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的故事中,唐僧师徒四人,历经千辛万苦,路遇无数妖魔鬼怪,唯独只有“途径女儿国”,是最有爱,最让人回味无穷的一段,只有在那一瞬间,会让你感到东土而来的高僧,也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遇到了貌美痴心的女王,一样会紧张、会动心。
5个版本的女王,都在诉说着女儿情最真
从86版的《西游记》“趣经女儿国”那一句含情脉脉的“御弟哥哥”开始,端庄典雅的女王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风流韵致表现得淋漓尽致的朱琳,满足了当时我对美女的所有想象。此后,4个版本的女儿国女王,浙江卫视版《西游记》,女儿国国王由王力可饰演,长相偏欧式,带有异国风情的女王,少了温柔多情,多了一份霸气。张纪中版的《西游记》,舒畅给人的感觉更像一个小公举,她的善良和痴情,让人很心疼。要说在颜值上可以和朱琳媲美的,还要是TVB《齐天大圣孙悟空》中的胡静,五官和气质如同古画中走出来的仕女,有一种凛然不可侵犯的气质。最近,赵丽颖版的《西游记女儿国》正在各大影城上映,票房和豆瓣评分都是强差人意,被认为是最不符合《西游记》女王气质的演员,虽然,她很漂亮。无论评价如何,这几个版本的女王,通过不同的造型、神态和语言给我们诉说着,人世间还是我女儿情最真。
在唐僧师徒四人来到西凉女国之前,这里一直以成年女子饮河中水来绵延后代,当女王看到唐僧,这个英俊、儒雅、智慧、得体又有着唐王朝背景的高僧,有了想和他结为秦晋之好的想法,对女王而言,如果与唐僧相配,可以,生子生孙,永传帝业。因此,语言举止处处流露风情,在同游御花园的时候,才会悄悄问圣僧,女儿美不美,才会感叹,为什么时间还有我们这样的男女?渴望与唐僧鸳鸯双栖蝶双飞,愿今生常相随。
女儿国的情意,孙悟空对唐僧的试探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是唐僧受的第一个徒弟,是最聪明的一个,是能力最强的一个,也是最不听话的一个。 若没有头上的那个“箍”,恐怕唐僧是hold不住孙悟空的,而孙悟空对唐僧以一顶花帽子,骗他戴上的这个东西,一直是心怀不满的。 于是,虽然,取经的一路上,斩妖除魔,心意相通,但是,却从未忘记和这个头上的东西计较。
于是,在女儿国,对着貌美又有财富,权利的女王,愿意和唐僧长相厮守,孙悟空明白这对师傅而言,诱惑是极大的,如果唐僧留下陪女王,那么他们就不用千里迢迢取经,没有了取经之路,自然,他头上的金箍也就没有意义了。同时,在孙悟空的心中,多少对这个凡人胎的和尚,取经的坚定之心是质疑的,路途的艰险,是他这样一个“大闹天空”的美猴王都有时头疼的事情,何况是一个僧人,如果,这个时候,你选择安逸,那么正好,大家都自由了。同时,也可以给那些支持你去取经的人看一看,你们觉得我老孙不安分,觉得我应该和这样的人学一学,可是,对着美色和财富,这个和尚动心了,你们这次没有话说了吧。
可以说,孙悟空尊唐僧师傅,是层层深化而来的,首先,你救出了在山下压了500年的猴子,所以,感激你让我重获自由,叫你一声师傅。其次,陪你一路取经,也是展示我孙悟空能力的过程,保你一个凡人到达目的地,名义是师徒。第三,唐僧的如铁一样的意志,披星戴月,食风饮露,苦海无边甘承受,人生贵在有追求。这样的精神,让这个从来都不受拘束的猴子,在精神上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唐僧的信念,给了孙悟空信心,遇到困难不胆怯,唐僧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孙悟空,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是这种力量,真真正正的收服这个顽猴的心,从心底尊敬这位师傅。
若要你托国之富,大唐风采成为记忆
见过大唐盛世的唐僧,当时繁荣的长安城,其实,是一个西凉女国无法比拟的,对着女王的痴心,托国之富,唐僧是动心,动心的不是女王的权利和富有,这些,在大唐,朝见唐王的时候,唐僧是有见识的,大家应该会注意到,唐僧的那件袈裟,就是无价之宝,还有他化缘用的家伙,是大唐皇帝赐仍紫金钵盂,也是价值很高的物件。
因此,让唐僧动心的是女王的真情,面对女王真爱勇敢表白,唐僧眼神闪烁,扭头沉思,是一种欲拒还迎的感觉。大家也许还记得,蝎子精掳走唐僧,也要和他结成百年只好,唐僧当时就拒绝了,蝎子精不服气,觉得自己相貌不输女王,唐僧是怎么回答的,你是妖,女王是人。可见,唐僧对着人,是有七情六欲的。
然而,唐僧心里也明白,唐王给你荣耀,赐你唐姓,是你要担负的责任。 唐僧的责任是整个大唐的幸福,人民的福祉,长生不老,所以,唐王才会认他为御弟,而这份使命,不是随便到什么国家,结了秦晋之好可以相比较的。 唐王赋予唐僧的使命,不是儿女情长可以代替的,这一点,唐僧是明白的。因为,临行的时候,唐王从地上撵起一小撮土,放在唐僧的酒杯中,说了一句这样的话,“宁恋故乡一捧土,莫要他国万两金。” 女王只知道唐僧是御弟,却不知道,这个御弟来的原因,和他肩上担负的责任。而唐僧也明白,一旦留在女儿国,便没有了御弟这个身份。日后,大唐荣耀只能成为回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