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哇,我是密密。
有人说,人生如同一场马拉松,而五十五岁像是马拉松的后半程。
我们都知道马拉松后半程,更多注重的是保持体力,合理分配能量,并坚持到最后。
而五十五岁后的我们,也需要重新评估自己的生活方式,为接下来的旅程做好准备。
俗话说:“晚年苦不苦,要看五十五。”
然而,55岁并非终点,而是人生中下个阶段的新起点,一个重新定义生活、追求目标的开始。
所以,一个人的晚年生活质量,往往从55岁开始,就要开始认真打磨。
人到五十五岁,要想幸福生活,就要学会拥有以下三样东西,否则晚年多半无奈。
01.拥有健康的体魄,晚年幸福根本
培根曾说:健康的身体乃是灵魂的客厅,有病的身体则是灵魂的囚笼。
当我们步入五十五岁年龄节点后,不再和年轻时充满活力,各种疾病也会悄然上门。
人这一生在怎么有钱,只有保持健康才能更幸福,如果没有了健康一切等于零。
简单点说就是,人生下半场,拼的是健康。
前段时间,中国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庆祝他102岁生日。
在生日会上杨振宁教授神采奕奕,思维情绪,展现出了极佳的精神状态。
这位百岁老人长寿秘诀就是:保持身体健康和活力,适当运动,规律作息。
常言道:“五十岁之前,人好病;五十岁之后,病找人。”
生命在于运动,健康源于锻炼。
健康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点一滴积累起的结果。
不要等身体出现问题才后悔莫及,从现在就调整生活方式,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
当你年老时,能够与老友一起散步聊天,而不是被病痛束缚在床榻上,那是多么幸福的事。
02.拥有放下的能力,晚年收获安适
作家马德说:“人活得平和,才能活出生命真正的滋味来。”
年纪越大,越能对这句话有深刻的体会。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之所以生活得不快乐,是因为想的事情过多,做不到真正的放下。
人最怕的就是,放不下过往,无法向前看。
若是总抓着痛苦的回忆不断放大,内心会更加痛苦。
生活,本就不易,何必再给自己添堵呢,那些让你夜不能寐的事情,现在看来,也许只是过眼云烟;那些让你耿耿于怀的得失,回头看看,也许只是人生插曲。
既然事情无法改变,何必抓着不放呢?
学会放下,学会忘掉那些不美好的东西,时刻调整好心态,才能真正体会到生活的精彩。
人生亦如逆旅,你我皆是过客,凡事少一分执念,多一份释然。
所谓人生,计较越多,困扰越多;忘掉过去,自我和解。
看破,放下,方得圆满。
03.拥有爱你的枕边人,晚年人生幸福
三毛曾说过:“心若没有一个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流浪。”
物质的丰富并不能代替情感的陪伴,一个温馨的家比任何外在东西都宝贵。
真正的幸福不在于拥有多少财富,而在于能否与一个懂你、爱你的人携手走过后半程。
若身边没有个知冷知热的伴儿,那种孤单是一种心灵上与灵魂上的空缺。
有老伴的地方,才有家,无论日子是苦是甜,有了老伴的陪伴,相信很多人心里都是幸福的。
50岁,对于许多人来说,是人生的转折点。
当孩子们长大,各自飞翔,当亲朋好友渐渐稀少,老伴就成了我们最坚实的后盾。
晚年最温暖的风景,莫过于与爱人同在一片屋檐下,相互扶持,相互唠叨。
04.结语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拥有健康的身体、放下的智慧以及深爱的伴侣,这些都是晚年幸福的基石。
人的一生,活得是自己,快乐幸福就好。
- END -
*作者:密密,一个正在北漂的佛系打工人,每日分享情感、成长干货,探索成长,共同进步,每日相约,不见不散。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