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哈里对心流的体验和定义:
你感觉自己完完全全在为这件事情本身而努力,就连自身也都因此显得很遥远。时光飞逝。你觉得自己的每一个动作、想法都如行云流水一般发生、发展。你觉得自己全神贯注,所有的能力被发挥到极致。
心流是一个人对某项有挑战性、有难度的活动完全投入的状态。这项活动可能是音乐、哲学、网球……但它一定是你所擅长的,并且你想持续挑战更高的难度来证明自己的能力。那么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心流是个体成长的动力;它也是一个家庭、一个社会发展的动力,家庭或国家向它的成员或人民提供参与建设性活动的机会,从而让他们拥有心流。
以上是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著作《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对心流的体验和定义,作者节选了几个有指导意义的观点:
1. 全力投入本身就是收获。印证了一直以来的一个观点:过程比结果更重要,但并不是说结果不重要,而是全身心投入了,便能以最坦然的心态接受任何结果。
2. 心流的产生基于个人能力与挑战难度的匹配。简单来说,向上挑战的时候心流才会产生,争取进阶的时候心流才会产生。
需要在挑战及技巧中,找到与个人能力水平和接受的任何难度相匹配的区域,才能达到心流通道。如果感到无聊,就提升挑战;如果感到焦虑,就提升技巧。
3. 从失序重归有序,用行为实现熵减。
熵是一个物理学概念,在热力学第二定律中用来描述和度量一个体系的混乱程度。
熵增,是从有序到无序的过程。而无论在物理世界还是精神世界,混乱是一种常态,一切本就是无序的;
熵减,是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这种有序的意识,即最优体验,也就是心流。
如果能找到事物让自己高度沉浸,为生活建立秩序,获得对生活的掌控感、笃定感、期待感,就是熵减的操作。
关于心流的概念,还有另一本著作《盗火》,它用了大量脑神经科学研究结论来解释心流现象。
《盗火》描述心流的过程:
1.大脑首先分泌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它们的作用是帮你集中注意力,提升认知敏感度。与此同时,它们开始关闭大脑对其他信息的感知。这项关闭工作很关键。
2.当心流继续深入,大脑会分泌内啡肽和花生四烯乙醇胺,它们的作用是减轻痛苦和压力,让人逐渐感到舒适。花生四烯乙醇胺具有建立大脑中信息遥远连接的能力,这就会带来创造性思考。
3.当你的心流进入极致,大脑会进入一种半睡眠状态,关闭了更多区域后,潜意识会占据主导地位。这时,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内啡肽、花生四烯乙醇胺开始协同作业,按照不同浓度和节奏分泌。
4.潜意识的信息接收处理能力是大脑日常的数倍(根据研究结果至少是5倍)。这时候大脑会分泌血清素和催产素,让人感到平和、幸福。人会体验到一种与世隔绝的高度宁静的幸福,同时感到处于磅礴的思考流动之中。
简单说就是,我们日常可能会体验深浅和质感不同的6种高兴,而心流让我们同时品尝到混合的6种高兴。
心流时间,是作者“五种时间”中的心流时间,但对于如何体验心流状态,对《心流》、《盗火》两本书的观点提炼非常到位,简单易懂分享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