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在这几天彻底摸清了这两个人。
梅娘,民国时期出生于新京(伪满洲的首都长春),是实业家的女儿,母亲出身卑微即被赶出门,自己则在小时候被正房的大母收养,可惜从小并不知情,一直觉得被母亲(实际为正房大母)所厌恶,所幸父亲待她好,总是将她带在身边,从小见了不少市面。后赴日本留学,与早稻田的留学生相识,违背旧式婚姻,选择与丈夫自由婚姻,后定居北京。著作水族系列,《蚌》《鱼》《蟹》等小说,散文,心系祖国,人民和女性自由,有大爱,但后来结局悲惨,沉默若干年,不愿再提笔。性格乐观祥和,人缘极好,她的女儿还是史铁生的启蒙人。千禧年后在北京去世。
张爱玲更不必多说,祖母是李鸿之女,祖父是清廷大官张佩纶,可惜到她这一带已经是败落的名门,母亲出走在国外留学,父亲抽大烟看红楼梦养小老婆,自幼母亲的缺失和家族的败落走向,给张爱玲带来了不一样的童年体验,养成了日后冷眼观人的习惯。 后因和继母的口舌引发了父亲对她的家暴事件,离家和母亲姑姑居,复香港读书,后回到上海,靠《第一炉香》等经典著作迅速走红。著作有《倾城之恋》《金锁记》《半生缘》等,一个20出头的女孩,写了一大批苍茫世态下的爱情故事。 25岁已经名满上海城后遇到了人生的第一场爱情,也就是胡兰成这个半辈子绕不过去的人。 后来和胡离婚,赴美国后与左翼作家赖雅结婚,自那以后就未曾回国了。
梅娘曾经年迈后写过散文,《北梅说给南玲的话》,内容如下: 而今,张爱玲带着她的冷隽之爱走了,并称的我却仍滞留在这恩恩怨怨的人世之间。我渴望与她对谈,说说姐妹之间才有的悄悄话。甚至狂想,能把一位倜傥的男士推荐给她,免得她在汽车旅馆里,独自伴着流徒,与孤寂相随,与跳蚤相斗。望着纯静的蓝天,望着携带遐思的行云,我这个“北梅”说给“南玲”的心里话是:“女人的环境在逐渐改善,你放心吧!”
另选张爱玲《天才梦》如下,请大家自行揣度: 我发现我不会削苹果,经过艰苦的努力我才学会补袜子。我怕上理发店,怕见客,怕给裁缝试衣裳。许多人尝试过教我织绒线,可是没有一个成功。在一间房里住了两年,问我电铃在哪儿我还茫然。我天天乘黄包车上医院去打针,接连三个月,仍然不认识那条路。总而言之,在现实的社会里,我等于一个废物。我母亲给我两年的时间学习适应环境。她教我煮饭;用肥皂粉洗衣;练习行路的姿势;看人的眼色;点灯后记得拉上窗帘;照镜子研究面部神态;如果没有幽默天才,千万别说笑话。
虽传说里面是并称的,但其中的差异,简直可以称作跨国家级别,请大家自己感受。
昨晚和三林哥说,“在巨大的历史背景与社会背景下,人的渺小,简直不可言说。 ”
“对,千万别高估自己。以为自己可以救世界,救人类。”
“ 还是墨子说的对,爱人不外己,己在所爱之中。”
三林哥说“是的,我们要隐藏好自己,过好我们平庸的一生。 但快乐。”
“对,但是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