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读《庄子》第13天

子产瞧不起断了脚的申屠嘉,孔子指责叔山无趾的无趾,这说明他们的注意力仍然停留在人的形体之上。申屠嘉反驳说“今子与我游于形骸之内,而子索我于形骸之外,不亦过乎!”叔山无趾对老聃说“孔丘之于至人,其未邪?……蕲以俶诡幻怪之名闻”,认为孔子崇尚虚名,无法拥有容纳万物的胸怀!像孔子这样认识不到是非同一的大道,为了名誉患得患失的人,精神不自由,这是上天给予他的惩罚,也就是“天刑”之苦。

庄子提醒我们,不要只关注身体外表,更要注重精神的健全,不要因为一个人外表的与众不同,就断定他异于常人,也不要因为人外表的缺陷,就否认人本身的价值。

为什么哀骀它散发着巨大的感召力?“恶骸天下,和而不唱,知不出乎四域”的他,让男女老幼都爱戴他,亲近他,连鲁哀公也被他的魅力所征服。孔子说,他必定是个才全而德信不表露在外的人。平,是水静止的极端状态,内心保持水的静止状态,而不被外界变化所摇荡。德是完满纯和的修养,德不露形迹,万物自然亲附不离。得道之人是“德不形而才全”的。

对得道之人来说,常人眼中的生死,贫富,得失等等影响不了他们,他们用自然之心面对一切,安于自然,就拥有了非凡的魅力。

卫灵公与闉跂支离无脹相处后,反而觉得形体完整的人不太顺眼了呢,这是因为道德高尚的人会让人不知不觉的忘掉其相貌的丑陋,形体的残缺。

我们常常谈论修养,一个人修养的高低,不是看他一帆风顺时的高风亮节,而是看他在失意时的表现。唐代宗时,郭子仪的祖坟被鱼朝恩挖了,这样的奇耻大辱,郭子仪在皇上面前却说“臣长期主持军务,不能禁绝暴贼,军士摧毁别人坟墓的事,也是有的。这是臣的不忠不孝,招致上天的谴责,不是人患所造成的。”一句话就把剑拔弩张的争端化于无形,让人钦佩不已。

生活中,我们身边会有很多正能量的故事,愿多发现这些美好,充实心灵,提升自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