔尼亚胡气愤地训斥到。


其他几个随行者赶忙附和道。


“可是……”年轻人仍试图说些什么不同的看法。


“别浪费了口舌了,逃命要紧!”说罢,内塔尼亚胡加速向前狂奔。


得益于日复一日高强度的工作,几人的精力源源不绝,一路狂奔,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才略感疲惫,于是便停下来休息一会儿。


然而,双腿终究是不跑不过飞机汽车,随着一声侦察机的轰鸣声在头顶呼啸而过。几人意识到自己可能已经暴露了行踪,于是便慌不择路地继续狂奔起来。


由于紧张不已,又是在黑夜中,几人顿时失去了方向感,全然不管前方是什么在等待自己,只顾埋头猛冲。


突然跑在最前方的内塔尼亚胡猛地停了下来,众人见状不对,也赶紧停下了脚步,借着洒下的月光定睛一看,原来前方是一道悬崖,旁边一条小河径直落下,形成了一道瀑布。


众人顿感绝望,此处险峭,徒手徒脚,很难安然爬下去。此时,熟悉的轰鸣声再次想起,内塔尼亚胡深知自己定然是已经暴露了。


“该如何是好?”内塔尼亚胡的大脑飞速运转着。


突然一声隐隐的狗叫惊住了众人,原来是德国人借助军犬,已经追踪到据此不远的地方了!


所有人顿时惊慌失措,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内塔尼亚胡很快从慌乱中镇静下来,他盯着悬崖边向下探望的年轻人,心中有了主意。


说时迟那时快,他一个健步冲到年轻人的背后,一把将其推下悬崖。年轻人惊恐着,声嘶力竭地呼喊着,却也无济于事,很快悬崖下便没了动静。


剩下的几人面面相觑,内塔尼亚胡快步向前,几人本能地后退。


内塔尼亚胡见状,停下脚步,隔着几米之遥,与几人商议:“眼下德国人已经追了过来,凭借我们自己的力量肯定是想逃也逃不了。倒不如把这一切的罪责推到一个死人身上!”


几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解其意。


“待会德国人过来审问我们的时候,所有人就统一口径说,是这个死去的年轻人一开始撺掇我们逃跑,但是我们不愿意,于是他便自行逃走,我们害怕受到牵连,便一路追捕他,奈何他年轻力壮,跑得飞快,我们一路跟追至此,本想凭借几人共同发力,将其牢牢控制住,但不想其在左右躲闪中,不小心脚滑坠落悬崖,生死不明。”


众人对视了几眼,点头同意了这个方案。


很快几人被带到辛德勒的工厂。刚刚回到奥斯维辛集中营的鲁道夫听到这个消息,又怒气冲冲地开车冲向工厂。


工厂里,鲁道夫恶狠狠地用鞭子抽打着内塔尼亚胡几人,质问他们为何逃跑,是否有人协助。内塔尼亚胡深知一旦说出实话,必死无疑,其他几人虽然巨痛难忍,但也清楚其中利害。虽然皮开肉绽不知道能撑到几时,但也比立刻可丢掉小命要好上太多。更何况,他们在心底还有一种萦萦不绝的预感,那就是辛德勒一定会救他们,也许是对死亡的恐惧,又或者是对辛德勒的了解。


内塔尼亚胡几人寄希望于辛德勒尽快赶来,自己也许就还有活下来的机会,眼下只需要拖时间,于是便痛苦不迭得求饶道:“鲁道夫长官!您是了解我的呀!无论是集中营还是工厂,一直以来我都极其配合您,怎么会干出逃跑这种辜负您信任的事呢?”


“还敢嘴硬!”鲁道夫有种被戏耍的感觉,因为他打心底不信任这些一肚子主意的犹太人,手中长鞭的力道不觉又加重了几分。


就在此时,辛德勒端着一杯热气腾腾的咖啡走进了审问室。他深知,如果自己再不想办法加以制止的话,几人定活不过今晚。


“鲁道夫长官,审问这么久了,您一定很累了,不如接下来的审问工作就交由我来执行吧,也算是为了弥补一下我工作上的过失!”辛德勒赔着笑脸奉承到。


剧烈地甩鞭动作,加上炎热的天气,鲁道夫浑身上下就像是淋在大雨里,湿透了衣裳。又正值深夜,过度劳累的他没有多想,就把鞭子递给了辛德勒,自己则转头端起咖啡出去透透气,临出门前,漫不经心又狠恶凛凛地说了句:“天亮之前,必须撬开他们的嘴!”


辛德勒有些不知所措,看着周围几个警戒着的军人,一心只想救人的他,眼下却又只能伤害他人,否则就是死局,他有样学样地抽打起几人,但是力道和频次却远远不如鲁道夫,也许这是进退两难中唯一可以做的,此刻也只有在天亮之前想到一个合理的解释了。


他问道:“跌下悬崖的是谁?”


几人面面相觑,颤抖着支支吾吾说不上来,连早有准备的内塔尼亚胡也愣了一下,此时他才想起,自己也不知道这个年轻人的名字,早上出发时,原本一直追随自己的跟班因为德国人的临时安排,不知去了哪里?于是队伍中便被安排了一个新人,一路上内塔尼亚胡安排年轻人负责开车,其余几人则在车厢里讨论着逃跑计划,丝毫没有留意年轻人的自我介绍。


“我不清楚,这个年轻人很沉闷,一直不与我们交谈,估计是在盘算着逃跑的缘故。”内塔尼亚胡只是思考了几秒,新的谎言酝酿而出。


鉴于内塔尼亚胡这几年兢兢业业的表现。辛德勒并没有对他的话产生怀疑,相反。他立刻联想到,此刻德国人正在悬崖下面搜索这个年轻人,倘若能够发现,无论生死,内塔尼亚胡他们都可以活下来,但前提是德国人可以在天亮之前找到他。


离着天亮还有些时间,辛德勒明白做戏做全套的道理,于是有的没的,问起了一些看似关联,实则可有可无的问题。抬手鞭笞的力道也越来越轻。


终于,在离天亮还有半个小时左右的时候,搜寻的德国人风驰电掣地赶了回来,一同带回的,还有那具被破布盖住的年轻人的尸体。


在房间里休息的鲁道夫听到动静,不紧不慢地走到跟前,开口问道:“这就是最后一个逃跑者?”


“是的!长官!”领头的队长回到。


“尸体可有什么异常?”鲁道夫挑开破布一角,下面面目全非的尸体让他眉头一皱,又赶紧放下。


“经过我们检查,尸体属于高处坠亡,致死原因为头部受到撞击。”队长汇报了自己的判断结果。


“尸体上有其余外伤或者打斗痕迹么?”鲁道夫不紧不慢地问了最后一个问题。


“没有!”队长肯定地回答了鲁道夫。


“你怎么看?”鲁道夫询问起站在一旁气喘吁吁的辛德勒。


“我认为如内塔尼亚胡所言,这个犹太人想要逃跑,而内塔尼亚胡则想要追捕他,最终导致其不慎坠下山崖死亡。”辛德勒小心翼翼地转述着内塔尼亚胡的供词,生怕自己有什么描述不准的地方让鲁道夫再生疑虑。


“既然如此,就放了他们吧,继续压榨他们身上剩余的价值,不过这次,你可要看紧了!”说完,鲁道夫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工厂。


辛德勒赶紧跑回审讯室,招呼着其他工人把几人抬到医务室去。


在医务室中,辛德勒止不住地向内塔尼亚胡道歉,由于自己迫不得已的刑讯逼供,致其伤痕累累,命悬一线。


内塔尼亚胡则微笑着拍拍他的肩膀,示意不要放在心上,不过长时间的酷刑还是让其身上留下来了永远抹不去的伤痕。


又过了一年,苏军声势浩大的返攻,迅速占领了奥斯维辛,所有关押在此的犹太人获得解救。


辛德勒也在一天,长舒了一口气,放下了长久以来的提心吊胆。


原本功成身退的辛德勒打算躲避接下来的战事,好好享受一下平静的人生。却在某一天突然被苏军找上了门,理由是有人举报其在战争期间,协助德国人非法囚禁和压榨以及伤害犹太人。辛德勒看着厚厚一沓的举报文件,百口莫辩,最终被判刑20年有期徒刑。


20年后,辛德勒走出那狭小而又暗无天日的监狱,眼前的世界如此的熟悉而又陌生,他已找不到认识的人,却机缘巧合地从当地的一份报纸上认出,当年侥幸捡回一条命的内塔尼亚胡,如今已成了波兰赫赫有名的制造业富豪,手下十几万名流水线工人遍布波兰各行各业。


由于食不果腹,辛德勒最终还是想着去求助这位老朋友,能否帮帮自己,内塔尼亚胡并没有因为如今身份高贵而拒绝辛德勒的请求,相反的,他慷慨地邀请辛德勒前往自己的私人宅邸。


到了目的地,辛德勒才惊讶地发现,原来当年自己的宅邸已被内塔尼亚胡所买下,而且并似乎没有做出丝毫的改变。辛德勒看着自己曾经拥有的一切,不禁感慨万千。


这时,内塔尼亚胡走到了一旁,讥笑着说到:“真是恍若隔世啊,这些东西仿佛昨天还是你所拥有的,今天却成了我的财产。还真是世事无常啊,是吧?辛德勒!”


辛德勒似乎没有听出话里暗藏又乖张的恶意,喃喃自语道:“是啊,恍若隔世……”


“不过,我还真得夸夸你的品味,给我留下这么壮观的宅邸,否则我当年还真没特别大的兴趣送你进去20年,毕竟我其实也不是一个恶毒的人,一开始只是打算让你做个几年劳,惩戒惩戒一下你当年鞭笞我的罪行就算了。”内塔尼亚塔似乎在一番自言自语。


“你说什么?”辛德勒登时回过神来,对自己听到的有些不可置信。


“没什么,就是当年送你进去的那份举报文件,是我做的!”内塔尼亚胡笑盈盈地看着辛德勒。


辛德勒犹如遭遇了晴天霹雳,许久才反应过来,想要冲向内塔尼亚胡发泄无名怒火。但内塔尼亚胡的保镖们眼疾手快,立刻把辛德勒架住,丢出了宅邸。


内塔尼亚胡走到宅邸大门,隔着铁门栏杆恶狠狠地批判着辛德勒:“当初你压榨我没日没夜为你工作,令我长久以来一直饱受当年所留病根之苦,那时的你就该想到自己迟早会有今天!”


“我那是为了救你!如果你们不工作,德国人怎么会信我,如果不是工厂里的食物和药品,你们又怎么可能活下来?还有最重要的是,当年你们追捕逃跑者,被德国人误会成意图逃跑,不是我及时赶到,在鲁道夫面前演戏!你们又怎么可能有机会在鲁道夫的鞭子下活下来?”辛德勒大声质问着内塔尼亚胡。


“哈哈哈,你还真是白痴啊!你不会到现在还以为我们当时真的是为了追捕逃跑者吧?实话告诉你吧,当时我们就是为了逃跑,不然你以为我花费几年取得你们的信任是为了什么?”内塔尼亚胡不屑地嘲讽着辛德勒的天真。


“什么?既然你们意图一起逃跑?为何那个年轻人会死?”辛德勒急迫地想要知道当时的真相


“我杀的!他本就不是我的人,他不死,我又怎么能活下来呢?”内塔尼亚胡阴冷的脸上没有一丝波动。


“我要向世人揭露你丑恶的嘴脸!你这个魔鬼!”辛德勒咬牙切齿。


“去吧,我倒想继续看着你在我面前做无谓的挣扎,看看世人到底是信你这个加害者,还是信我这个受害者。”内塔尼亚胡放肆狂笑着转身离开。


随后几个月里,辛德勒大声疾呼,却无人相信。


直到某一天,有人给他寄了一份神秘的笔记本,辛德勒颤颤巍巍地打开它。发现其中的字迹甚是熟悉,上面记录着奥斯维辛集中营里发生的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其中便有内塔尼亚胡勾结鲁道夫,出卖自己片区意图逃跑的同胞们,并以此在集中营换取相对“优渥”的待遇,并在鲁道夫的帮助下,成为片区领导者,带领手下的犹太人,乖顺而又卖命地为德国人工作。


看到这些,辛德勒人终于认出了这是谁的字迹,没错,正是当时的奥斯维辛集中营指挥官鲁道夫,也许是他对自己的作为感到后悔,又或者他想让世人知道自己的“丰功伟绩”,于是便在死前写下了这本回忆录,但其并未发表,也没有被盟军发现,显然这是鲁道夫那些改头换面的家人们,不愿意让这本罪恶之书牵连到自己。至于它为何会被留下,也许是尘封在角落最近才被发现?又或者恶魔的妻子想要睹物思人?谁知道呢?如今或许良心发现,想让真相公之于众,可又不想被过去所累,便想找到一个愿意发声的中间者替他们公布这本回忆录,而正在奔走呼号的辛德勒,则自然成了这个不二人选。


辛德勒大喜过望,“太好了,依靠如今的笔迹鉴定技术,一定可以证明这是鲁道夫亲手所写,届时内塔尼亚胡的丑恶嘴脸就再也遮不住了!”辛德勒一边酣畅淋漓地畅想着,一边走在幽静昏暗的路上,突然,一个看不清相貌的陌生人出现在他的身后,一刀刺向他的心脏,来不及反应的辛德勒,刹那间便直挺挺倒了下去,鲜血也慢慢地在地上四散开来,铺满周遭。


陌生人拽起起辛德勒手中死死抓紧的回忆录,在厚重如墨的黑夜中点燃了一束微不足道的火焰,随即压住领口,淡淡地说到:“目标已清除,证据已销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6,919评论 6 50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567评论 3 3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3,316评论 0 35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294评论 1 292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318评论 6 39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245评论 1 299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120评论 3 41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964评论 0 275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376评论 1 31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592评论 2 33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764评论 1 34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460评论 5 34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070评论 3 32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697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846评论 1 26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819评论 2 37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665评论 2 354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