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水老师«旧物时光»赏析会之我见

        每个人都有故乡,每个人都是从故乡的土地上开始人生的征程。不管是身居高位,还是乡间布衣,也不论你身在何方,毕生都有一个情结,无法让你释怀,那便是----故乡!

        人为什么要对故乡怀有无比深沉的爱恋?为什么总是怀念故乡里的人和事?以及那些旧日时光。中国人是有故乡情结的,比较发达的根系渊源更是维系一个人精神内核的支撑。越是较早的走出故乡的人,越会对故乡、对故乡里的一切生发出怀念和悲叹,及至无奈,越是会时常因一件旧事,一件旧物,感叹时光无情的流逝,越是会纠结于过去时光里的欢乐,或者伤悲。

        因了我们渐行渐远的身影,便余下身后,愈来愈模糊的故乡和慢慢消磨的记忆。

        野水老师就是这样一位,较早离开故乡的追梦人。在他的生命里,有拼搏的底气和能力,也有对精彩世界的感悟和认知,可是不管走了多远,生活的多么惬意,他内心始终忘不了的依然是故乡,那些伴随他成长的记忆,那些随时都会刺痛他神经的故人、故物、那些不经意间流逝的旧日时光。回味更像是一杯陈年的老酒,绵厚而甘醇。细咀总能勾起心底无限的怀念。

        8月3日早上一场喜雨,倾洒在久旱不雨的合阳上空,气温凉爽了许多,人们的心情也因为这一场雨而变得不在烦躁,更让我期许的是一场关于野水老师的«旧物时光»赏析见面会,就此拉开帷幕。各位老师不惜冒雨准时前来,恭候野水老师开始送真经、传真宝。

        我是第一次接触野水老师。当见到他的时候,说实在话,他的形象让我很难把他与文人和作家联系在一起。健硕的身板、方形大脸盘、一头银丝直向天刺、一件白色宽绰,带有祥云暗底花纹的唐装,这是剧情里武行的装扮。手捧«旧物时光»我都怀疑这书是这人写的吗?

        见面会开始了,赵晓罡主编对野水老师做了较为全面的介绍。“金水文学”品读野水老师«旧物时光»的条幅增强了见面会的气氛。野水老师首先开始了关于作品的介绍,创作时间、背景、人物、事件,写作的心态,尤其对书中“砍刀”、“蓑衣”、“吃肉记”等作品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解读,又对阅读与文化自信、爱好和自我认知、方向和精神结合、写作技法的运用,作品内涵的意义等……谈了自己的经验和想法。接着又从创作谈起素材的积累、创造的方向、个人的经历及因素,对创作的帮助和重要性,深入浅出的畅谈。严谨的学风思想,作为创作者必须具备的文化功底,和对文学的热爱及规范齐整的创作心态,从现场气氛来看,这是一场较为成功的赏析会,每一文友都能自觉地安心听讲并做着笔记,没有人随意走动,更没有窃窃私语交头接耳的现象。

        随着老师的讲谈,把现场所有人的思维带进了文学神圣的殿堂,品尝着文学盛宴的各种美味,感受文学带来的精神愉悦,也享受此刻更加美好的时光。对于文学爱好者来说,这是多么令人神往的快乐和幸福。

        人最大的幸福就是:在愉悦的心境中做自己喜欢的事,感受最快乐的曼妙时光!我想这句话适用于此刻每一个在场聆听的文友。

        在互动这个环节中,分别有几位文友就读书感受,对个别作品的品评,以及文中的闪光点和阅读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做了较为细致的研讨和提问,野水老师再一次就文友的阅读品评做了客观的肯定,对遇到的疑惑进行了解答。整个会场一片沸腾,探讨热烈发言提问,更是此起彼伏,把研讨活动的气氛推向了高潮。让我从中深深地感受到野水老师的个人魅力和学识修养,更感受了他在文友心目中的地位及影响力。

        这是一场成功的赏析和品鉴会,它带给我不仅是增长了见识、学到了知识、会晤了文学前辈、交流了文学观点、更进了文学功夫、增强了创作欲望。由此我将用更加积极的心态对待自己所喜爱的文学事业,希望今后能参加到更多这样的活动当中。感谢金水文学举办这次盛会,感谢野水老师的莅临指导。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