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嫂太困了,把22天大的婴儿摔成头顶骨骨折,宝妈气炸了!

近日,山东烟台一位宝妈于女士在微博上爆料,她雇佣的月嫂在凌晨抱孩子拍嗝时打盹,导致22天大的婴儿头着地摔成头顶骨骨折。这一事件引发了网友的广泛关注和愤慨,不少人质疑月嫂的专业素养和道德水准,也有人指责平台的监管不力和赔偿不公。


作为一个刚刚经历过生育和坐月子的母亲,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于女士的心痛和无奈。生孩子本就是一件艰难而神圣的事情,需要得到家人和社会的尊重和支持。而月嫂作为专业的育儿服务人员,更应该以爱心和责任心对待每一个新生命,用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为宝宝提供安全和舒适的护理。然而,这位月嫂却因为自己的疏忽大意,给宝宝造成了不可挽回的伤害,甚至还不愿意承担相应的责任。这是对宝宝和家长的极大伤害,也是对月嫂这一职业的极大侮辱。

我认为,这起事件暴露了我国目前月嫂行业存在的诸多问题,比如月嫂素质参差不齐、培训考核不规范、监管缺位、维权困难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月嫂行业的发展和信誉,也危及了广大家庭和新生儿的利益和安全。因此,我呼吁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和改善月嫂行业的现状,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加强月嫂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其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月嫂应该具备基本的育儿知识、技能和经验,能够正确地喂奶、拍嗝、换尿布、洗澡等。同时,月嫂还应该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沟通能力,能够尊重家长的意愿和习惯,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

加强对月嫂平台的监管和评价,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和选择。月嫂平台应该建立严格的招聘、培训、考核、派遣、评价等制度,对入驻的月嫂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和监督。同时,平台还应该提供真实、透明、客观的月嫂信息和评价,让消费者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


• 建立月嫂行业标准和执业资格制度。政府部门应该制定月嫂行业的服务标准和规范,明确月嫂的责任、义务和权利,统一行业培训和执业要求。同时,还应该建立月嫂的注册登记和执业资格制度,对不合格的月嫂进行惩处和淘汰。


• 完善月嫂维权和责任追究机制。当前,月嫂造成服务事故后,消费者难以寻求有效的维权手段和赔偿。因此,需要建立行之有效的投诉举报、调解处理和责任追究机制,在发生事故或者纠纷时能够及时介入和处理,维护消费者的权益。


• 增强社会公众的认知和支持。生育和育儿是整个社会应该共同关注和支持的事情。因此,政府和社会各界应该采取措施来增加公众对母婴健康和育儿服务的重视程度,营造更加友好和支持的环境。同时,也应该提高公众对月嫂这一职业的理解和认同,让更多人选择月嫂服务。


综上,要改善我国月嫂行业存在的问题,保证月嫂服务的质量和安全,需要政府、服务平台、月嫂本人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行动。只有规范管理、提高素质、加强监管、完善维权、增强支持等多方面措施的结合,才能够切实保障新生命的权益,让育儿变得更加放心和安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