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从第六章读到第九章,讲政商关系,讲面子,讲伟大。对冯仑眼中的中国人讲面子感慨颇深。冯仑在书中提到的“西方人是理性人,中国人是情感人、情绪人、关系人、面子人”的道理。中国人把人的关系分成三种:家人关系、熟人关系、生人关系。各种关系不同对待,但核心建立在面子上。即使对于完全不讲回报、利益保护没有条件的家人关系,也是可以拿出来炫耀面子的。然而,在面子之下掩藏着的正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情关系的互动。面子在人情的配合下,如鱼得水。也成了可以交换的看不见的财富。袁世凯多年坚持给慈禧身旁的大太监李莲英送礼,可一直不提条件,这份人情积攒数年最终派上用场,换得李为袁除掉竞争对手,才有了后来的袁氏当国。由此可见,深谋远虑如袁氏,人情的债成了政治上的筹码。国人讲究关系大到政治斗争小到平民百姓,无一例外。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关系、有面子。中国人好像特别习惯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寻找熟人,以套上关系。这样似乎给不确定的环境和未来增加了可预知的把握。把陌生人变成熟人,再把熟人变成可以称兄道弟的死党。但中国人在这方面却要付出巨大的精力、物力、财力来解决人情、关系。冯仑在书中道:“熟人关系是有选择地超越规则,熟人之间有亲疏、有利害,亲密的、利害大的关系超越制度就多一点儿,疏远的一般关系超越就少一点儿。熟人越多的地方,越没法遵守制度,结果只能由习惯和传统文化来支配。比如乡村社会,文明制度(法律)是最少的,这时候老爷爷说了算,全部都是熟人与面子关系,最后潜规则占上风。”熟人的成本是巨大的而且不可预知。有时候你为了办成一件事,托人走关系比按正规程序办起来不知要多花多少钱,而也因为熟人,好多话更不知怎么说了,好多时候还得哑巴吃黄连。人托人地走关系,转着圈地花钱,可到头来还没准人财两空。这些在中国社会太司空见惯了。“面子是中国人的精神纲领。”这是鲁迅早年间总结的。在异国的中国人也会觉得西方社会没有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大家表面和气、互相尊重依然掩不住内心的自私、冰冷。由此可见,任何事物总会有其利与弊,而不得完满。中国人的积习成就了今日之中国,而西方的文化也造就了西方的文明。智慧的中国人总可以见风使舵,在每个历史的拐点沉浮中存得一息,保持中华文化千百年之不断。所以无论作为个体还是企业甚或国家,取文化之精髓弃其糟粕,才是可以持续发展的前提。
第三周打卡野蛮生长
最后编辑于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