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5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率中央代表团在乌鲁木齐出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从昔日闭塞边陲到今日开放前沿,从基础薄弱到百业兴旺,新疆各族儿女用团结奋斗书写了跨越式发展的壮丽篇章。今日新疆,在党的治疆方略指引下,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民生改善等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天山南北处处硕果累累。
固本强基筑通途,七十年发展动能结硕果。70年来,新疆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从“瓶颈制约”到“有力支撑”的历史性飞跃。曾几何时,“驴车汽车加颠簸”是出行的真实写照,全疆公路里程仅3000余公里。如今,23万公里的公路网、1.2万公里高速(一级)公路通达四方,所有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了硬化路和客车。世界最长高速公路隧道——天山胜利隧道的贯通,将天堑变为通途,乌尉高速的全线通车将进一步缩短南北疆的时空距离,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从“三直两交”特高压电网将清洁能源毫秒级东送,到现代水利工程滋养戈壁绿洲;从四通八达的航空网络连接世界,到高速信息网覆盖城乡……一系列重大工程构筑起现代化发展的坚实骨架。与此同时,新疆立足资源禀赋,服务国家战略,作为能源资源保障基地和优质农牧产品供给基地的地位日益凸显,粮食单产跃居全国第一,外送电量连续五年突破千亿千瓦时,为维护国家能源和粮食安全作出重要贡献。基础设施的跨越式发展,不仅重塑了新疆大地,更为高质量发展积蓄了磅礴动能。
用心用情暖民心,七十年民生改善结硕果。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新疆始终坚持将财政支出的70%以上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安居”方能“乐业”。从农村抗震安居工程到全面的农村安居工程建设,新疆累计建成273万户农村安居房,热合曼·阿不都热依木一家从土坯房到抗震安居房再到配套设施齐全新居的变迁,是千千万万新疆家庭住房条件改善的缩影。教育是民生之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超过99%,南疆四地州实现15年免费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持续提升,为新疆的长远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2012年实现大幅增长,老百姓的“钱袋子”越来越鼓。健康是幸福的基石。人均预期寿命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30岁提高到77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日益健全,为各族群众健康生活提供了有力保障。一项项惠民政策、一件件民生实事,如春风化雨,滋润心田,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凝心聚力促交融,七十年民族团结结硕果。新疆作为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家园,民族团结始终是这片土地的生命线。七十年来,各族干部群众如石榴籽般紧密相连,共同谱写团结奋斗、繁荣发展的动人篇章。“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持续深化,数百万干部与基层群众结对认亲,在走访互动中凝聚人心、增进情谊。从乌鲁木齐固原巷社区的“百家宴”到伊宁县的“村超”赛场,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的生动场景,已成为民族团结最真实的写照。文化认同是凝聚人心的深层力量。文化润疆工程扎实推进,使中华文化成为各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库车龟兹小巷中舞动的萨玛瓦尔舞吸引八方来客,各族青少年赴内地研学激发爱国热情,这些交流交融不断增进对中华文化的认同。19个援疆省市聚焦产业发展和就业促进,在对口支援中推动互利合作,促进情感共鸣与发展共谋。如今,民族团结之花在天山南北绚烂绽放,为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奠定了坚实基础。
七十年风雨兼程,七十年成就辉煌。回顾过去,新疆的巨变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新疆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新疆繁荣稳定的必由之路。展望未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疆各族儿女必将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锚定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必将开创一个更加团结和谐、更加繁荣富裕、更加文明进步、更加安居乐业、更加生态良好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