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参加王文丽老师(一个8岁女孩儿多多的妈妈)的妈妈读书会,并且关注她的个人微信后,我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她经常在朋友圈里分享女儿多多和她的日常聊天内容,有时是在上学放学的路上,有时是在公园里,有时是在家里,有时是在交通工具上。

仔细和反复看多多和妈妈的聊天对话记录后,我认真总结了一下母女两个的聊天特点,并且在我和儿子的生活中积极运用,获益匪浅。
特点一:妈妈对多多充满好奇心
特点二:提问时不预设答案、不挖坑
特点三:不给多多贴标签(评判)
特点四:承认自己的不足
特点五:无论谈话结果如何,鼓励多多的见解
以前,我和儿子聊天是这样的:
(1)“老妈,今天我们班……”儿子叙述学校发生的一件事情。我的回复基本上就是这样的“哦!”、“好!”、“知道了!”、“去做作业吧!”……
现在改为:
“哦,你们班……”把儿子叙述的事情大致重复一遍,然后问:“你怎么看?”儿子会很乐意表达他的观点,我也有机会知道儿子的真实想法。
(运用了特点一)
(2)“越越,有这么一件事情......”我跟儿子讲一件事,然后问他怎么看?儿子会表达自己的观点。我因为心里已经有了自以为是的答案,听见不同的观点后,就会说:“你的观点不对,正确的观点是这样的......”然后,儿子就很无语,不想跟我说话了。
现在改为:
儿子表达自己的观点后,我感到很惊喜,“居然可以这么看?有意思,我都没有想到欸。谢谢你,我又涨了姿势!”儿子的脸上就会露出开心的笑。
(运用了特点二、特点四、特点五)
(3)“越越,帮妈妈做......”我让儿子帮忙做事情的时候,儿子有时候会很乐意,有时候就不愿意。当他不愿意的时候 ,我就会心生委屈和埋怨:“妈妈这么辛苦,你就不能体谅一下我吗?你叫我帮忙的时候,我都很积极的呢!”儿子会很不爽:“我想帮就帮,不想帮,你不能强迫我!”
现在改为:
当儿子表示不愿意帮我忙的时候,我说:“哦,好吧。”
(运用特点三,不给儿子贴上“不体贴妈妈”的标签,心中就没有委屈和抱怨。)
儿子说:“老妈,你现在越来越会聊天啦!”从多多和妈妈的聊天中学会了怎么跟儿子聊天,并且得到儿子的认可,我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