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后我去市场买菜,看到楼下的王叔在侍弄大花坛里自家种的菜。我打了声招呼,“王叔真勤劳。”他呵呵一笑说,“要不呆着干啥。”市场旁有个亭子,每天下午会聚好多人,有玩儿牌的,有下棋的,更多的是围观的。我买菜回来时,见到一位大姐同站在那儿看玩牌的一个师傅(四十多岁的样子)打招呼,两人交谈的其中一句飘进了我的耳朵,“要不呆着干啥。”(“呆着”为方言就是闲着没事儿的意思)
“呆着干啥。”我对说这话的人又是羡慕又是不解,羡慕他们有“呆着”的时间,不解的是“干啥”还用想吗?个人感觉需要做的事情一大把,哪有时间呆着啊。
是啊,上天是公平的,无论是对比尔.盖茨还是对街边流浪汉,给每个人的时间都是平等的。至于怎么看待和使用就是个人的问题了。有的人将时间用来挥霍,究其原因是,他们没有一个长期为之奋斗的目标,值得去投入大量的时间,他们短期的生活乐趣往往是简单的,局限于物质上的改变,攒钱买房、攒钱换车等。钱是一分一分攒下来了,可对最宝贵的时间呢,却一分一秒的浪费掉。他们呆着就是呆着,啥也不干,连脑袋都按下暂停键了。
时间就像是存在我们人生银行里的财产,每个人都有。有的人非常珍视这份财产,使用它的时候,千思万虑,争取将每一分每一秒都充分利用;可有的人会将大把大把的时间浪费掉。会将自己存有时间的卡,用来刷朋友圈,刷微博,追电视剧,打游戏。待到有一天发现卡空了,又该为自己这也没实现那也没做到,后悔不已。可又没什么办法,因为时间不可以充值。你是你时间银行的主人,随意划卡消费,甚至在不知不觉中将卡刷空,成为时间上的穷光蛋,是件多么可悲的事情啊。时间就像一块块砖头,搭建你生命大厦的砖头,它的特点就是不及时利用就会自动分崩瓦解,随着消失砖头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你生命的大厦不可能有多高也不可能雄伟。
让我们来看看古人是怎么对待时间呢?集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为一身的司马光用圆木做枕头。他常常读书到深夜,读累了就会睡一会儿。可是人睡觉的时候是要翻身的,当他翻身的时候,枕头就会滚到一边,人也就清醒了。于是,他就马上起来接着读书。后来他把那个圆木枕头看成是有思想的东西,给它起了个名字,叫“
警枕
”。司马光呆着干啥?他呆着的时候会给圆木头起名儿,用来警醒后人。
世界著名作曲家莫扎特,任何时间都会思考乐曲,就连理发的时间也不会放过,进行着乐曲的创作。他常常情不自禁地停止理发,记下他构思出的新乐曲。他说:“谁和我一样用功,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说得非常有理。对一件事投入的时间越多,相应收获就会越多。瞧,莫扎特呆着干啥,他呆着时用来进行乐曲创作,给世人留下了那么多优美的曲子。
是否能把握住时间,做时间的主人往往决定着一个人一生的命运。鲁迅成功的秘诀就是珍惜时间。鲁迅在家乡读书的时候,父亲正患重病,两个弟弟还小。鲁迅除了帮助母亲做家务外还得为了父亲跑药店抓药。他为了不影响学业,必须作好精确的时间安排。那时他几乎每天都在挤时间。因此有了他的名句"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挤,总是有的。"在鲁迅的眼中,时间就如同生命。他曾说:"美国人说,时间就是金钱。但我想:时间就是生命。"因此,他最讨厌那些"成天东家跑跑,西家坐坐,说长道短"的人。鲁迅因为珍惜时间而取得了成功,成为近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鲁迅呆着干啥?哦,鲁迅就没有呆着的时间!
你将自己的时间消费在哪个方面,就会得到哪些方面附属的东西。消费在吃喝上了,就会得到一副肥硕的皮囊;消费在玩乐上了,就会在闲暇时候感到更加空虚。所以对待有限的财产,消费时请慎之又慎哦。
古人说“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只要你珍惜时间了,做一个长期的规划,呆着的时候多想想自己规划中能干的事情,并全身心投入去想去做。也许我们和名人一样用功,不一定会像他们一样的成功,不一定能达到他所能达到的高度。但我们付出努力了,至少我们达到了我们自己所能达到的最高度,这就是对善待时间的回报。
赶紧查看下生命银行里还有多少存款呢?请珍惜余下的,不要再辜负了它。用这些宝贵的财产把自己活成一种属于自己的方式。
我的方式是,看喜欢的书,写喜欢的字。
(本文用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