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消费陷阱”

今天在人类简史中看到一个词--“消费主义”,赫拉利在文章解释说消费主义是以消费更多的产品和服务为美德,鼓励所有人应该善待自己、宠爱自己,就算因为过度消费而慢慢走上绝路也在所不惜。
看过一句话说“70后存钱,80后投资,90后负债,而90后的父母在替孩子还贷”,这话虽然带着几分调侃,但是也说明了消费主义在现代社会大放光彩。支付宝有花呗,京东有白条,各大银行还有信用卡,还有各种信用贷,这一切都是在鼓励着消费者“寅吃卯粮”。商家们为了促进消费也是奇招百出,很多节日都被过成了购物节,像国内的“618”、“双11”,国外的“黑色星期五”,“网购星期一”等。19年的“618购物节”的订单额高达2015亿;而淘宝“双11”仅一天的交易额就高达2135亿;之前有一个新闻说一双Air Jordan 1 Retro High Satin Black Toe 女款红丝绸,发售价格为1299元,而最高交易价格一度达到12000元,而且供不应求,仍遭疯抢;还有很多这一切的背后都是消费主义在作祟,有人说我今天心情不好,需要买点东西才能缓解我的心情;也有人说,这个东西最近在搞活动诶,先囤着吧,总会用到的,结果买回来放在角落里落灰。
这种消费观念下造成的后果就是,大多数中产阶级们每个月工资下来第一件事就是还贷款、还信用卡,然后这个月剩下的日子又依赖着信用卡过日子。而在平常的生活中,由于只是一堆数字,对于自己花的钱没有概念,看到一些看上去便宜或者打着美好、高雅标签的东西就开始压抑不住想剁手的冲动,还有一些人因为虚荣或者攀比心理,看到身边的同事朋友买了某某奢侈品,就觉得自己也应该有这么一样奢侈品,完全不考虑自己的消费水平。剁完手之后又开始投入新的一轮还债的轮回之中,这也就导致知乎上出现很多类似于:“为什么我年薪XX,却还是生活的跟狗似的”之类的问题。
消费者们在消费主义的洗脑下,认为自己消费了某些东西就是善待自己了,是在做着正确的事。殊不知,这一切都是消费主义给消费者们设下的陷阱。为了破除这种困境,首先,要克制自己的购物欲望,理性消费,理性消费并非是所谓的“极简主义”,而是说在消费前确定是否是自己所需要的,是否符合自己的消费水平,曾看到过这样一个观点,说判断一件东西是否值得买,就看买这件更多真正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让别人觉得自己过得好。其次,不要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消费之上,如果真的觉得空虚或者不开心,应该做些更加理性的事去调整自己的情绪,比如读书,比如找好友谈心,因人而异;最后,不要被包装过的消费主义骗局所影响,跳出消费陷阱,理性消费。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2018-11-13 晴 科技的发展带来经济的复苏和物质的极大丰富,物质的丰富带来的是空前旺盛的消费欲望,网购的出...
    澜梦雨阅读 2,865评论 0 0
  • 星海广场是大连最大的广场,周边高楼林立,夜晚来临时,灯火辉煌,虽然元旦已经过去了,新的一年已经开始了,但广场上,依...
    凡_星阅读 5,443评论 16 78
  • 每个人的一生都可以写成一本书,有些人可能是史诗巨作,有些人可能是饭后笑谈。尼采的一生我觉得可以称的上是史诗巨作...
    小的老头阅读 3,321评论 0 3
  • 暑假即将结束,看着别人家都带孩子出去玩耍,自己感觉不带孩子出去有点对不住孩子,昨天决定今天出去玩,结果上午开会培训...
    淳璞阅读 2,241评论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