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篇内容为《天下没有陌生人》读书笔记。
首先,朋友是分种类的。
第一种 -- 情感型,诸如小/中/大学朋友;
第二种 -- 利益型,诸如同事。
其次,朋友是分能量级的。
高能量者与低能量者交往,高能量者付出资源,低能量者吸收并日后以其他方式报答回馈。这种友情,叫提携。
高能量者与低能量者交往,高能量者单方面付出资源,不求回报。这种友情,叫施予。
反之;
低能量者与高能量者交往,低能量者献出殷勤和关切,以期待从高能量者那里获得更稀缺的资源。这种友情,叫讨巧。
低能量者与高能量者交往,低能量者献出殷勤和关切,不求回报。这种友情,叫膜拜。
看不了长文的,请读图☞
看得下长文的,请阅读 ☞
一、收拾收拾,好交朋友
“啥?交朋友还得收拾?”
“那当然,你得从形象武装到脑袋呢!”
① 形象
这个社会,你给人的第一印象,夸张点说,可以决定有没有继续交往下去的必要了。
个人形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早已超出了衣着脚蹬名牌的范畴,甚至牵扯到你每一根发丝!
头发是飘柔还是油腻,发型是时尚还是保守,这些细节无不关系,都是他人判断我们的标准。我们不一定要请首席发型师给弄个千百元的头发,但如果你不是搞艺术的时尚先锋,请务必勤于修发。
这里的头发只是一个比喻,面净发理是最基本的要求。眼里藏着星星,脸上挂着微笑;衣服可以不是名牌,但要干净服帖;画个淡妆,至少涂个润唇;可以不涂指甲,但要修剪整齐得宜;喷个止汗,有条件的喷个香水。
个人形象如果做不到出众,普通也不失为选择,因为我们可以争取其他加分项!
② 言行
你的言行,要与你的外表看起来一致,甚至高于你的外表,这样你才能建立起一个完善的形象。
书中刘希平老师说,经营个人形象如同经营品牌,你看到LV,就会觉得它是奢侈的象征。为什么呢?因为除了这个牌子的东西很贵之外,你也会看到店里的服务人员无论是衣着还是谈吐动作都是很优雅的。
他又做了个比喻,如果今天一个真的LV包包放在巷子里的小摊上卖,听小贩吆三喝四,即使是真的你也不会认,不会买。
所以,你说的和你做的,跟你的外表看起来要一致甚至更高。就像外卖小哥亲自下厨炒菜,意不意外?惊不惊喜?就这样让人记住了!
③ 思维
你的思维,主动,主动,再主动,或许你们就有故事了。
人们总有个误区,认为主动是外向型人格的表现,而其实,主动真的与性格没有关系,而在于,你是否真心想认识一个人。比如你想认识李尚龙,当然要你主动出击去上他的课、加他的号,难不成等他来找你?
有些人不太会交际,这样的人去参加聚会或派对时,该怎么破冰呢?
刘希平老师告诉我们,首先要知道,这种人并不是少数,你是这个样子,别人可能也是这个样子。你会这样想,别人可能也会这样想,别人也希望有人能主动去跟他打交道。
今天之前跟对方不认识,最坏的结果就是你们以后永远都不认识,可是如果你今天可以勇敢地跨出第一步,那么你们相识的概率会有百分之八九十,说不定你们还会成为朋友。
线下线上其实都是这个道理。我加入一个写作群,群里总有一些人不说话,其中有一个原因是怕自己说了话冷场。
冷场又怎么了?没有人嘲笑你。但假如不是冷场、有人回应呢?原来只是说说话,但我们一番交流碰撞下来,说不定激发了灵感,拓宽了思维,岂不是大有收益!
所以说,我们主动点,说不定就有故事了;我们再主动点,说不定故事更精彩了。
二、准备准备,去交朋友
“准备好了,但是去哪交朋友呢?”
“工作,聚会,网络。”
① 公司
工作的地方谈朋友,会不会有点尴尬?
肯定地告诉你:不会。
你们能进到同一个公司,说明你们的能力、眼界、观念等是差不多的,就好比大学舍友,这是缘分,就能结缘。
所谓结缘,就是和他人建立融洽的关系,说白了就是好好交朋友。交朋友不必拘泥于时间和场合,广结善缘是一件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的事情。
作为一名职场新人,做事要靠谱,态度要认真,嘴巴甜一点儿,动作快一点儿,主动示好,这些都是很必要的,不是献媚,而是规矩,谁不喜欢这样的新人?有时前辈多指点一下,多关照一下,他们只是举手之劳,你却可以少走多少弯路了。
刘希平老师还说,到了一个新的工作环境,一定要知道谁是真正有影响力的人。
很多时候,我们无法跟老大搭上关系,因为亲近他的时候都带着很多的目的,相处起来很不自然,而与他周围的人相处就要容易得多,比如领导的秘书、老板的司机、明星经纪人。
这些人对老大也许不能够产生直接的影响,但他们或许可以给你指条明路,告诉你该如何与老大打交道,或者,至少他们不会阻碍你和老大交往。
② 聚会
工作之外的生活,不要老找跟自己一样的人,虽然这样沟通起来比较容易,但交朋友,要走出舒适圈,多接触和自己不同的人,这样才能让自己走得更远。
聚会可不止指吃个饭,它可以是报班学习,可以是gym健身,可以是组团出游,等等。人以群分,聚会可以说是靶向更明确、目标更精准的交友手段了。
遥想当年,蒙牛困局,牛根生半夜执笔,写下一篇名为《牛根生致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理事及长江商学院同学的一封信》的长文。此篇一出,他在读的长江商学院的各路好友,如俞敏洪、柳传志、傅成玉等纷纷慷慨解难,出手之大,令我辈小老百姓咂舌,所以有了“中国好同学”的揶揄。
也说说自己身边的例子,有同学是某著名饼店的售货员,爱健身,每每休息都去捣鼓健身器材。健身房里,他认识的人有各行各业的,其中不乏高层领导。同学倒不是要跳槽,而是在这八月十五、农历初一等特殊的日子,问问那些领导要给自己公司订购多少饼食。这里注意了,不是“要不要”,而是“要多少”!因为相同的爱好并走近各位公司领导,这位同学的业绩从来都是很闪亮的。
刘希平老师说,其实世界上哪有交不到的朋友?要么是你能力不够,要么就是你胆识不够。
我们或许不能入读长江商学院,够不着牛根生俞敏洪柳传志等大佬,但我们在寻常的读书会、运动场、旅游团,还是可以勇敢主动一点的!
还是那句话,主动一点,说不定我们就有故事了。
③ 网络
说到线上交友,这里要先讲一个理论——六度空间。
六度空间理论(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原是一个数学领域的猜想,后又发展到社会学领域,该理论指出,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中间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
是不是想想就兴奋了?
更令人兴奋的是,线上交友用不着一个中间人,你就可以和梦想中的大牛、明星、偶像等面对面。
现在的网络这么发达是少有人可以预料的,或许你今晚睡个觉,明天又是大不同了。而网络衍生的播放室、教室、各类平台,不仅让你接触到大人物,也汇聚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同志,真有“千里X缘一线牵”的感觉,只要有心,实在是交友一大利器。
三、用心用心,维护朋友
“怎么用心维护朋友呢?”
“这个就很有讲究啦。”
亲人关系是一种血缘关系,我们并没有太多的选择,更像是命中注定的偶遇与交集,是一种天择的产物。
但朋友关系则来自社会机制的选择,在个性或背景上有更多交集或互补的人会慢慢走到一起,这是自己选择的结果,更要好好珍惜。
友谊花不花心思,结果绝对是不同的。
① 赞美
中国人真的很含蓄,不像老外,不管和对方熟与不熟,都是一口一个“darling”“lovely”。我们别说陌生人了,有时候哪怕是对熟悉的人,都不愿意轻易开口去赞美人家。
与人交往是要将心比心,谁不爱听好话?谁不希望受肯定?真诚的赞美是拉近你与他人之间关系的最直接,最简单,最好的方法。
刘希平老师更是说,如果要挑毛病,哪个人没有呢?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都有毛病可挑,但是何必搞得别人不乐意,自己也不开心呢?
不如赞美,缩小缺点放大优点,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你越夸对方,对方就做得越好,甚至把他原来的缺点都掩盖住了。
② 碰面
打电话很方便,聊微信也很方便,但如果有条件,碰一碰面更好。
你们可以约一个悠闲的周末,好好聊上一个下午;也可以就一个工作日中午,大家抽空出来吃个午饭,哪怕是门口的沙县小吃,你们坐下来,彼此接触的不止是声音,还有表情动作,各种器官被充分调动起来,这种互动更加积极,体验更加深刻。
书里,刘老师还透露了一个技巧:
“我喜欢交新的朋友,也很喜欢跟老朋友在一起。如果今天我要跟朋友们一块儿吃个饭或者搞个party,我会叫一些老朋友来,也会找一些新朋友来,或者我知道哪个人是某些朋友可能会喜欢的人,就会带来让大家认识认识。我不单以个人喜好邀请朋友,更愿意做‘润滑剂’,投朋友所好。
我一直习惯去结交很多新的朋友,并且介绍原本没有交集的朋友互相认识。这些好朋友之间开始交往之后,他们其中的一些人就会成为知己。因为一直这样持续地分享与扩大朋友圈,慢慢地你就有了影响力,有了这些人脉,别人也会开始尊重你。”
③ 互助
我们都可以把自己的一些关系转化成对其他人的帮助,相应地,别人也会这样帮你。
很多事情都是互相的,而且不见得事事都要用钱解决。有时候对方可能地位比你高、比你有钱,但他遇到一些事的时候,处理起来却不如我们来得方便。
不要说自己提供不了什么帮助,一切只是你还没挖掘,想一想,流浪汉都可以是夏洛特办事的眼线呢。
还有一种情况:朋友请求帮忙而自己现在不能做。这种情况,你一定要给个理由,或者给些补偿,比如给他推荐能帮上忙的人。
有呼有应,如果不能回应朋友的呼唤,你们和陌生人又有什么区别?
要记住,你拒绝别人的同时,要告诉人家为什么,不能只是生硬地拒绝别人。不要以为关系铁,不好好打磨,铁生了锈照样折。如果只是硬生生拒绝别人的话,人家被拒绝一两次之后就不喜欢找你了,自讨没趣。
④ 诚实和信任
对于朋友,无论是自己诚实还是信任别人,从实际层面来讲,成本都是最低的。
当你撒一个谎的时候,就要用更多的谎言来弥补。通常情况下你可能都不记得你撒过什么谎了,因为你当时只是随口讲的,但是听者有心,你很难不露马脚。
如果有第三者正好讲出来,而你又特别不想让朋友知道,但无论如何对方讲的是事实,那你有什么可生气的呢?不要生气,你没有办法堵住传播者的口,要学会接受现实。
你要为你做过的任何事情负责。你可以做任何决定,但是你一定要对结果负责。
你做的时候就要想到,一旦这件事情被朋友知道的话,你应该怎么应对,而不是恼羞成怒或者指责第三者把你做的事情说了出去,这是不对的。
换个角度,如果我们是旁观者,不是当事人。有人爆料了朋友一件事,对于这件事我们有自己的思考,脑子可以动得勤点,嘴巴可要管住。
信任就是一把刀,朋友给了你,你就有两个选择,捅他,或者挺他。
很多时候,对别人造成伤害的,往往不是拳脚相加,而是乱飞的唾沫和刻薄的言语。
易中天说过一段话:
“当一件事情发生后,第一要先学会认账,即弄清事实。这是‘真伪判断’。
然后,才能讨论是对是错。这是‘是非判断’。
至于‘价值判断’和‘道德判断’,只能放在最后,甚至未必一定要有。
可惜中国人的思维习惯,往往是反着的。事情还没弄清楚,道德批判就先开始了。这样一来,谁还敢认错?”
⑤ 自我提升
积极的爱情是使人进步的,积极的友情亦如是。
我们都希望遇见贵人,遇见能辨识出自己的伯乐,但是你是千里马吗?在遇见贵人之前,自己得是自己的贵人;在遇见伯乐之前,你要先让自己变成千里马。这可以操之在我,不需要依靠任何背景,也不需要你是天才或有多了不起的才华。
记得以前语文课上分析《一面》,作者买书偶遇鲁迅。老师问我们,从作者与鲁迅的互动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什么?
同学回答的方向里,有一个是“鲁迅关心青年”。
老师补充,是“关心进步青年”。
“进步”二字,如雷贯耳,即使事过十五年,也使我对那堂课历历在目,换成今天的说法可以有“努力”“奋斗”“觉醒”“行动”等。
烂泥扶不上墙,你自己不展现一些可能性,谁能帮你呢?谁愿意帮你呢?
很多人依旧迷茫,不知道自己的定位是什么,不知道自己的兴趣和专长是什么,更不知道什么职业适合自己。
刘希平老师常对年轻人讲,你们要培养自己的兴趣和专长,培养到什么程度呢?要培养到别人有需要的时候第一个就会想到你!
“最怕一生碌碌无为,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
有些人早早就陷入了按部就班的生活,不喜欢接触新鲜的事物,不去学习新的东西,谈话内容都是视频推送或者社交媒体上的话题。这样的人生很可怕,因为他们没办法建立更扎实的个人思维与个人态度,人生才刚刚开始,就仿佛进入了暮年。
没有一个美丽的皮囊,难道还不赶紧锻铸一个有趣的灵魂吗?
能做朋友之间的高能量者当然是好;如果不行,也要势均力敌;如果真的不行,至少要让别人看到你的努力和改变。
千万不要,你拿朋友当朋友,朋友拿你当图像。
四、写在后面
《天下没有陌生人》属于实用类型书籍,阅读时间12天,整本书读下来还是很有收获的。作者刘希平,是万博宣伟中国区主席。
本来,我也不认识刘希平老师的,但是从书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很有魅力的人,哪个圈子没有他不认识的。
刘老师拥有资源又乐意分享资源,提携晚辈,整本书读下来,前半部分列举干货,后半部分像一个真正老师的叮嘱:道理我们都懂,但老师苦口婆心强调之后,印象更加深刻了。
以下是文中一些摘录,与大家分享☞
* 真正认真工作的人,是不会让你觉得他很辛苦的。每天告诉你他很辛苦的人,他只是想告诉你他很辛苦。
* 有些人会活在别人的闲言碎语里,有些人也会活在你的赞美肯定里。
* 你知道问题,就去解决问题,这就是最简单的方法。
* 当时觉得天大的事情,放在人生的长河中,不过是一时的事情,重要的是你学到了什么,而且是否吸取了教训。
* 所谓的一路平顺,不过是日积月累的结果。
* 有时候我们会想,有那么多人,为什么只有我要特别上心呢?其实不是要求你特别上心,而是你要对自己负责。
* 你以为等等也许会有好事发生,不会的,等待奇迹就跟去医院不挂号一样,你只是耽误时间,拖延病情。
* 就算别人对我如何不好,我也不会那样子对人家。因为对方无论有意或是无意,那都与我该有的表现无关,我要保持自己的风度。
* 你觉得一件事情重要,你就一定会找时间去做。
* 我们做的很多事情,比如阅读,写作,健身,短时间内都看不出效果,但是时间长了,是否有过积累就会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