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6集《十八界》

马广志于20250807学习《法譬如水》第256集《 十八界》笔记:

1.法身大士,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之所成就-。其心禅寂,常在三昧,恬安澹泊,无为无欲,颠倒乱想,不复得入。(《无量义经》)

2、“法身”即人清净无染的本性,是思想行为所具的纯粹本真之境,亦是心达到清净时的境界。“大士”即具四无量心(慈、悲、喜、舍)的菩萨,其心宽阔广大,怀大慈悲。若人能怀此心,回归纯洁清净,便为“法身大士”。

3、禅寂的境界存于日常生活中。禅宗所言 “挑柴运水无不是禅”,正是指日常中若心能寂静,便常处三昧(即正念)—— 正念无纷乱,便是禅寂。心不被外境杂染扰乱,即是正念。能如此护心,自会恬安淡泊、无为无欲,不向外求;心少欲知足,颠倒乱想便无从侵入。

4、十八界: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六识:眼耳鼻舌身意。

5、「尘」是罪之所缘缘,人世间的纷乱,众生累业不断,乃因心贪着尘境,而造作罪业。

6、「根」是罪之增上缘,若没有根,就没有缘,尘只是尘、境就是境,彼此不会产生作用。因为有六根的牵引,心对外在尘境起了贪取的欲念,而造恶积罪。

7、「识」是罪之亲因缘,贪为内因、尘为外缘,识从根尘而动,心染则业起、罪生。

8、当根、尘、识层层相应,所缘缘、增上缘、亲因缘、次第缘,四缘聚合会造一切罪。

亲因缘:指事物自身的根本原因或内在依据。比如种子是长出幼苗的 “亲因缘”,它是事物能生起的核心 “本钱”,没有这个根本,一切都无从谈起。

次第缘:指前一个状态为后一个状态铺路,前后相续、不中断。比如说话时,前一个字音接著后一个字音,前念引后念,像水流一样连贯,这种 “顺序衔接” 的条件就是次第缘。

所缘缘:指事物被感知、被关注的对象,即 “所面对的境界”。比如眼睛看到花,“花” 就是眼睛产生视觉的所缘缘;心里想到一件事,“这件事” 就是念头生起的所缘缘 —— 没有对象,感知或念头就无从产生。

增上缘:指辅助事物生起的外部条件,能让结果更好或更顺利。比如种子要长成大树,阳光、雨水、土壤就是增上缘;人要做成一件事,他人的帮助、合适的时机也是增上缘。

偈曰:

六根不随尘扰,
六识莫被情牵。
禅寂常处三昧间,
正念何曾纷乱。

慈悲喜舍满怀,
恬安澹泊涅槃。
法身清净无四缘,
颠倒乱想皆断。

——无限感恩上人开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