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起国庆假期旅游,朋友向我吐槽,她的土耳其旅行泡汤了,原因是她和发小的女朋友闹掰了。
本来计划四人一起的土耳其旅行,她带上男友,发小带着女友一起。
朋友计划报个八日七晚的小团,想着土耳其太大,跟团游省心方便。电子签刚下来,大家就在群里商量着交钱,发小的女朋友一直不说话,冷不丁在群里冒出一句:“跟团游好low啊,大妈才跟团吧。”
一句“跟团游好low”,让朋友突然炸毛,在群里吵了几句,土耳其游也就一拍两散。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旅行也有阶级之分;跟团游就是不够高级,去景点拍照打卡就不够local;如果是穷游,可能一不小心就站在了旅行鄙视链的底端,一群人指手画脚,没钱还出来玩啥?
让人不禁想问一句,当代年轻人还有没有“旅行自由”了?
1
无处不在的旅行圈鄙视链
几年前,穷游成为了一种热门的旅行方式。“骑行”“搭车”“打工换宿”,还没“热”多久,大家一提到“穷游”,口气中尽是鄙夷。
无意中在知乎上看过一个问答:准备了一千多块钱从成都穷游云南7天,搭便车会不会遭人嫌弃?
有人说“真穷就别游了”,有人说“穷游就是没钱的人硬装逼”,
还有人说“听我的,买个kindle,在家看七天书,绝对比在外面浪荡七天强”。
关于穷游,我曾经看过一个网友的回答:
我觉得人生在世,对于我来讲,不管有没有钱,我都想去见识这个世界更多的地方,只不过没钱的时候需要更努力、更辛苦一些罢了。
而这点辛苦,好像也还能接受。
除了不怀好意地抨击“穷游”,旅行的鄙视链枝繁叶茂。
喜欢打卡拍照,就被吐槽:“跟风打卡有什么好玩的,本地人根本不去。”
如果你什么都不做,又会有人说“兵马俑你去了吗?”“回民街你都没去”“羊肉泡馍你在西安都没吃,那你去干嘛?”
旅行本来就是一件私人的事,有人选择穷游,有人喜欢拍照打卡,有人就喜欢去别人活腻的地方躺着,什么也不干,这其中又有什么高低优劣之分呢?
2
从方式到目的地,
优越感在旅行上淋漓尽致
旅行方式被鄙视,旅行时去的国家与城市也逃不出鄙视链。就像两地本身相距的公里数,有着不可逾越的海峡,欧美发达国家瞧不起新马泰,国内坐飞机旅行的人瞧不起坐火车大巴就能到的地方。
无论你去哪里,总有人在背后小声议论“这种地方,我才不去”。
今年五一,公司新来的实习生和闺蜜一起去了越南。
看着她在朋友圈晒图,铺满牛肉的火车头河粉配椰子水,春卷里的虾仁若隐若现,馋得我默默记下了定位里的店名,和同事讨论起越南旅行。
“啊,越南我才不去,那个地方很乱的,一个东南亚国家有什么好去的。”同事打断了我的提议。
我刚想解释,她又补了一句:“你是看那谁去了越南吧,一天发五条朋友圈,还带定位,整个公司都知道她出国了,要我去越南,都不意思发定位呢。”
整个氛围弥漫着她无处安放的优越感,我把话吞回了肚子里,无奈地继续工作。
《奥修著作》里有句话:“优越感只不过是自卑感以倒立的姿态走路。”
那些看不起去东南亚的人,或许只把旅行当成了名利虚荣的展示台,不在乎去了哪里,重要的是高不高级。
3
旅行本没有标准答案
无论你以哪一种方式,去了哪个地方,会judge你的人永远不会闲着,我们能做的是就是翻个白眼,在旅行的路上,继续以自己的方式走着。
生活中的不同被刻意区分成等级,旅行的意义就是去感受和包容这些奇妙的不同。
很早以前看过一部台湾电影《练习曲》。
即将大学毕业的阿明,背着一把吉他,骑上了自己的单车,以高雄为起点,开始环岛旅行。
在路上,他遇见了涂鸦少年,两人在桥底聊天,他告诉阿明:“有时候玩涂鸦希望被人理解,但被理解有点逊,人都是这样矛盾的,但无论如何还是要继续做喜欢的事。”
在花莲,他遇见了一位立陶宛模特,阿明第一次知道,立陶宛原来没有山。
旅行路上形形色色,他看见一群下岗女工坐车去抗议,虽然不一定有结果,司机却告诉他有希望总比没有希望好。
歌德曾在《致卡罗琳·冯·赫尔德》里说:人之所以爱旅行,不是为了抵达目的地,而是为了享受旅途中的种种乐趣。
我们在旅途中成长、碰撞,感受差异不同,才会真正明白,没有一种人生是错误的,每种生活都有它存在的理由。
看过不同,才能包容不同,其实越是没有见识的人,越喜欢评论别人的旅行方式。
有的人旅行是为了探索,有的人旅行只是为了打发孤独。旅行带给人的改变,是悄无声息的。
我们看到美,看到丑,有笑泪交织的画面,有愤怒无力的悲情。我们的三观被冲蚀,不论去哪里,遇见了什么人,以什么样的方式旅行,我们所见的早已住进身体里面,不知不觉地被影响着。
诗人北岛说:旅行是一种生活方式。一个旅行者,他的生活总是处于出发与抵达之间。从哪儿来到哪儿去都无所谓,重要的是持未知态度,在漂泊中把握自己,对,一无所有地漂泊。
生活尚且没有标准答案,何况旅行?只有不带偏见的旅行,才值得我们向往。
今 / 日 / 互 / 撩
你最想去的地方是哪里呢?
图片大部分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文字由极物原创,转载请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