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和伙伴聊天,共同发出感慨,把初中这一轮课程走下来,那就是创造了自己生命中最大的奇迹!是啊,想想2016年9月到10月,刚刚开始初中课程的那段适应期,各种漏洞,各种不堪,几乎处于崩溃的边缘。看看现在,能够走在一条方向正确的课程之路上,也是历经许多艰险才归于正途的。回想这一年,似乎走得没什么惊险,只是三百多个平凡的日子就这么走过来。只有与一年前的自己相比,才会发现,原来我也走了那么远!
2017,除了修炼、成长以外,再无其他主题。
春夏季的新突破
在2017春夏学期的课程总结ppt里,我批注了只言片语,约略记上几笔:
主要的突破:①注重操作、绘图等动作经验的积累,观念建构历程走得比较扎实。“感觉良好”的课比例大大提升,整体上新课的“课堂对话”感觉比较好,练习课、复习课的感觉还不够好;思维脑图有提高,从客观知识的梳理到观念建构历程的回顾和展望。
②更多的孩子能够独立完成挑战单,享受“探索”的感觉了。学生成长档案方面有很大突破,作业夹、作品展相结合,激励学生。孩子们的思维整体都有明显的提升,成就感也更强。基础偏弱的孩子多数能够比较努力地跟着课程往前走,对优秀群体的激励和引领还不够,达不到“不设上限”。
③分层练习和过关能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效果较好,应该成为努力的方向,但是对习题的分层研究还不够。
接下来努力的方向:
①攻克练习课、复习课、试卷讲评课这一类课型,找到更好的感觉。
②题目研究,落实分层练习过关和编题、讲题。
③对优秀学生不设上限,提供更好的方向性的引导和激励。
④师生关系方面,修炼,对特别学生的心态,激励学生方面要更加敏感。
⑤找到更好的节奏,效率&诗与歌与酒。
秋冬季的喜乐与苦痛
找准认知冲突点的课堂对话与高效的练习
这学期,我们更加重视基础过关,针对新课内容,在下课前用几分钟完成一张过关单,用于检验这节课的学习效果。这对于我们及时了解学生的观念建构情况非常有用。
但是,困惑也随之而来。遭遇了课堂对话效率不高,过关情况不理想的问题,而且纠错过程耗时费力。甚至一度有种陷入机械训练的感觉,警惕啊!
说来惭愧,在这学期之前,我一直不太会高效地落实一个教学目标,甚至有时候在一个教学难点上翻来覆去好几遍,仍然不能解决问题——会的依然会,不会的还是不会。问题出在哪儿呢?
根本原因是对学生的认知冲突把握不准,课堂对话就不能在最关键的点上聚焦,导致效率低下;其次,首次学习一类新问题时,基本的模型也不甚清晰。
这学期在平时的听课和针对课堂对话的教研中,我对这个问题有了很多新的领悟。说到这里,不得不提,真要感谢郭老师带给我的启发!她在初二上了一节练习课,后来我又去听她期中测试后的总结课、练习课,以及连续三节针对课堂对话的教研课,每一次听课都有颇多收获,经常能够学到一些新东西,并且马上就能用到自己的教学中。最大的收获就是抓住认知冲突点引发课堂对话。
比如,我提出问题后,示意孩子们不要说出答案,而是举手示意自己明白了。然后点一名同学说出自己的想法,再向大家核实,是否表达了他们的意思。如果有不同意见,就相互争辩一番,或者请一方以“提问”的方式让另一方明白问题所在。在这样的对话中,我可以比较清楚地从整体上了解孩子们的状态,做到心中有底,而且,一些平时课堂表现并不很主动的孩子也被调动起来。加上我的大肆鼓励(一方面是鼓励,一方面是清晰的规则),更多的孩子愿意打开自己,把真实的想法表达出来,而不会顾忌于因答错了招致非议。因为我们已经达成共识,每个人的观点都是我们学习的资源!
记得那段时间,我心教室的孩子们称星期四是他们超爽的数学happy日,因为这一天有两节数学课,下午的自习时间也是数学,再加上晚自习,相当于一共有四节数学课。
有一次我们讨论练习册上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实际应用问题,其中的配套问题、打折问题都很有难度。涨价问题中,等量关系到底是什么?平时课上很少发言的浩发表了观点,真是太让人惊喜了!他认为现价×(1-涨价率)=原价,这个等量关系是否成立呢?有的同学赞成,有的同学反对,一石激起千层浪,全班同学对此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最终达成共识:涨价率是在原价的基础上涨价,关系式应该是“原价×(1+涨价率)=现价”,根据乘除互逆,或者等式的基本性质,关系式可以变形为“原价=现价÷(1+涨价率)”。真要感谢浩啊,说出了这么有价值的想法!配套问题中,一个衣身配两个衣袖,这是一个隐含的关系,起初,大部分孩子并没有发现,讨论中,是哪个机灵鬼道破了天机?对啦,是博!那么,关系式应该是什么呢?“衣身数=衣袖数×2”,还是“衣袖数=衣身数×2”?一部分孩子很快想明白了,还有一部分孩子的眼神透露出不解。没关系,来,洋以提问的方式与丞对话……当丞终于恍然大悟的时候,把自己逗得笑了。这时候,鑫还在纳闷,于是我们又故技重施,再来一轮提问式的对话,结果鑫也笑起来。似乎是很清楚的等量关系,刚才却不知为啥卡了壳,怎么也想不通,多神奇,多有趣!像这样充满了思维火花的课堂,再多也不嫌多呀!
在几次实战之后,终于找到一种比较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型:在充分展开对话的基础上,必要的例题板演、及时练习(学生板演)和纠错、针对典型问题的再对话、再练习。一般的问题如此过上两轮基本都能过关了。遇到难啃的硬骨头,或者因为对话不充分而导致的一个问题长时间不能被解决,就要通过专门的练习课加以突破。
比如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代数解法上,先后学习了代入消元法、加减消元法,可是随后的练习中我们发现,很多孩子面对任何题目都倾向于用代入消元法,很少甚至从来不用加减消元法,哪怕用加减消元法可以非常简洁地解决问题。为什么会这样呢?
一方面,代入消元法在先,先入为主,用得更熟练、更顺手;另一方面,加减消元法需要综合考虑方程组中两个未知数项的系数,对数感要求稍高,思维量稍大。在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时候,这个问题已经凸显出来,不过孩子们并不会感到这有什么大问题。但是到了解三元一次方程组的时候可就不一样了,解法不恰当可能会绕很多的弯路,而选择了合适的解法,则非常简洁。
于是,我想了个办法,要求孩子们用指定的方法解方程组。同一个方程组,我可能会要求孩子用两三种不同的方法來解,比如“用代入消元法,先消去x”,“用加减消元法,先消去y”,等等。在一题多解的基础上,孩子们自然会发现,不同的解法,繁简程度大不同。那么,哪种解法更简洁?过程中有哪些关键点?如何避免出错?这样一系列讨论之后,再进行复练、专题过关,问题就基本解决了。
要提醒自己的是:所谓“模型”其实并无意义,它只不过是一个流程而已。真正的核心仍然是找准认知冲突点,展开有效的课堂对话,化解认知冲突。在此基础上才能谈有效的练习。否则,立刻滑向机械重复训练,把孩子导向“模仿”而不是“思考”。
超越所谓的“解题格式”,抛弃可恶的“由题可知”
是的,无论是课堂对话还是练习,都要将孩子们导向“思考”,而不能是机械地“模仿”。这个问题也曾经非常地触目。
学习绝对值以后,我们就时常遭遇“非负性”的问题,比如a的绝对值加b的绝对值等于0,那么a,b分别等于几?后来学习了平方运算、二次根式,这样的题目就可以变换更多花样了,但是原理是一致的——绝对值、二次幂、算术平方根以及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放数都具有“非负性”,几个非负数相加等于0,那么这几个非负数必然都等于0.通常这类问题是作为选择、填空题出现的,当发现这类题目的掌握情况总是不理想的时候,我有意识地把它作为解答题,让孩子们写出解答思路和过程。结果很多孩子以“由题可知”四个字一笔带过,真正的道理是什么,还是没体现出来。逼得我没辙,那就再出一招——直接以填空的方式追问其中的道理。这下可好,哪些孩子思路是清楚的,哪些孩子只是在模仿着“套路”解题,一目了然!从那开始,我对“由题可知”四个字真是深恶痛绝!太害人了!
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一次函数的再认识”的时候,要学习待定系数法,传统上的解题格式又是一句“由题可知”将原理全部略过。这次我要彻底抛弃这可恶的“由题可知”了!
首先,我在前面的课上已经做了足够的铺垫,关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与对应图象上点的坐标,每个孩子都非常清楚它们的关系。于是,当题目只给出了一次函数图象上两个点的坐标,求该函数解析式时,孩子们很顺利地想到,可以设一次函数解析式为,再把函数图象上两个点的坐标代入该解析式,联系方程组,就可以解出k,b的值,也就求出了一次函数解析式。追问:为什么可以这样代入呢?“因为这两个点在一次函数图象上啊!所以这两个点的坐标就是这个方程的解啊!”没错,原理就在这里。于是我们约定,凡是这种情况,都要清晰地说明:因为某点在某函数图象上,所以该点的坐标是某方程的解,然后再代入,求解。后来的练习中,一直不断地落实这个代入的理由,所以这样的问题过关情况非常好!在更为复杂的问题上,比如涉及多条直线的问题、动点问题等,只要孩子们清晰地把握以上方法,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就不会太难。
不断调整的卓越计划
对优秀群体的培养,我们先后尝试了很多方式,包括讲题、论文、挑战进阶、编题、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其他同学……
学习无理数的时候,由课堂讨论自然引出了一系列相关的问题,包括:无理数到底是什么样的数?立方根能参与加、减、乘、除、乘方运算吗?无理数还能再开方吗?等于2的几次方?等于2的几次方?-1次根号2存在吗?是什么意思?等等有趣的问题。于是,国庆假期里,孩子们各自写起小论文来,其中有一批优秀的作品脱颖而出。
这么好的作品,我们以什么方式分享、交流呢?我忽然有了一个很高大上的主意——论文答辩会。
对,就这么办!我邀请王校长和数学组的老师们作为嘉宾,对每个孩子的论文进行点评和指导。其实这也是我的一点点私心,因为孩子们抵达这里之后,我真的不知道还可以怎样引导了,那就请高人指点吧!
我们的答辩会选在教研室进行,到场的孩子们都自然而然地进入一种很朴素而隆重的“场”中,静待答辩开始。
一帆、虹宇、澹台、宇欣、亚迪、舜鑫、琳力、阿史依次上场,讲述他们的探索和发现,有的不谋而合,有的相互补充,每个孩子都闪亮亮的!然后王校长给予指点,真是一场数学盛宴!
这闪亮背后,是国庆假期里每个人独立的探索,我们通过QQ深入的探讨,以及答辩会前精心的准备,他们不仅自己反复推敲,还和伙伴互相试讲,甚至连时间都计得很精准。So,这是一批数学的铁杆儿粉丝野蛮生长的故事。
随后,我们的第一本论文集横空出世了!
收获颇丰的超越行动
从暑假8月份开始,我带着一部分基础偏弱的孩子提前补,开学后利用每周五放学后的一个小时持续地提前补。因为我们有着共同的目标——超越自己,所以我们这个小组就叫“超越小组”。这些孩子在慢慢找到良好的感觉,每个孩子都在变化,其中变化最大的当属海鹏了。
当然,海鹏的变化不是我功劳,从暑期夏令营开始,他在杨老师的团队里通过游戏、运动、刻意训练,已经积累了很多良好的感觉。在我的数学超越小组里,他遭遇过很多困难,甚至我们两人都曾经因为困难重重而急躁,不过海鹏的生命力量太强,他没有止步不前,反而爆发出令人难以置信的力量。不记得多少个晚自习,他面对一知半解或者完全不懂的问题,穷追不舍,不弄明白不罢休。这样持续了挺长时间,但是,单元测试成绩并没有如他所期望的那样马上就提高一大截,仍然让他非常并不满意。
说实话,那时候我有点担心,海鹏会不会因此而放弃努力?事实证明,海鹏的生命力量真是强大,他依旧刨根问底,不仅找老师,也跟同学一起讨论,还多次主动要求给自己增加额外的练习。
当这着一切努力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庆典就来了。挑战单上的问题不再一大片不会,他经常兴奋地告诉我,哪些题目他自己就会做了,随之而来的是测试成绩大幅提升,以及自信心的显著增长。期中测试后,他写下了一段很真诚的话,不过,海鹏依然不习惯在公开场合袒露自己内心的感受,所以也没有和大家分享过。
希望海鹏继续书写自己的传奇,并且在某一天,由你自己把这个故事讲出来!
每一个孩子,都在变得更好——羽、赫、博、政、浩、丰、睿、心、轩、钰、威、乐、凡……
我的n岁生日,就在这许多的喜乐中度过,倘若每年都可以这样重生,那该是一件多幸福的事啊!
伴随着修炼的苦与痛
但是,其实,还有许许多多的苦与痛,在它们被“空”掉之前,我仍将学着与它们为伴。
修炼途中,总有一些问题在反复,那些深深植入生命中的难以改写的应对模式,那种陷入低谷时灰暗了全世界的感觉。也好,就把内心最隐秘的一隅留给它们吧,毕竟,它们不是敌人,是财富,是营养,如淤泥之于莲花。
我总是需要花更多的精力去处理自身的内在,总是需要在重要的事情上反复琢磨,因此也总是处于慢节奏中。
接纳如此的自己,修炼中的苦痛本身不再苦痛,也许是修炼的最高境界!
“当我敞开自己,去拥抱世界的时候,我发现,世界也会拥抱我。
当我敞开自己去和孩子们讨论的时候,我发现,他们也很真诚。
经由孩子们的发展,我意义和价值才能显现,所以,我们一起去创造奇迹!”
——《重新擦亮一颗星》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