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丘先生是个谜

日前收到«国学与传统文化»专题主编的邀稿函(当然,可能是群发的,但被主编惦记毕竟是好事嘛),一直有打算好好写点关于“营丘先生”的文字,也许这就是机缘——可以完成心愿,也交了一篇作业,算得上是件美事吧。感谢主编大人!!!

写这样的文字,最好是极安静环境,所以在几近深夜之时,将手机调了静音,且慢慢絮叨之。

夫营丘者,李成也。李成(919——967年),字咸熙,祖上本是唐代皇族宗室,居长安。然而至李成时,家道中落,已没了往时鲜华,李成居住地也不再是长安,自祖父辈开始便迁至山东营丘,他对家乡的山水极爱,曾作«营丘山水图»。

李成与关仝,范宽均为北方山水画高峰标杆,但是他画风清刚,淡雅,别树一帜。擅长表现山川地势与季节气候的丰富变化。李成“惜墨如金”,极少用大块浓墨。他的画在当时即有“林木为第一”的名气。其影响之大,在五代末及以后,也许仅其一人吧,后来的翟院深,燕文贵,许道宁,李宗成,郭熙,王诜等皆处于李成门下。存世作品有«读碑窠石图»,«寒林平野图»,«茂林远岫图»,«晴峦萧寺图»等。这几副作品除«晴峦萧寺图»外,均为平远寒林,且山石多为“卷云皴”。唯独«晴峦萧寺图»(现藏美国堪萨斯城纳尔逊美术馆)画中群峰兀立,瀑布飞泻而下,全图有远,中,近三层景致,三层景致又各有不同,近景乃坡石小桥,流水幽幽,行旅之人姿态各异,还有亭台水榭,茅舍,间杂其间的各种人物,虽是小景,却内容极丰富;中景为山丘之上,一座端庄素丽的寺塔楼阁,掩映在丛树环抱中;远景乃数个浓淡有序,高可耸天的山峰,其雄壮之势与李成画风区别甚大,更像出自关仝手笔。整幅图浓淡有致,眀晦清楚,令人叹服之余,却又神清气爽。

所以,营丘先生的谜就来了,这一副流传千余年的惊世骇俗之作,兼具李成清润之气与关仝雄浑之势。虽一直号称为李成所作,但很可能是后人托其名留下的不朽经典,再后来,却是我们世世代代临摹“李成”的代表作。

此为谜之一,其二,早在北宋后期,首创“米家山水”的米芾就有“无李论”,乃因彼时李成盛名广传(北宋即有“古今第一”之称),却真迹太少(北宋时即如此),而伪本却泛滥。而时代相差无几的范宽和关仝却并非如此,李成的画作(除已确定者)真假难辨,所以米芾做此言论也是有道理的。

谜之三,李成49岁即离世,如此年纪成为“百代标程”大师,其成就之高令人费解,范宽83岁离世,关仝离世时也有54岁(这只是大约数字),李成在世时间最短,却几乎成为影响中国山水画史成就最高的唯一一人(整个北宋基本以李成为宗师,而后人均以北宋为范本)。

谜之四,记得两年前在博库书城第一次仔细读古画,就是«晴峦萧寺图»,彼时,初拿画笔,有关山水画还是个站在门口向里探望的孩子,但初见即被征服——山峰清润不失刚硬;瀑布有力富含生机;人物生动而丰富;树木虽则萧然,却满含烟云滋润(广泛的说法此画为冬日山林,我却以为是初春景象,人物都是神韵飞扬,带着迎接春天的喜气),暗想——我画这样一幅也许要5到10年之后吧。断断没有想到两年后我已完整临摹,并且是我临摹的第一副大尺寸山水画,这也可算是一个意外巧合,乃至成谜吧。

絮絮叨叨了三个晚上才做完作业,暂且供大家一观之,若有错误或者不足,恳请指正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李成(公元 919年 -967年),字咸熙,北宋初年营丘(今山东淄博临淄)人,世称李营丘。擅画山水,师承荆浩、关仝...
    阳阳说画阅读 2,832评论 0 1
  • 《人物龙凤帛画》战国帛画,又称为《龙凤仕女图》,湖南省长沙市东南郊楚墓,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龙凤仕女图》是至20...
    艺术书画收藏阅读 2,969评论 0 2
  • 先前在使用zedboard的时候一切都是正常的,在最后一次的课上我发现板子无法连接的计算机,当usb连接完毕后,设...
    Miyanox阅读 1,408评论 0 0
  • 如果相爱隔尽山河 沉默杀死一切 当你走过傍晚的风 听到风里有诗歌吗 如我想轻抚你的脸 明天太阳照常升起吗 山谷和湖...
    侯晓之阅读 493评论 0 0
  • 今天学习了两种布局方式。一种是线性布局,另一种是相对布局。 线性布局: 相对布局: 相对布局 图标要选择对齐方式
    张新明Bubbles阅读 21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