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几天,一位发小无比悲痛,因为母亲的离开。
朋友圈里的发小,不再是日常喜笑怒骂皆乐观的大男子,如同一位在路边与父母走失的小孩子,不停哭喊着妈妈,一位单纯而无所依的孩子。
发小的母亲患有尿毒症多年,每周都需接受痛苦的化疗,期间也曾经历过生死时刻但都幸运的转危为安,而发小这些年也自然尽心尽力照顾母亲。
只是,有时离别总在刹那间,唯有遗憾在心头。
2
不忍打电话过去,哪怕是说一句慰问的话。
虽然年轻,但年岁越大,发现朋友圈里和周围人身边也就渐渐多了送别、悼念的文字和悲事,或许是疼爱自己的爷爷奶奶,也有哺育自己成长的父亲母亲。
一位老同学,常年呆在国外,却在春节经历不慎摔伤的父亲离去,从此多了睹物思人的伤情。
有一年夏天父亲病危,赶到病房时父亲还好已脱离危险期逐渐清醒,也得知一位老邻居的父亲因为心脑血管疾病同样住院。而当照顾好父亲回到工作城市不过几天,便得知老邻居的父亲已经病逝。
3
想起大学课堂,一位年轻教授回忆起自己的父亲最后的时光。
那时,教授被告知,父亲的治疗已经没有希望,只不过是时间长短的问题。
教授却没有放弃,托关系找到了省城最好医院的专家,为父亲尽所有的努力。
虽然比原先预想的延长了一段时间,但最后教授的父亲还是没有留下来。
有朋友问教授,花费了那么大的代价,却还是没有改变最终的结果,是否值得?
教授说,哪怕多一天,我回到家,还能够有机会叫一声爸,都是值得的。
我清楚地记得,那一刻课堂鸦雀无声,而教授潸然泪下。
4、
有一年的春节前,当时任职公司老板的父亲去世,老板茶饭不思。
在老板看来,尽管早已实现财务自由,面对至亲的生离死别,依旧是无能为力。
在我们这些旁人看来,当时是无法体验到平日里老板的心绪的,直到某一天老板在朋友圈为父亲两周年的祭日发出的感慨,那种“子欲孝而亲不待”无力感让人深刻。
一位曾经的领导说,没有父亲的故乡,只是过客。
父母亲带来的情感和幸福,失去后的领悟是最昂贵而又无法弥补的,因为你所能期待的,真的唯有来生。
5
某年春晚的小品上,朱军对冯巩说,你都人到中年了,还有那样一个老母亲在天天惦记着你,你回到家还痛痛快快地叫她一声妈,你多幸福啊!
无论多大年龄,多大成就,有父母的孩子才是最纯粹的“宝”。
因为无论何时,父母对你的关心总是多过你的牵挂,父母给你的回报总是多过你的付出。
因为对于父母所做的一切,你可以不计较目的的肆意享受,也可以不考虑感知的任意挥霍,他们愿意,他们乐意,让你永远幼稚而傻瓜的享受他们的恩赐。
对了,他们欣慰,错的,他们包容,只是因为爱,因为你是他们最珍贵的宝。
6
古人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今日之我们,很多人因为种种,或生计所迫,或梦想所寻,背井离乡,许多人与父母团聚的时光屈指可数。
我们总是想,等我有了什么什么,我就一定对父母怎样怎样。
歌手李小龙有一句歌词,妈妈老了孩子是他唯一的牵挂。天下父母心,莫不如此。
对父母来说,同样的你若安好,便是晴天,你若关爱,便最珍贵。
所以,最好的礼物是关爱,最美的告白是陪伴。你可以不必等到父亲节母亲节表白感恩,而在日常的每一天多给他们一些联络和问候,你可以不必等到某个特定时刻才送上礼物关心,而在日常每一天多一些惊喜和祝福。
叫一声爸妈,是最大的幸福,这幸福却不是无期限的,当你拥有的时候,千万握紧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