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月读《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很受触动。书里提出一个观点:“人类的一切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 想想很真实,那如何破解烦恼呢?
现代心理学之父阿德勒认为:人和人之间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无法分清楚哪些是自己的课题,哪些是别人的课题?
所谓“课题”就是指某件事情或者问题的责任归属于谁,就是谁的课题。
课题分离就是要分清楚,哪些是自己的事情,哪些是别人的事情,我们只需要对自己的事情负责。
人生有三大课题及对应的关系:分别是工作课题(同事关系),交友课题(朋友关系)和爱的课题(亲密关系,亲子关系)
一切的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干涉。
只要学会课题分离,那么人际关系就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如何课题分离呢?先要学会辨别课题。
第一:要先辨别这件事是谁的课题?
很简单,就是最终所带来的结果是由谁来承担就是谁的课题。
举个例子:如果你现在是学生,你要上什么大学,未来要做什么工作,选择什么样的对象都是你的课题,父母可以给你参考,但不能决定你的课题。
第2:不要干涉别人的课题。
父母干涉孩子的人生规划,对其指手划脚,有时候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目的,为了面子和虚荣或者是自己的控制欲。
苦恼与孩子之间关系的父母往往认为孩子就是我的人生,他们把孩子的课题看错了,是自己的。
我们总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也是因为我们想要在别人心中时刻保持良好的形象。然而别人怎么看待你,完全是别人的课题,是别人的主观想法,如果我们一味寻求别人的认可,那么就很容易会活在别人的人生中。
3.拒绝被别人干涉课题
如果父母总是对你很管控,干涉你的课题怎么办?
首先和他们好好沟通,请求他们尊重你,给你选择和做决定的自由,告诉他们,你希望自己可以掌控人生。
其次,做好课题分离,父母怎么说怎么做都是他们的事,想通了这一点,你仍然可以按照自己内心的想法去做。
最后就是要尽早实现,经济独立和人格独立,减少对父母的依赖,成长为一个独立的人。很多时候父母想干涉你,可能只是觉得你不够成熟,如果你足够的强大和成熟,可以反过来帮助保护他们,他们也自然会减少对你的干涉。
总结一句话,课题分离就是需要设立边界,既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
课题分离会让我们与外界有明显的边界,既照顾好自己,也尊重他人,既要承担责任,也要学会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