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常识26|寻找最适合学生的方法

勇气读书会第二季第4天

阅读书目:《教育常识》李政涛 49-51

阅读时长:一个半小时

勇气读书会第二季 第4天

阅读体会:

适合

不知道为什么,看到“适合”的时候,脑海里就浮现出这句话: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

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某些词语的认识会越来越深刻,比如:度、坚持,还有今天要说的“适合”。

什么是“适合”,我的理解应该就是“刚刚好”。

那么,在教学里,什么是适合的教学方法?我觉得应该考虑到你的教育对象、教育内容,“因材施教”也许可以最好的诠释“适合”的全部意义吧!

结构

万事万物都有结构。要探寻一事一物的存在和运行之理,必须深入到它的结构深处。

“结构”是什么?“构”是“构件”,“结”则为“结合”,结构就是不同构件之间的有机结合。

我的理解是教学结构可以和思维导图联系起来,在教学之前,用思维导图把教学结构完整地呈现出来,对我们的教学思路会大有裨益。

结构是一个事物的整体框架,学习就是一个不断建构知识和完善知识结构框架的过程。教结构的目的,就是通过结构化的教学,转化形成为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方法结构,让学生自主开展结构化的学地习。

教,是为了不教

在最后一个章节,作者又一次提到了了“教,是为了不教”这句话,还专门分析了这句话。

“教,是为了不教”,教师在教授学生学习的方法以后,在学生离开教师以后,如何才能学会自主学习,这才是教育真正的内涵,教育不仅仅是做加法,把外部知识吸收进来丰盈自己,更应该是做减法,让进来的知识进行有意义的结构重组,完善和形成新的知识体系。

这让我又想到了前面章节的观点“教育如何剩下?”,随着时光流转,知识留存下来,剩下来,而不是离开老师之后,知识消失,甚至全部还给了老师。

教是为了不教,老师离开,学生依然能通过学习实现自我生长,这是最弥足珍贵的,也是教育最好的结果。


写在后面

今天是我在勇气读书会第二季打卡的第4天,突破自我,越读悦读!如果你读的也是《教育常识》,欢迎一起交流!

更多精彩

配齐村小课程,见证村小“齐迹”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后所有地球的财富显化,都是与爱的能量对齐校正的。 与爱的频率合一、活出爱的状态,便是与财富能量对齐,被财富能量无...
    唐润珠宝阅读 615评论 0 2
  • 像风一样 --薛之谦 我等的模样好不具象 用皮肤感受你的流向 你竟然能做到带走阳光 我一味的跟随过了量 像风一...
    晴空晓晓阅读 1,019评论 11 17
  • 最近一个学生这样说:老师,我很爱妈妈,可是为什么她总是不夸我呢?我以前的数学成绩很低的,80+,期末考试...
    Charlene何阅读 721评论 3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