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地方的历史悠久与否对现如今那个地方的当地人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影响,不能说一个地方在古代是个多繁荣的城市,就说现在当地居民就是文化素质很高的人,如果有也是极个别的。
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呢,是因为我生活的这个城市算是一个千年古城了,但人口的素质确实堪忧
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我想一个社会的中流砥柱也就是那些上流的高素质的人群在每每时代变更的时候,就会选择更合适他们未来的城市去发展,也有可能去国外,他们似乎并不会死守一个地方,这些人的存在对于那个城市的整体素质是有很大的影响的,其他的底层人民其实并不知道什么是文化,他们总是被教导,被社会所塑造,我们国家经历过许多许多的朝代,每个朝代的经济政治中心又大多不一样,那些高素质的人群在时代变更的时候,总会去选择新的政治经济中心,那些历史悠久的城市似乎是被抛弃了,现在又被重新拾起,来宣传自己的文化,可我觉得体现出当地文化的元素,更多的通过人来反应。
所以要塑造一个城市的文明形象,不光只能通过表面工程,人文的力量也是不可忽视的,提高居民的整体素质是关键,方法就是教育,各种各样的教育,本地城市文明历史,最应该在学校开展,而不应该只是陈列在博物馆。这样培养出来的人,长大后才会觉得自己成长的城市和别的地方不一样,特别是在现在同质化严重的城市,如果不了解自己的城市,对自己的城市没有感情,那去一个和他差不多的城市生活,又有什么区别呢而且薪水更高,那还有什么理由再回到故乡呢,故乡和他乡一样,就失去了对本土人才的吸引力。造成培养的人才留不住,也就很难建设起属于自己城市的历史文化。就像钱老他们回国一样,是对自己的国家有感情,这是相对于其他国家的,那县市层面的对于普通的人群也是同样的。
这是今天突然的一个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