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结束了。
这个假期里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女儿第一次的独行。
高中生的生活确实辛苦。2月1号课程结束,2月2号赶了一天的作业,直到2月3号才开车赶回老家过年。
临行前,女儿和我商量,说:“妈妈,我们作业太多了,我初二过来,可以不?”
我说:“那我和你一起吧。”
女儿说:“让我自己尝试一次吧,我觉得特别好玩。自己一个人在家里呆一天。”
看我还不放心,女儿说:“我有不是没有自己坐过高铁,我平时也经常自己坐地铁。从老家到咱家,一次高铁,倒2次地铁,有什么可怕的?”
我说:“那吃饭如何解决?”
她说:“家里有啥吃啥,实在不行,超市的面包也可以啊。反正只有一天啊。”
虽然有点不放心,但一想两年后她就要上大学,这种锻炼应该不算早了。就当场给她买了初二返回的高铁票。
初二一大早,女儿就收拾好自己要带的行李,在姥姥家吃完午饭,我就送她去了车站。
一路上,嘱咐她检查身份证、取票、乘车车厢、座位号、地铁卡,家门钥匙等重要物件,女儿一一照办。在自助机上去了车票,从容进了站,找了个空座位坐下听起了耳机。
我就离开了。
一个多小时给我打回电话:“妈妈,我下车坐地铁了,人真多!”
两个多小时后给我打回电话:“妈妈,我到家了。”
晚上的时候,告诉我:“妈妈,好朋友过来看我了,带了她们那里的特产,我们一起吃了自助火锅,我还给她煮了面条。”
其实,很多时候,孩子远比我们想象的做的好。
我问她在干什么, 孩子说:“刷作业”。
初三一早,我问她:“早餐吃什么?”
她说:“昨天好朋友带了面包蛋糕,足够吃了。”
晚上等我们赶回家的时候,孩子说:“妈妈,我作业终于快完了。”
一天练了5个小时的毛笔字,才写的有点样子。
等我做好了晚饭,叫她吃饭的时候,她还要坚持把剩下的16个字写完,尽管那时候不断叫着腰疼。
短短的两天,让女儿体验了一次独自行走“江湖”的感受,她自己表示好极了。
在我看来,风筝的线都放了一半了。
离开老家,返回家,和离开家,去上学,过程一模一样,要注意的事项也是一模一样。
或许等到高三,女儿一个人就可以到大学去报到了。
母女一场,就是逐步放手,让她独自去远行的过程。
上幼儿园,让她松开了你的手;
上小学,让她离开了你的视线;
上中学,让她开始了独行;
上大学,让她开始了远行;
一步步,就这样,放在手边的风筝,就飞起来了。
就算风筝的线在你手上,你忍不住时时看看,也想让她飞的更高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