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觉得从技术上欣赏艺术是一件很呆板的的事,有一种莫名的厌恶,总想从一种所谓的情感呀,意义呀这种其实很没有定论的当面去欣赏,这种欣赏方式当然也不是不好,但事实上这种看似高格的东西其实没有门槛。我现在才意识到我这种想法才是呆板和刻板印象的体现(对技术这个词的刻板),实际上从技术上去欣赏才是最基础同时门槛最高的事情
谈到历史著作的一个想法。闲聊时突然说到了罗新教授的《有所不为的反叛者》,我说到我现在读历史著作,要么是历史,要么是历史研究,但归根到底是读的如何治史:研究者如何对待这段历史,如何选择这段历史,有以什么样的格局和眼光、立场来看待这种历史,最后他想要传达怎么样的一种历史观。因此我突然想到的一个问题。以这样的想法为前提,我们所学的高中历史是怎么样的历史?(一个同学的回答:高中历史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阶级分析法的范例。对于这种历史观我曾经有所轻视,但历史观就只是历史观而已,存在就有有它存在的、形成的原因。重新阅读范文澜氏、吴晗氏、郭沫若氏的历史还是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