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过很多次武汉了,却没好好地逛过这座城市,网上流传着很多武汉的段子,真的逛了之后,有的会心一笑表示了然,有的却也和实际相距甚远。
路线
D1:①汉口站乘地铁至酒店,午饭后打车去黄鹤楼;②从黄鹤楼南门进西门出,步行至长江大桥,往回步行至户部巷;③从户部巷坐公交+地铁回酒店,吃晚饭。
D2:①打车去古德寺;②从古德寺坐公交去大智门火车站;③午饭后,大智门火车站步行至逛黎黄陂路,再步行至阅江台;④坐公交至崇仁路,逛汉江江滩;⑤打车回酒店,吃晚饭。
D3:昙华林。
黄鹤楼
黄鹤楼真的没啥好说的,名声响,所以还是去看了看,因为开始就知道是翻新的,而且还装了电梯什么的。其实现在的黄鹤楼景点是一个小公园,里面还有附属的其它小景点,在一座山上,早上5点起床又坐了5个小时的高铁,下午已经有点累了,景区里爬上爬下的,有点吃不消。不过整个景区不算太大,不用纠结从哪个门进哪个门出,最西边看过来是黄鹤楼的正面,可以看到匾额。冬季晚上7点关门,不着急的话,可以等到亮灯,拍个夜景再出去。
最惊喜的是白云阁里的书法和中国画,展出的都是以黄鹤楼为主题的,因为最近在上书法课,所以认真看了每副字,诵读的时候发现自己多认识了好多繁体字还有草书,确实地感觉到自己的进步,意外但是很开心。白云阁5点关门,所以5点10分左右,工作人员就开始赶人啦。
长江大桥和户部巷也不用多说,从黄鹤楼西门出来,可以走到长江大桥,在桥头休息喝水,一辆火车开过来,错过了拍下车头,有点遗憾。
古德寺
古德寺的建筑非常有特色,融合了多流派的佛教,里面是比丘尼。打车的时候给师傅说去古德寺,师傅表示不知道,说了育才美术高中才知道。网上都说古德寺很难找,这次去了发现现在很好找,因为一期拆迁工程已经完毕,工农兵路上已经有了一个大的门头,周边的围墙都刷成了黄色,所以更加醒目,可能就是知名度略低。
进寺庙有个请香费,分8元、15元、38元,请香了就可以进去。寺庙的院子在西边,早晨进去的时候还有点冷,里面非常清净,有种进去之后自然会静下来的感觉,小广场上的鸽子一点不怕人。有比丘尼在报刊栏作画,也有些义工在打扫卫生。参观的人也很少,三三两两,寺庙里面走路都能听见自己的脚步声,自然也有虔诚的佛教徒在拜佛。
大智门火车站
1903年建成启用,法国人设计,京汉铁路南方的终点站,曾经辉煌一时,现今汉口站样式就是仿建这座建筑。不过现在年久失修,里面一片狼藉,旁边是呼啸而过的轻轨,苍鹰已不雄劲,仿佛被历史远远地抛在后面了。
黎黄陂路
黎黄陂路有历史建筑群,非常值得一逛。
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凭身份证登记免费参观。
黎黄陂路历史建筑群,很多建筑现在有了新的用途,也有的可供入内参观。
黎黄陂路可以一路走到江边,看到阅江台,还有江滩大舞台,好多人在江边放风筝。没找到芦苇滩,看到一块泥地,以为已经收割了,回来再看网上图片,对不上,估计是没找到正确的位置。
汉江江滩
其实是个大公园,冬天都有这么多人晒太阳,夏天晚上肯定很多人来乘凉,绿化非常好。有人在跑步,还有打羽毛球的、钓鱼的。
最经典的520134这个石凳其实就在汉江江滩崇仁路闸口进门的右侧西边第一个,刚过闸口就被江对面的琴台剧院吸引了,登上台子看了会,赶紧开始向右找石凳,一路找了很多号码,直到石凳上没有号码了!于是往回走,想着是不是在进门的另一侧,结果在闸门的旁边看见了!都怪进来的时候太匆忙。不出意外一对情侣坐在凳子上,聊天、拍照,我就坐在最近的地方,默默地刷着手机,晒着夕阳,等他们离开,最后当然拍到了啊。
花絮
这次在武汉第一次坐了地铁、第一次坐了公交。武汉公交车司机生猛早有耳闻,可是在沿江大道上强烈颠簸和急刹,还是略微被吓到了。去大智门的公交车上,广播报站提前了一站,下车的时候发现不是目的地,赶紧又从后门蹦上去,哈哈哈。
在黄鹤楼里请一位大哥帮忙拍照,哪知道在长江大桥上又迎面撞见了,大哥还热情地给我看了他相机里的黄鹤楼夜景照,我连连称好。黄鹤楼里还遇到了一位黑人小哥,我俩目光相遇的时候对方还朝我致意,所以我和国际友人用微笑的方式又打了一个招呼,毕竟咱也代表中国人不是吗。
和出租车司机聊天是件愉快的事情,所谓屁股决定脑袋,我们一起批评了电瓶车不该乱窜,真的很危险。司机说每一个吃外卖的人应该都要含着泪,因为外卖小哥是冒着生命危险送餐的。
现在出门在外有了手机导航,似乎需要和人交流的地方越来越少了,自拍杆的存在连请路人拍照都成了非必要,时代的进步也慢慢磨掉了以往旅途中的意外和麻烦,却也少了很多乐趣呢。
又及,20170201春节后又路过武汉,小半天的时间匆匆去了昙华林小逛。多地下雪,孰知出了地铁站,武汉竟飘起了小雨,背了相机,却没带伞。冬天的雨中漫步并不是一件多么浪漫的事,只有被淋成落汤鸡。相机掏不出,手机又快没电,雨越下越大,好多店没开门,游客也是稀少,所以没有什么心情好好逛。只是匆匆沿街走了一圈,向北走完昙华林路却是一个小的农贸市场,买了荸荠,特别甜,尽管价格略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