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这个标题是什么意思?这是卷卷的新发现,原先的我在写作上是很肆意的,像纣王一样挥霍无度,有什么题材就用,想到什么就写什么。
现在我再遇到合适的题材时,我会等等,先沉淀一下。简单来说,就是你有一个灵感,但不必急着去写。你大脑中出现一个简单的构思,就像有一间空房子,接着你慢慢往里面填素材,就像装修一样,一点点地填上去。那么到了某一天,在一个合适的机会,好似房子有了钥匙,一下子被打开了,那么你的这篇文章的雏形也就成熟了。
因为我是一个很普通的人,没有经历过太大的风雨,所以好题材也并不太多,所以对于一些能写出深度,或者很有想象力的素材,就必须像葛朗台那样省着用。而不是随意仓促地这么一写,浪费了这个题材。
比如这次的作业题目是《出路》,我有好几个灵感可以写小说,但我都放弃了。因为我觉得时机还不够,灵感还没有到那种喷涌而出的迫切时,我就再等等,不强求。
参加到第五次写作课程,我终于学会放下,没有硬逼自己去写小说。虽然我知道写小说的完成度可能更高,但我还是选择写书评,写写当下我想说的话。
接着,再讲讲写作的压力,对于很多同学来说,不到最后一秒似乎写不出作业。对此卷卷甚为佩服,如果是我,我一定会很焦虑的。因为我的写作长度是不可控的,所以我没有办法在最后一天去写。但也由此提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最后交作业的同学必然写不长,为什么?因为时间不够。
所以很多同学说,为什么卷卷能写那么长。我觉得写长文的前提是,你必须给自己一个充足的时间,你到最后的时刻去写作,你一定会着急的,在赶作业的心态下,写不长的概率是很高的,而且修改的时间也不充沛。
你们想,葛朗台多吝啬,他对金钱是多么地在意啊。我们对待写作,其实也要有这种重视的态度。再有就是区分重视和压力,重视是你上完课开始构思的态度,而压力是你平时啥也不干,到周四被催作业,只能硬挤时对自己的强迫。所以重视不是对自己的挤压,平时不构思,到时间硬逼自己写出好文章才是。
最后再讲讲素材的积累,大家要像葛朗台那样把素材当钱存着。我们又不是机器人,总有喜怒哀乐,当自己情绪波动大的时候,自己手机记录一下,说不定哪次写作就能用上呢。出去happy时也别光顾着玩,拍几张照留存,以后也用得到。
比如我们的静慈老师,我看她去新疆拍了好多照片。现在她回家了,就开始慢慢整理写日更,像这种小文组合在一起就是一部小小的新疆游记。无论是自己看,还得旁人读都很有意思。还记得雪师远方三部曲吗,那些散文就是雪师在路途中写就的。我现在读来依然觉得极其鲜活真实,仿佛也跟着去甘南藏区了一次。
所以作为写作者来说,一定要养成积累素材,不滥用素材的好习惯。如果始终保持着这个意识,你的素材库就会慢慢丰富起来。到那时,你就再也不会在周四愁眉苦脸地挤作业了,你很有可能在周五的晚上就文思如泉涌了。
那么,卷卷在此就期待大家的佳作,我们周五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