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这个词叫的多,但是思考的少,最近涉及到这方面的事情多,因此就投入了点时间,做了些追问。
百科上说:管理是单位追求生存的一切活动。单位通过调整内部以适应外部变化,以确保单位能完成它的外部使命的过程;并使单位及构成单位的各个单元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发展和延续。
其实看解释就可以得出,管理的核心不是管,而是通过管理的方法达成商业目标,目标即企业使命。因此管不过是完成企业使命的方法罢了。
观察周边的管理,就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观察到管理情况我总结为两种模型:
一种是指令模型,一种是规则模型
指令模型是指领导决策方式方法,员工执行。规则模型则是领导制定目标,员工自己想办法完成目标。这两种模型,就可以类比到计算机领域中的CPU和GPU的处理模型。
CPU模型,CPU即中央处理器,所有计算机的计算的处理都通过中央的CPU处理器完成的,除此之外都是输入输出的IO设备。我们最早的计算机386,486,586基本都是CPU处理模型的。即所有的业务计算都是通过集中的CPU完成的。
但CPU的集中处理模型这是由瓶颈的,一旦应用发展快速,集中的处理就无法做到及时响应了。
随着应用的发展,尤其是游戏,图形处理,等专业的显示累应用出现,CPU就很难实时响应处理所有的应用,尤其是面对专业的应用,处理速度很慢,需要实时相应的应用就体验很差。后来慢慢的就出现了带GPU处理器的计算机。
图形处理器(英语:Graphics Processing Unit,缩写:GPU),又称显示核心、视觉处理器、显示芯片,是一种专门在个人电脑、等计算设备上图像运算工作的微处理器。
这类的计算机中,也有CPU,但在很多专业的限时板卡上单独加入了GPU,使得很多专业的应用交由专业的GPU处理,这样就使得计算机处理专业显示业务等效率快速提升,响应更快。
回到管理模型,现在很多企业中,大量的管理模型还是CPU模型,老板一个人决策,处理,其他人更多的是执行者。这类的纯CPU 的处理模型,其实老板是亏的,因为买断的是员工的手和脚,不是大脑。
员工请求任务和执行方法,然后去执行,执行过程中,遇到变化,是无法自己决策的,必须重新请求老板,响应时间加长,决策效率降低。老板每招聘一个人,其实并不是在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而是降低工作效率,因为又多了一个执行者,又要多指挥一个人。
在CPU决策模型中,做任何事情,员工都会畏手畏脚。一旦执行的情况跟领导交代的不一样,就会胆怯,停止,不敢执行,等待领导的新指令,这也就造成了忙且效率低的表像。
更为重要的是,当CPU惯性决策模型碰到专业,就更麻烦了。
当今是全球化时代,商业中的竞争不再是基于地域,而是面向全球的,因此竞争程度就大大加剧了。因为老板的决策事情太多,投入在每一件事情的时间自然也就减少,切不可能什么都懂,因此在决策专业事情的成功率也就降低了很多。也就出现了事情越多,老板越忙,效率越低员工的状态。
我们再看看另一种决策模型,是GPU的决策模型:
老板作为CPU需要做的不是决策员工改如何做,更多的时间应该是寻找合适的GPU加入,专业的事情交由GPU执行,老板更多的注意力投入在的公司的赛道选择,目标制定上,让每个人清晰的感知自己的工作目标,把奖惩机制制定好,放权让每个GPU个体去自我驱动的去专业行动就行了。
这个世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格,也都有自己的成长做事模型,过程可以建议,可以赋能,但不能全部控制。
领导忙,不能都忙到细节里,而是管理模型里。
领导最应该做的是,选人的模型,业务模型的定义,放权的模型,赋能的模型,而不是陷入做事的细节里。真正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
这些定义好了,中心化的管理才会分散,工作才会更高效。领导接下来做的更多的是判断,选择,而不是解答。这样才会有更多时间去做战略的事情,别人没有思考过的事情。企业才会在互补中高速成长。
一个家庭,家长的风格,就是家庭成员的成长环境。一个企业,领导的风格则决定了员工的行事规则。CPU管理模型雇佣的是手脚,GPU模型雇佣的是大脑。一个是过程的输出输出,一个是结果的输入输出。这便是个体智力和群里治理的差异,一念一世界,一念一效率。
每日思考,不求绝对,但求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