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两千年,和司马迁唠唠《报任安书》

转载

最近我一头扎进了《报任安书》里,本以为这老古董会让人哈欠连天,没想到一读,就像被一股神秘力量拽进了司马迁的朋友圈,和他来了一场跨越两千年的深度私聊。

你想啊,司马迁,这位史学界的超级大佬,写这封信的时候,心里那叫一个五味杂陈。任安,算是他的老朋友了,写信来让司马迁利用在汉武帝身边工作的机会,“推贤进士”。可司马迁呢,当时正处于人生的至暗时刻,刚遭受了宫刑,这打击,搁谁身上都得崩溃。但司马迁没在信里卖惨,一开口就给任安来了个灵魂拷问:“少卿啊,你了解我不?”这就好比你多年没联系的朋友突然问你:“嘿,还记得当年一起干过的那些傻事不?”一下子就把气氛拉得亲近又尴尬。

司马迁接着吐槽,说自己本想着在官场好好混,给皇帝老儿出谋划策,光宗耀祖。结果呢,因为给李陵说了几句公道话,就被汉武帝记恨上了。他委屈地说:“我就是实话实说,怎么就触了霉头呢?”这就像我们在工作里,明明觉得自己说得在理,却被领导批得狗血淋头,那种有苦说不出的滋味,隔着两千年都能感受到。

再聊聊宫刑,这可是司马迁人生最大的耻辱。他在信里毫不避讳地讲:“这刑罚一受,我就成了人们眼中的怪物,连亲戚都嫌弃我,我自己都嫌弃自己。”你能想象吗,堂堂大男人,遭受这种奇耻大辱,内心得多煎熬。但司马迁厉害就厉害在,他没被这打击打倒,反而把这股子悲愤化作了写作的动力。他说:“我不能就这么窝囊地死了,我要写《史记》,把那些被人遗忘的故事都记录下来。”这就好比一个人被生活揍得鼻青脸肿,却咬着牙说:“我要让全世界看看,我不是好欺负的!”

读《报任安书》,就像看一部跌宕起伏的励志大片。司马迁在信里列举了一堆古代名人,像周文王被关起来,写出了《周易》;孔子周游列国碰壁,作了《春秋》;屈原被流放,才有了《离骚》……他这是在给自己打气,也是在告诉任安:“你看,这些大佬都经历过挫折,我这点事儿算啥?”这就像我们失意的时候,总喜欢拿那些成功人士的经历来激励自己:“人家当年比我还惨,不也熬过来了嘛!”

信里还有一段特别有意思,司马迁吐槽自己每天在宫里忙得晕头转向,“早出晚归,没有一点自己的时间”。这是不是像极了现代的打工人,天天被工作追着跑,加班加到怀疑人生。他还说,自己虽然地位低,但也有自己的追求,不想随波逐流。在那个等级森严的社会,他能有这样的觉悟,真的很不容易。就好比现在,大家都在拼命追求功名利禄,能保持初心的人可不多。

读完《报任安书》,我对司马迁佩服得五体投地。他不仅是个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更是一个生活的强者。他用文字向我们证明,无论生活多艰难,只要心中有梦想,有信念,就一定能挺过去。下次当你觉得生活苦不堪言的时候,不妨翻开《报任安书》,和司马迁唠唠,说不定你会发现,自己那些烦恼,真的不算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