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工作已经交出去了,可时间还是不够用,想做的事,想看的书,都没能按计划进行。
每天早上6点闹钟响,由于学校没开学,不用赶着做早饭,便在床上辗转反侧,7点多,爬起来,如厕,洗漱,量体重(量完总是愣一会儿),烧开水,冲豆浆,煮鸡蛋,吃早饭,收拾青菜,把午饭提前做好分装,涮锅,洗碗。
9点半,出门往单位走,10点前进办公室。
手部免洗消毒,开电脑,洗手洗杯子,冲咖啡,各种登录,期间有同事来沟通工作或闲聊几句。
登录时,顺便看看最新疫情及新闻,确定没有需要处理的工作后,开始写简书日更。
做不到一气呵成,写一会儿停一会儿,写完往往就12点多了。
午饭时间尽量往后延,因为不想没到下班时间就饿了,早吃早饿。
下午1点半左右吃完午饭,再冲杯咖啡,站一会儿,或转悠一会儿,想各种乱七八糟的事,这些事不会在脑子里停留,基本上想完就忘了。
下午2点到4点,本可以看书或学习,可是相比网络,那些书本像有千斤重一样,让人难以下手拿起,时间多半就在网络上消磨了(看新闻,看连续剧的分集剧情介绍,因为实在没耐心一集一集的追)。
4点下班后,往家走,顺路买点菜、水果之类的,5点前进家门,开始做晚饭。这是很难熬的一段时间,因为正在减肥,尽量不让自己的嘴巴失控。直到洗完碗筷,这段艰难时光才算结束。
晚上7点,换衣服准备运动,正式运动时已近7点半,运动1个小时,消汗,洗澡,收拾卫生间,同时让洗衣机开始工作。
晚上9点半左右,基本收拾妥当了,离11点睡觉时间还有1个半小时。
如果没有考试压着,就不需要大块的时间学习,从早到晚这一过程,就像行云流水一样轻松。
可是,如果有考试计划的话,每天那些事就显得过于琐碎了,时间被打成了碎片,思维也被断成了几截。如果专注力能够像自来水一样收放自如,那效率不知道能提高多少倍!
网上有句话,说时间就像那啥,挤挤总会有的,“那啥”不敢写出来,担心写出来后又被平台给锁了文儿。不过,都懂的!
每天只有24个小时,干了这件事就干不成那件事。
人的大脑就是个容器,装了这些东西,就装不下那些东西。
所以,天下的道理,明白就好,明白了,就知道怎么做了。
该放弃的放弃,该坚持的坚持,如果时间还是不够,那就只能靠硬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