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导图:
文字版:
《好好学习》
1 自序
1.1 提出问题,怎么学习
1.2 自我:反思日记→自省→晨修
1.3 富兰克林:每日比较自己的道德标准和行为
1.4 查理芒格:必须依靠模型组成的框架来安排你过去的经验
1.5 学习目标
1.5.1 解释问题
1.5.2 解决问题
1.5.3 预测问题
1.6 知识管理
1.6.1 数据管理
1.6.1.1 知识点归类
1.6.1.2 快速搜索
1.6.1.3 给文件贴标签
1.6.2 信息管理
1.6.2.1 读书笔记
1.6.2.2 导图理解
1.6.3 底层规律
1.7 撰写文案
1.7.1 本质
1.7.1.1 建立信任的过程
1.7.2 方法
1.7.2.1 学习心理学构建信任和认同的内容
1.7.2.2 以营销多年朋友写过的文案为参考对象
1.8 写书的目的
1.8.1 分享自己的经验
1.8.2 自我实现
1.8.3 我的承诺和责任
1.9 本书内容
1.9.1 知识管理与认知优势
1.9.2 掌握临界知识的底层思维与方法
1.9.3 发现和应用自己的临界知识
1.9.4 常见的核心临界知识及其解释和应用
2 引言
2.1 什么是知识
2.1.1 能够改变你行动的信息才是知识
2.2 衡量学习是否有效的标准
2.2.1 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是否得到了改变
2.3 什么是临界知识
2.3.1 能够更广泛、更普遍知道我们行动的重要而基本的规律
3 知识管理与认知优势
3.1 认知优势构建阶段
3.1.1 第一阶段:20世纪90年代到2000年左右,知识数量构建认知优势,获利者大学生、咨询、广告行业
3.1.2 第二阶段:2000年到现在,知识获取速度构建认知优势,获利者互联网
3.1.3 第三阶段:可能已经到来,知识深度构建认知优势,获利者...
3.2 如何提升认知深度
3.2.1 什么是深度认知
3.2.1.1 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抽象规律
3.2.1.2 有实验或者数据作为支持
3.2.1.3 能够普遍地解决类似问题
3.2.2 为什么学习层次上不去
3.2.2.1 拼命提高”技术效率“,忽略”认知效率“
3.2.2.2 进入“老鼠赛道”,拼命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
3.3 什么知识值得学习
3.3.1 斜杠青年,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人群
3.3.2 斜杠≠兼职,斜杠是结果而不是原因
3.3.3 一个人,活成一支队伍,懂整个流程,并精通关键模块
3.3.4 学习课程
3.3.4.1 公共基础课——执行能力
3.3.4.2 专业必修课——专业能力
3.3.4.3 通用必修课——构能力
4 掌握临界知识的底层思维与方法
4.1 跳出“低水平勤奋陷阱”
4.1.1 阅读时只记住孤立的知识点,事后记不得
4.1.2 读书方法的升,在新旧知识间建立联系,记忆宫殿法
4.1.3 放慢速度,让读书事半功倍
4.1.4 从读书到发现临界知识,带着问题找答案,重在运用
4.2 学习临界知识需要具备的两个心态
4.2.1 绿灯心态,打破习惯性防卫
4.2.2 以慢为快,快是结果不是原因
4.2.2.1 花大力气打通知识阻塞
4.2.2.2 把慢功夫花在真问题上
4.3 提升学习能力的三个底层方法
4.3.1 学习的本质,改变我们假设的过程
4.3.2 反思:提升掌握知识的层次
4.3.2.1 反思的好处
4.3.2.1.1 反思帮助我们发现知识的误区,跳跃性假设
4.3.2.1.2 反思可以促进已有的知识产生新的知识
4.3.2.1.3 反思可以督促我们检查学到的知识是否用起来
4.3.2.1.3.1 富兰克林的十三种德行
4.3.2.1.3.1.1 节制。食不过饱,饮酒不醉
4.3.2.1.3.1.2 沉默寡言。言必于人于己有益,避免无益的聊天
4.3.2.1.3.1.3 生活秩序。每一样东西应有其安放的地方,做每件日常事务当有一定的时间
4.3.2.1.3.1.4 决心。当做必做,决心要做的事应坚持不懈
4.3.2.1.3.1.5 俭朴。用钱必须于人或于己有益,换言之,切忌浪费
4.3.2.1.3.1.6 勤勉。不浪费时间,每时每刻做些有用的事,戒掉一切不必要的行为
4.3.2.1.3.1.7 诚恳。不欺骗人,思想要纯洁公正,说话也要如此
4.3.2.1.3.1.8 公正。不做不利于人的事,不要忘记履行对人有益而你又应尽的一万五
4.3.2.1.3.1.9 中庸适度。避免极端,人若给你应得处罚,你当容忍之
4.3.2.1.3.1.10 清洁。身体、衣服和住力求清洁
4.3.2.1.3.1.11 镇静。勿应小事或普通的不可避免的事故而惊慌失措
4.3.2.1.3.1.12 贞洁。除了为了健康或生育后代起见,不常举行房事
4.3.2.1.3.1.13 谦虚。效仿耶稣或苏格拉底
4.3.2.1.3.2 高效能士的七个习惯
4.3.2.1.3.2.1 每日反思之八个习惯
4.3.2.1.3.2.1.1 积极处世:我们有选择的自由
4.3.2.1.3.2.1.2 先有目标后有行动:以始为终
4.3.2.1.3.2.1.3 要事第一
4.3.2.1.3.2.1.4 双赢思维
4.3.2.1.3.2.1.5 先理解别人再争取别人理解自己
4.3.2.1.3.2.1.6 协作增效——第三种选择
4.3.2.1.3.2.1.7 不断更新
4.3.2.1.3.2.1.8 请教达人,知识迁移
4.3.2.2 训练反思能力的三个方法
4.3.2.2.1 从小事反思,深入突破
4.3.2.2.1.1 每日写反思日志,记录事情的结果、情绪及思考过程
4.3.2.2.2 把生活案例化处理
4.3.2.2.3 培养记反思日记的习惯
4.3.2.2.3.1 通过分类让自己思考生活,进行不同板块的总结
4.3.2.2.3.2 自定义最适合自己的日记方式
4.3.2.2.3.2.1 《晨间日记的奇迹》
4.3.2.2.3.2.2 《顾准日记》
4.3.2.2.3.2.3 《高效能士的七个习惯》
4.3.2.2.3.3 持续反思带来的的隐形竞争力
4.3.2.2.3.3.1 遇到问题先从自身找原因
4.3.2.2.3.3.2 得到正反馈能持续写日记
4.3.3 以教为学
4.3.3.1 价值
4.3.3.1.1 督促自己发现知识阻塞,进一步打通已有知识
4.3.3.1.2 强化记忆和知识的过程
4.3.3.1.3 增强我们的认识
4.3.3.2 技巧
4.3.3.2.1 大量查阅资料,购买书籍
4.3.3.2.2 主动查询不同的观点和不支持自己结论的反面案例
4.3.3.3 机会
4.3.3.3.1 把今天文章中学到的知识讲给你的爱人或者同事听
4.3.3.3.2 组建微信学习群,定期分享心得
4.3.3.3.3 主动要求在沙龙里分享或建立自己的公众号
4.3.4 刻意练习
4.3.4.1 提升元认知(对我们思考过程的思考)能力的过程
4.3.4.2 如何与临界知识结合应用
4.3.4.2.1 对基本核心知识画小圈
4.3.4.2.2 将基本知识组合成更大的能力单元
4.3.4.2.3 在各知识能力单元之间构建认知框架
4.4 持续提升学习能力的三个技巧
4.4.1 记录
4.4.1.1 如实的记录过程
4.4.1.2 主动思考,挖掘看不见的关系,记录经过、结果、情绪、思考过程、外部条件...
4.4.2 定期回顾
4.4.2.1 周/月度回顾——审视问题解决思路
4.4.2.2 年度回顾——检视基本思维方式和激发灵感
4.4.2.3 五年以上回顾——探寻基本规律如何影响生活
4.4.2.4 工具——印象笔记
4.4.2.4.1 短信备份
4.4.2.4.2 重要对话录音
4.4.2.4.3 提醒定期回顾
4.4.2.4.4 建立核查清单
4.4.2.4.5 回顾重要人脉
4.4.3 付费购买
4.4.3.1 买书
4.4.3.2 买时间
5 发现和应用自己的临界知识
5.1 为什么临界知识能四两拨千斤
5.1.1 假设一,复杂的世界由简单的基本规律决定
5.1.2 假设二,复杂系统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叠加,而是各因素相互影响的动态系统
5.2 如何发现自己的临界知识
5.2.1 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入手
5.2.2 找到知识和原理的原始出处
5.2.3 尝试用更加基本的原理来解释这个知识
5.2.4 没有解释时,自己创造假设并验证
5.3 天赋与学习临界知识的关系
5.3.1 努力寻找天赋
5.3.2 找不到天赋,兴趣凑
5.3.3 天赋不是神器,是理所当然
5.3.4 从热爱的事情入手发现临界知识
5.4 如何应用临界知识
5.4.1 借助外部资源掌握临界知识
5.4.1.1 万维钢《精英日课》
5.4.2 刻意练习掌握临界知识
5.4.2.1 抓住问题的本质进行练习
5.4.2.2 大量地持续练习
5.4.3 临界知识与预见性应用
5.4.3.1 关键的预见性认知
5.4.3.2 阻碍获得遇见性认知的习惯
5.4.3.2.1 应激性反应
5.4.3.2.2 单因果思考方式
5.4.3.3 结构反应与系统化思维方式
5.4.4 解释问题的三个层次
5.4.4.1 现象解释
5.4.4.2 技术规律层面
5.4.4.3 底层规律层面
5.4.5 “看得见的设计”与“看不见的设计”
5.4.5.1 李笑来与万维钢
5.4.5.1.1 内容更新频率——时间成本
5.4.5.1.2 内容生产方式——用户价值挖掘
5.4.5.1.2.1 互动建立社群认同
5.4.5.1.2.2 基于互动和氛围,植入更多产品
5.4.5.2 认知方式,归纳和演绎
5.4.5.3 中国经济发展驱动,资源驱动→技术驱动→创新驱动
5.4.6 用临界知识构建自己的能力圈
5.4.6.1 每个人都有能力圈,需要做到所属渠道的前10%
5.4.6.2 要配得上自己的欲望,先做能力圈内的事
5.4.6.3 做狙击手,而非敢死队
5.4.6.4 瞄准!扣动扳机!
6 核心临界知识及其应用
6.1 复利效应
6.1.1 复利的本质,A导致B,B加强A,不断循环
6.1.2 复利效应可以导致幂律分布
6.1.3 触发临界点
6.1.4 用复利的思路思考生活
6.2 概率论
6.2.1 生活是概率分布
6.2.2 频次概率与主观概率
6.2.3 决策树理论与外部视角
6.2.4 为大概率坚持,为小概率备份
6.2.5 小概率下总有“幸运儿”,但你学不来
6.2.6 概率不是固定值,而是动态值
6.3 黄金思维圈
6.3.1 what——是什么,how——怎么做,why——做什么/为什么这么做
6.3.2 生活各个角落都需要黄金思维圈
6.3.3 思维方式成就一个人
6.3.4 抓住why的本质,激发how的创意
6.4 进化论
6.4.1 与鬼共舞,世界正快速变化
6.4.2 拥抱变化
6.4.3 位置比努力重要
6.4.4 “知道”的太多,如何破
6.4.4.1 祈祷自己拥有冒险的基因
6.4.4.2 精益创业,最小成本试错
6.4.4.3 模仿先行者的行动
6.5 系统思考
6.5.1 思考“关系”,而非“人和事务”
6.5.2 系统反馈的秘密
6.5.3 系统思考,找到关键解
6.5.4 培养系统思考的能力
6.6 二八法则
6.6.1 人脉的三个价值
6.6.1.1 情感
6.6.1.2 信息
6.6.1.3 资源
6.6.2 人际关系的“结构洞”
6.6.3 人脉蜂窝,从串联到并联
6.6.4 人脉价值,分享资源与能力
6.6.5 人脉管理与二八法则
6.7 安全空间
6.7.1 99个成功抵不过一个失败
6.7.2 冗余备份
6.7.2.1 完整备份
6.7.2.2 关键节点备份
6.7.2.3 解决方案备份
6.7.3 冗余的反面,精简
6.7.4 简单的法则最难坚持
6.7.5 靠等待赚钱
6.7.6 构建反脆弱的安全空间
6.8 临界知识综合应用
7 结语
个人收获:
《好好学习》这本书,我个人觉得可以用一个底层规律来概括,那就是pdca闭环;p是plan,d是do,c是cheack,d是action,即制定目标,如何做,检查,纠正。这本书的侧重点在c和a,也就是书里面说的记录和反思。pdca闭环是我的一个工作习惯:工作时我习惯打开一个txt记录什么时间完成了什么事,然后一个星期后回顾之前的一个星期里做了什么,然后把一件事流程化(也叫制作清单)。这么做的好处就是,如果以后再做相同的事,我不需要思考,直接执行程序就行。这是在工作中我不知不觉就用上了的方法,真正听说这个词还是在波旬(我仰慕的营销大师)的文章里看到。说到记录,我认为要尽可能的简单,如果要做到完整的记录事件的经历、结果、当时的人物情绪以及事件背景,我觉得太复杂,浪费时间而且不容易坚持,所以我只记录事件以及事件耗费的时间。另外想说一点,文章中很多的案例其实列举的很勉强,尤其是在营销方面。最近读了一些畅销书,发现一点:畅销书比教科书多了很多故事,富有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