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妈躺着聊天,妈让我看她和她的好朋友,我英爱姨的微信聊天记录,其中有两条看着让人心里特别难受:
“老陈,昨天上午贵贵因脑梗来到养老院了,說話还比较清楚,右腿不灵活,有奌脑中风,流口水。我昨天上去看了看他,神志清楚还能认䛊我,看来只能在此养老,老婆三年前去世了。儿子也不知何故十几年了也不和他說話,女儿把他送来的,情况就是这样。”
“艾艾在昨天早上拉了一地,两脚在地板上踩了满地,两手上也抓得不成样子了,好几个服务员才收拾完,哎呀,老陈不能再說了,艾艾不是以前的艾艾了,可怜死了,誰也没办法呀。看来比以前更糟糕了。”
这三个人都是我从小就认识的叔叔阿姨,我妈的老同事老朋友,如今已是风烛残年,在养老院度过余生。艾姨年轻时精明强干,干活麻利,她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没个正经工作,为了帮衬孩子,她就把自己的工资存折直接给了大儿媳妇,老两口花丈夫一个人的钱,把丈夫伺候去世,自己也老年痴呆了,就被儿子们送到了养老院,却从来没人来看。有一次病得厉害,养老院通知他儿子,竟然根本没人理。养老院发出警告说出了事责任自负,儿子们才来了送到医院,还谁也不想付住院费,在医院照顾艾姨的朋友看不下眼骂了他们,说你们借也得借过来,这才勉强付了住院押金。
英爱姨不一样,她有两个女儿,二女儿自己有两个儿子还在上学,丈夫脑梗有点后遗症腿脚不灵便,还有九十岁的婆婆需要照顾,实在顾不过来。英爱姨原来和丈夫一起在养老院住着,后来丈夫离世,大女儿很孝顺,为照料好弱小多病的妈妈,把她接到自己家一起生活。但是后来英爱姨接连有两次出现了摔跤的情况,一次是在大街上等公交车摔倒,被别人送到医院都不知道,一问三不知。过了几天,妈妈在阳台做操,女儿在卫生间洗漱,就听到扑咚一声,女儿跑出来一看,妈妈摔倒仰面朝天躺在阳台上。经检查是脊柱骨裂,神经受损,在床上躺了两个月之久,才又站了起来。一个星期莫名其妙摔两跤,造成的后果很严重,女儿开始高度警惕。她常有事外出,英爱姨个子很小,开天然气开关都要踩上凳子,再摔到怎么办?女儿意识到把妈妈留在身边也难以保证妈妈的绝对安全和健康。
她听社会上人们讲我们这儿有个某大院是老年人养老的最佳选择,就试探着和妈妈提了提。其实英爱姨也早在想这个问题,她在女儿家住着毕竟不是自己家,有时也很不自在,怕影响孩子们,更不愿给女儿增加负担,所以她尽最大努力不给孩子们添麻烦,还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她特别自理,女婿不在家的时候才给我妈打电话。她一直没提去养老院是怕伤女儿的心。话说开了,母女俩沟通一致,就商量好先去养老院试住一星期。
一星期之后,英爱姨告诉女儿,住在大院,跌进了福圪洞。吃饭不用自己做,卫生不用自己搞,理发不用往外跑,大夫不用自己找,儿女不用再操心,比在家里还要好。就这样办了长期入住手 续。现在入住半年多了,和同寝室的老太太成了好朋友,两个人生活都能自理,这是最好的一点,能有个贴身的伴儿,能聊天说说话,互相照应着。养老院服务贴心,生活规律,管理也人性化,英爱姨心情好了,面色好了,她的养老金虽然不高,但是够支付养老院的费用,就留下来了,女儿们三天两头买吃买喝过来陪伴,晚年的健康幸福也有了保障。之所以这样,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她还身体健康,意识清晰,生活能自理。
我妈很幸福,儿女们都很孝顺,三个儿子都在身边,我三哥几乎承担了照顾妈妈的所有责任,我们兄弟姊妹们得以安安稳稳操持自己的生活,大哥二哥每天回来陪伴,大姐在北京,隔三差五给妈寄回吃喝用度,二姐只要在祁县就成天做好吃的饭菜送过来。妈妈思想保守、固执,不管怎么劝说,也不去女儿家,现在年纪越来越大就更不可能了,我们回来三哥还要招呼我们。我虽然满腔的孝心,做得实在是很少,说来惭愧。妈妈每每说起来,总是很欣慰,说自己知足了,孩子们都孝顺,自己无病无灾,很幸福。这是全家人最大的欣慰了。
我们将来呢?曾经觉得遥远的将来正在很快的到来,身体一天不如一天,谁能保证自己不得病不痴呆,谁能保证孩子一直能在身边照顾?我爸因为食道癌离世,受了那么多罪,前前后后过程都很清楚,看看艾姨,痴呆到不认识家人,甚至有一次把着屎在吃,说自己在吃牛肉,觉得真恐怖,所以从现在开始积极爱护保护身体是头等大事,预防自己老了得病活得太悲催,有点生活质量,也不要给他人添负担。做了事前努力还不行,除了顺其自然,也要有所安排。
如果得了大病,到时连最低限度的尊严和生活质量都难以保障,就剩苟延残喘,叮嘱孩子要尊重我,放弃,不要挽救。如果我痴呆,祈祷能早点离去,不要在我不知道的情况下拖累任何人,哪怕是支付费用的养老院。
尊重我,尊重我!这是我必须和家人孩子再三明确的。我还是安宁疗护志愿者。我志愿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有质量走过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我也想利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和建立起来的理念,帮助自己将来能有尊严地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