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归心之旅
1工作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工作对于每个人来说应该都是很重要的,工作分很多种,做家庭主妇全职妈妈也是工作。就连我妈妈帮我弟弟带小孩,她也开玩笑说自己每天都要去上班。我们在这个世间,每个人都要肩负一个职责,都有要承担的责任,这个责任就是我们的工作。
在你心里,工作意味着什么?是谋生的手段,不得不为之的负担,还是自我实现、获得成就感的方式?又还是其它?
有时候我也感觉,现代人包括我自己在内,把工作都看得太重了。大概是这个社会实在过于物质化,大家全都很费力很辛苦地工作着,人人都认定只有拼命奋斗,才能赚到钱,才有安全感。在这个疯狂运转的社会大机器里,大家普遍感觉自己很渺小,什么都不是,唯有透过工作获得的职位、头衔和社会地位,来获得成就感、自我价值,仿佛那样才能为自己带来存在感。所以现代社会,无论男女,都在拼命工作,为所谓的事业打拼。
如果我们的安全感、价值感、满足感不来自于工作,会不会,这个世界会更轻松简单一些?
2“服务瑜伽”
我20多岁的时候也是一直在寻找最适合自己做的事,总觉得有一件最适合自己做的事,而它并不是眼前的工作。
来北京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华谊兄弟经纪公司,机缘使然。那时候华谊是影视业内最大的公司,我也天天和大明星们在一起。虽然别人觉得很耀眼,可是自己觉得娱乐圈实在太不适合自己了,于是换工作去了《鲁豫有约》,从0开始做编导。
再后来去了土豆优酷,工作也很顺利,职位也升成了总监,但做久了总觉得视频网站那些事不足以表达内心的渴望,总觉得自己要做些和生命教育相关的事。
直到后来,开始做微信公号,写文章、分享生命智慧,采访我心中的智者们,感觉终于有了一个最适合自己的事。但万事难两全,也因为能力一般吧,这件事的起初很多年是没什么收入的。比起以前所在的大公司,生活收入是低了很多很多。不过,在精神财富方面的积累是丰厚的。所以记得不久前一位易经老师看到我说,你非常有财富!我说,啊老师,我没有哎。他笑,财富不见得是金钱或物质,也可能是精神方面的。“哦!那的确很多呢!”我也笑着回。
所以,做一份工作,总有回报,不是这方面,就是那个层面。
有时候朋友说很佩服你很坚持,但坦白说,其实根本也没坚持什么,中间也不时想放弃,感谢命运的安排吧,就这样糊里糊涂走过来了。不知不觉,七八年过去了。
图:涵予大朋友
之前有一些朋友咨询我如何选择工作,说自己很不喜欢现在所做的工作。稍微聊一聊,我发现要么是他在现有的事情上受了挫折,就想换个地方,要么是心里一直有很明确想要做的事,只是一直不敢迈开步子。
如果是后者,我会鼓励他选择自己更有热情的事,因为恐惧往往是自己想象出来的,是头脑在作祟,其实未知并没有那么可怕。
但如果是因为在现有的工作里因为人际关系、工作压力而受挫,或者并没有一个非做不可的事,只是厌倦了现在的地方,那么我会建议此时要勇于面对,不要想着换个地方,那是一种逃避。换个地方,同样的问题还会出现。因为我们内在的脑回路和心理机制没有改变,并不是外面的原因。
想一想,20多岁的时候自己也是一直在寻找最适合自己做的事。经过了一些尝试,的确来到了渴望已久的心灵领域,做着写作、采访、分享的事情。我觉得人应该做自己喜欢的事,但另一方面,并不是人人都有一件此生非做不可的事。如果是这样,我想我们并不需要花那么多时间寻寻觅觅。反而,杨定一博士说的『服务瑜伽』,会带给我们更大的启发和意识扩展——把人生的每一天,都当成是做服务,奉献爱与关怀。
3人生唯一的选择是不选择
我们做的每一份工作,其实都是为人提供服务。这并不是大话,而是非常具体切实的真实。
去餐厅吃饭,餐厅是在为我们提供服务。乘坐地铁、公车或是开车,修好这些道路的工人就是为我们提供道路服务的人。夏天到了,到处是绿树鲜花,这些美景就来自于种植的人们。我们买的菜、煮的饭,无不来自于农夫、快递员、政府部门的食品安检、税务部门。穿的衣服,来自于设计师、工厂、经销商、小店店主、淘宝店主......可以说,我们根本就生活在一个密密麻麻的服务网格里。活着的每一天,我们都在接受各种服务,同时,我们也以自己的工作提供各种服务。
在采访李鳳山师父的时候,师父讲到一句话,令我印象极为深刻,醍醐灌顶。他说,『人生唯一的选择是不选择。你接到什么,就去把事情做好,把朋友交好。』我觉得这句话真的太棒了!其实这和杨博士说的臣服与服务瑜伽如出一辙。面对任何一个处境,无论是工作还是日常生活,来了什么事,就面对什么事,把它处理好;遇到什么人,就和对方交朋友。
图:李鳳山师父
李鳳山师父的这句话尤其适合用在工作中,特别能够帮助我们在迷茫困顿时转念。
工作不是受苦受累,也不是要证明自我的什么价值,它其实是上天给予我们成长的机会和管道,让我们学习做服务,学习把自己给出去、交出去。
当下我们所拥有的工作就是最好的机会和平台。不再做选择,就把自己安住在这里,换个思路,珍惜它,把它当做学习和做服务的机会,会不会整个人的状态都会不一样了。
有没有发现,当我们做事只想着如何让自己更好,比如赚更多钱、获得更多名利,我们的内心往往是容易紧张的,很容易被得失心牵着走,缺乏安全感。但换个思路,我做的这件事能够帮助我的客户我的公司解决什么问题,能够让他人有哪些收获和成长,能够让这个社会更正向和健康,以这样的思路做事,一个人的格局会越来越大,即便面对棘手的问题,心里自然会涌现出解决方案和创意。
我很喜欢师父说的和人交朋友的思路。抱着交朋友的意识,我们不会那么挑剔,心里也不会和他人是对抗、竞争的态度,而是会谦虚地向对方学习,会学习如何与人合作。哪怕对方显得不那么友善,但我们自己的内心会选择友善、和气,这一份真诚自然能够影响到对方。
4感恩工作
工作和家庭一样,都是非常好的修行场。在一个有着所谓利益利害关系的场域里,在人跟人的互动里,我们更容易观察到自己的惯性习气和萎缩的念头,由此,看到了,也就提醒自己做一个反转,调整频率,从得调为给,心态上不把工作得失看得那么重。
我不觉得每个人都要拥有多成功的事业,每一个工作都是平等的,每个人的工作都是上天赐予我们的使命和责任。园丁就把花园修建好,企业家就把企业管好,作家就把文章写好,学生就把书读好。人人都能开开心心地把手头的事做好,珍惜每一个做事情的机会,把它视作服务和交朋友的机会,这社会怎会不和谐不圆融?
纪伯伦在《论工作》中说,只有当你怀着爱心工作,你才能与自己、与他人、与神相连。可能这个境界有点高,但我们可以见贤思齐。不管此刻做的工作是什么,收入是多少,让我们都不忘感恩,感谢现在从事着这一份工作,可以透过劳动赚取福德之财,利益到大家。
因为感恩工作的机会,让我们投入自己的生命,透过当下的工作为人提供服务,让生活因为自己的这份工作而变得更加和谐幸福。
感谢上天给予的修养身心的机会,我愿意以初学者的心,认真做好手头的事;放掉期待,但行好事,不问前程。
~End~
作者:张涵予,「归心之旅」创办人,独立采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