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读一本挺潮的书:《巨婴国》,里面说国人的心理发展水平普遍停留在婴儿时期,人是长大了,但心理却一直相当于婴儿,是谓巨婴,所组成的国度,亦称之为巨婴国。
套用书上的观点,六个月大的婴儿是没有他我之分的,他认为自己和母亲是一个整体,他想母亲干什么,母亲就会干什么,他觉得自己就是世界。六个月后,婴儿就会察觉到自己以外的“世界”,这个时候对他来说才有“我”的概念。这本书对我的启发很大,我认为:在产生“自我”意识后,怎样去认知,看待“自我”,对一个人今后的成长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自我认知包含两个部分,对自己自身的认知,和对自己周围环境的认知。认知可大概分为两种,正确的认知,和错误的认知。当一个人对自己周围的环境有着正确的认知时,那么他的表现用俗话说就是“懂事”,我们说一个小孩子懂事的时候,就是说他做着和他所处环境相适的事。以我自身为例,我的家庭是一个典型的工薪阶级家庭,爸妈勤勤耿耿把我和妹妹养大,财务上基本处于收支平衡,谈不上富裕,但也绝对饿不着,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我,从小就是别人眼中懂事的小孩,从不给家里添乱,一丝不苟地学习,几乎不怎么让父母操心。为什么这样长大?是因为我从小就对自己的家庭有着清晰地认识,我深刻地认识到我所处的的家庭就像一艘不能承受打击的小船,为了能让它继续航行下去,船上的每个人都必须做正确的事,谁都不能出意外,谁都不能惹麻烦,所以我从小按照父母划定的路线这一路走来,不敢越轨一步。其实,这种成长是好事吗?对于其所处环境来说也许是件好事,但对于其本人来说并不见得。人是一种有欲望的动物,这样长大的人注定从小就压抑着自己的欲望,对其心灵的成长并不见得好,更多的例子参见《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家三兄妹,路遥先生把这样的人刻画得入木三分。
有正确的认知,就有错误的认知。那么,对周围环境有着错误认识的人是怎样的呢?每年在苹果公司发布新产品的时候,网上都会流传着类似“女孩向农民工父亲要钱买新款Iphone”这种标题的帖子,以及前段时间刷爆简书的一条新闻:某神童认为他的父母配不上他。这样的人对其周围环境就有着极其错误甚至扭曲的认知,具体表现为总是做出错误的决定,在普通百姓家我们会说他任性,在富裕家庭嘛,一句“我爸是李刚”,足以说明一切。
对自己自身的认知是更进一步的自我认知。我相信大部分人能对周围环境有很好地认知,但能正确认知自身的人却少之又少,这似乎已经上升到了一个哲学问题,苏格拉底说过:人啊,认识你自己。
能正确认知自己的人往往是理智的,体现在能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并矢志不渝地向其奋斗,这种人也是快乐的,因为他有坚定且可以实现的目标,他能使自己保持忙碌,保持专注,对明天充满了希望。一个人若能清晰的认识自己,给自己一个合适的定位,进而确立适当的人生目标,接着就是持续不断的奋斗,最后往往都能拥有美丽成功的人生。晚清的国柱曾国藩就是一个这样的人。
那么,对自己自身的认知扭曲或错误的人又是怎样的呢?相反的,这类人往往不能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容易迷茫,随大流,他们无法正确地剖析自己,无法看清自己的天赋和缺陷。这样一来他们对自己的定位或高或低。《天龙八部》中的慕容复就是一个把目标设置得过高的人,他在刚出场的仪表不凡,风度翩翩,最后的结局却是狼狈不堪,疯疯癫癫。那对自己定位过低的呢?这一类人在我国的农村地区随处可见,他们的人生目标就是:像父辈那样活一遍。
那么,怎样才能有正确的自我认知呢?我认为很大一方面是先天决定的,就如性善论和性恶论,天生的,很难改变。当然,也可能后天稍加影响,比如父母老师的正确引导。或通过书籍探寻自己。
能正确自我认知的人,或早或晚,能迸发出惊人的能量,对自己和周围的人产生巨大的正面的影响,若他是寒门子弟,那么很大概率上他能打破阶级壁垒,向上游动。若是出身豪门,那么他的人生就会像开了挂一样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