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财富

作者:于海洋

秋晨的阳光斜映窗前,我推开窗极目远望,天高云淡,神清气爽。坐在椅上轻啜一口“皇茶贡饼”,茶香袅袅,令人心旷神怡。远眺窗外山海相接,提笔在宣纸上自在行走,文字如流,在海鸥的翱翔间渐渐生出温度。

近日,一个真实的故事屡屡浮现脑海:2008年,台湾企业家王永庆在美国离世,享年92岁。子女清点遗产时,意外发现父亲在瑞士银行存有400亿元。他们带着律师赶赴苏黎世,却得知这是一笔“不可撤销信托”——除非本人携密钥亲临,任何人无权动用。协议第十七条写明:若本人离世时未有书面遗嘱,这笔资金将分20年注入长庚医疗基金,每年拨款20亿元,用于贫困地区的癌症治疗。

直到那一刻,子女们才明白,一生节俭的父亲,三十年来一直以匿名方式向基金会持续汇款。2003年的一笔转账附言中,王永庆这样写道:“真正的财富,是你能让多少人活下去。”

银行经理将一袋来自世界各地的信件交给他们,语气庄重:“他的终极目标,是爱——是爱这个世界。”

袋中有一封来自委内瑞拉母亲的信: “我患白血病的女儿躺在病床上,突然问:‘妈妈,我们有钱吗?’ ‘一位好心的爷爷帮我们付了。’ ‘爷爷在哪?我想谢谢他。’ 我望着女儿,哭了。 他住在很多人的心里……”

读到这里,王永庆的子女们也潸然泪下。

如今,那400亿仍安然存放在瑞士银行的恒温金库。每年1月15日,王永庆的诞辰,就有一笔巨款如期汇入全球各地的癌症中心。台北王家老宅里,仍挂着一幅泛黄的旧照:王永庆在田间俯身插秧。

他说:“稻子熟了,就懂得弯腰。只有弯腰,才不会被风吹倒。”

这故事让我心灵震颤。尤其那句关于稻穗的话,深深烙印我心。它不仅是一种心境,更是一种生命智慧,是对起伏人生的透彻领悟,是历经沧桑后的从容坦然。真正的男子汉,原就该咽得下磨难、耐得住曲折。

我也曾走过十年坎坷,身负创痛,意绪难平。但正是这些岁月,赋予我定力与从容。有人劝我鸣冤,有人让我变卖专利移居他乡。但我始终记得母亲的话:“妈也有打错孩子的时候。打错了,妈也心疼”。

是啊,光阴渐渐酿成浓酒,多芳秀,一闻即醉。

近日闻听某些企业人士接连轻生,心中不免泛起酸楚。

凭窗远眺,海天相连。鸥鸟正迎着秋阳不知疲倦地翱翔,时而高飞,时而低回。温柔的海浪节律性地拍打岸边,叭哒作响,如歌如泣,浸润了我此刻的心绪,叩问着我的灵魂……!

人生是怎样的旅程?无人能预知答案。或许是光芒万丈,或许是伏地难起,或许只是平淡无奇。可惜命运从不为我们量身定做。

若遭围猎,该如何?突围才是最好的回答。先辈王永庆,便是突围的勇者与坚持者。若非如此,又何来如此丰盛的人生?

他是真正的生存大师,因他始终清楚自己的终极所在。他那句“真正的财富,是能帮多少人活下去”,便是最好的印证。

有终极目标的人,在未竟之前不会轻易倒下——因这世界需要他们。

如此想来,我忽然释怀。

正如战略家王志纲所说:企业家是终身职业。既然上船,便不要再想着跳船。企业家的选择其实是无限的,不仅要为事业负责,更要为长治久安尽力。巴菲特年届百龄,仍在路上,愈走愈清醒,如老马识途。所以说,这是终身的事业,亦是一场永不落幕的革命。

当你把目光放远至八十、九十、甚至一百岁,便会生出长期主义的格局,不再被短期波澜所扰。那时才会发现:天地宽广,生命与事业本是一体。生命饱满而有价值,财富只是随之而来的结果——这才是“以事业养老”的真正含义。

历史一再印证:经济低迷甚至危机时刻,恰是伟大企业家的创新之时、强者的崛起之机。

是的,世界的前行,正是由这样以事业为养老的人们推动。他们支撑起社会进步与文明的根基。

哪一个国家这样的人越多,哪里百姓的幸福指数便越高。

这也正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基石。我辈或许平凡,但仍应跻身这千军万马的洪流之中……奔赴各自心中的终极目标,唤醒生命深处的多巴胺、内啡肽与血清素——那是追求的意义,也是生命的活力。

有人说我看似年轻,只因我有事业、做过善事、更有终极目标。

是啊,那些痛苦烦恼、意绪难平,与我内心认定的终极价值相比,不过沧海一粟。

晨光愈加灿烂,洒落窗外,渲染整片海天。风渐息,云渐散。不知不觉间,耳边响起海鸥的清鸣,一声一声,仿佛在说:

请跟我来,这海天相连的世界——真的很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