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为学与为道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道德经》第四十八章
关于《道德经》中的这段话有不同的解释,很多的解释都是把为学和为道对立起来,认为是对立的人生选择,为学的人就每天都在不停地学习新的知识,为道的人就是要清心寡欲,清净无为。我不敢说前人的解释都是错的,但是我本人实在无法认同这种把为学和为道对立起来的观点。
我更倾向于认为为学和为道是我们提高自己的两项功课,这两项功课缺一不可。《道德经》之所以指出为学和为道的区别,因为很多人一直都只盯在为学上,而忽视了为道这项功课。什么是为学呢?《道德经》上讲为学日益,也就是每天都要面对新的问题,学习新的知识。我在以前的文章中指出过人类的生存方式和文明进程的每一个方面都是知识,人类从进化为智人之后就一直是“知识经济”。只不是知识的积累需要漫长的时间,而且知识的积累和铺满池塘的荷叶一样都是遵循幂数定律,基数越大增长越快。虽然知识爆炸是最近几百年的事情,但是人类的知识积累早就超过了一个人所能掌握的知识量的极限。庄子就曾经说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可见早在农业时代,社会的知识积累已经超过个人的学习极限了。最近几百年随着工业时代知识积累的日益庞大,学科和专业成为一种应对庞大知识积累的解决方案。
在互联网出现之前,这些知识大多数都局限在某个学科或专业的学者之中,传播的速度和效率都不高。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出现,信息的传播速度和覆盖范围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于是人们只注重为学,不注重为道的问题愈发严重了。随着近几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在中国出现了一批靠贩卖“知识”谋生的人和商业模式,不管是XX读书会还是某胖,他们能做到的就是让你更快地获得更多的信息,为了增加用户粘性,更多的占用用户的时间,他们会把所谓的“知识”切成一个一个的小块,把你的碎片化的时间都填满,这样虽然你的时间还是碎片化的,但是你得到了一种心理安慰,好像这些碎片化的时间没有浪费,你学到了“知识”。你想过没有你学到的真的是“知识”吗?关于知识的定义,我已经在以前的文章中反复强调过了,在此就不再唠叨了。(不知道的同学可以去看以前的文章)。
即使你学到的真的是“知识”,那么你只是做了提高自己的两项功课当中的一项,为道的那个功课你还是缺乏的,就像一个人参加高考但是严重偏科一样,都会影响你的发展。大家都清楚为学是什么,但是为道是什么呢?《道德经》中说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也就是说为学是做加法,为道是做减法,为学是不停地汲取新的信息,学习新的知识;为道就是不断地对这些知识进行评估和审核,清除掉无效或过时的知识。无论是什么知识,本质上都是现实世界在头脑中的某种抽象,只要是抽象就必然失真,就像所有的地图都是道路的某种抽象一样,地图不可能涵盖道路上的所有细节,知识也不可能包括某个领域的所有细节。知识对现实世界的抽象是在某种特殊的限定条件下得出的,当这种特殊的限定条件不再满足时,知识就有可能是失效的或是过时的。
一张地图必须能指明我们要去的方向才有用,如果像鹿鼎记中的四十二章经一样,把一张藏宝地图分成若干个碎片,那么你只得到某几个碎片是没有意义的。现代的分科治学就是把一张完整的知识地图分成若干个块,而且有越分越细的趋势。把学科分的细一些是为了涵盖更多的知识细节,但是如果不把这些知识整合起来,那么单独的知识碎片很难给我们指出正确的方向和答案。之所以现代社会有许多问题越讨论越糊涂,就是因为我们培养了大量只了解自己那个碎片的所谓“专家”,他们只能在某个碎片内给你足够的细节,但是却没法告诉你你要去的地方应该怎么走。如果说过去几百年人类对海量知识的管理方式是分科治学,那么随着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未来的方向就是重新把这些学科中形成的知识进行综合和整理。可能未来我们不再需要记住某个领域知识中的所有细节,因为人工智能可以帮助我们记忆,未来人类的任务可能是不断地在这些细的不能再细的学科中发现某种统一的定律。现在我们讲跨界,那是因为还有学科之间人为的界限,但是在未来有可能这些人为的学科界限会消失,我们需要的是能够进行新的综合的人才。
如果我们还是拿鹿鼎记中的藏宝图举例子,为学就是收集这些碎片,为道就是把这些碎片拼接到一起,形成完整的地图,可以指明我们要求的方向,为我们的问题提供一个更完善的答案。如果说为学是一个搜集的过程,那么为道就是一个拼图的过程,为学是要搜集更多的知识,为道就是要在自己的头脑中把这些知识进行整理和拼接,拼接成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只有通过这个拼接的过程,我们才能去芜存菁,才能真正把这些“知识”变成指导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智慧,否则这些“知识”就会和我们一时兴起买来但从来不用的商品一样成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每个人去芜存菁的方式可以完全不同,有人青睐于使用思维导图,也有人喜欢在书上批注和写写画画,我去芜存菁的方式就是写读书随笔。每当我读完一本书之后,我觉得我并没有把这本书的内容消化掉,把它变成我自己知识体系中的一块拼图。我是通过写读书心得来完成这个过程的,我在写读书心得的时候会把书中的主要观点和论据抽取出来,然后和我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对比和拼接,同时衡量这本书中的观点和论据能否说服我,所以只有当我写完一本书的读书心得之后,我才会认为我真的读完了这本书。
如果说为学和为道是我们完成自己知识拼图的两项功课,那么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的是我们要拼的图是什么。由于大家近几年都认识到中国人的平均阅读量要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所以现在各种媒体都提倡大家读书,于是读书就变成了一件时髦的事儿,甚至变成了某种“行为艺术”。我见过很多人参加各种读书会,在读书会的微信群中每天打卡读了多少书,也有人参加各种APP的读书打卡活动。我曾经也参加过读书会,和读书会中的几位朋友聊过,我问他们你们感兴趣的书是哪个方面的,对于这个问题,他们很多人一时都答不上来。他们跟我说他们就是跟着大家读,就是觉得读读书没有坏处。
读书没有坏处,这点我是认同的,但是这种茫然没有目的的读书能有什么好处呢?对这点我是十分怀疑的。如果说读书就是为学,目的是搜集更多的知识完成自己的知识拼图,那么首先你需要清楚自己要拼的是个什么图,你通过搜集这些知识要解决的疑惑和问题是什么。知识之树应该是由问题这颗种子长成的,每个人心中的问题不一样,他的知识之树就有可能不一样。你获取的所有知识都应该是灌溉这颗知识之树的养料。我个人的所有知识都是和我的疑惑相关的。比如说我想知道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那么我就会去了解一下计算机神经网络,由于计算机神经网络是模拟人脑中的神经系统建立的,那么我就去了解一下脑科学和认知科学。我小时候读历史的时候很疑惑为什么中国自秦之后就形成了统一的中央集权,而为什么这个看似强大的中央集权会定期崩溃和重建,为什么这个看似强大的中央集权帝国会逐渐失去生机和活力,于是我就去看各种历史学家的解释,同时去了解欧洲历史,看看他们为什么能发展出和我们截然不同的文化和制度。只有你的所有知识都是从你心中的问题长出来的,他们才是一个整体,否则只是凌乱地堆积在你头脑中的一堆破烂而已,没有任何价值,日子久了你也很难在用到它们的时候想起你还曾经学过这些知识。
我不反对读书打卡,但是我反对以打卡为目的的读书,这种读书达不到滋养心灵的目的,因为这些知识和你每天的所思所想是脱节的,是一种死的“知识”,就是老一代人所说的“读死书,死读书”。所以我会给所有我在读书会中聊的来的朋友一个建议,与其跟着别人读书,不如花点时间整理一下自己的思路,想想自己有什么疑惑不解的问题,这个世界一点都不缺少问题,我们只是缺少发现问题的心灵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