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勤则达德,劳则达圣。”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劳动创造了中华民族,造就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也必将创造中华民族的光明未来。”但揆诸当下,“劳动无用论”却甚嚣尘上。因此,我想借着这个机会与大家一起重新认识“劳动”,让同学们对“劳动”二字有更深刻的理解。
还记得上一学期翻阅汉语词典查找资料时翻的“劳”字,“劳”的繁体是“勞”。“勞”是会意字,上面是两个火,中间的秃宝盖代表房子,下面的力指代劳动。整个字的含义是:在房间点灯,夜间劳作。“劳”字的组成,就是需要劳动。纵观历史,哪一种文化和艺术,不是从劳动中汲取经验,得以流传至今的?
或许有人反驳:“学习忙,劳动占时间。”但是你们知道吗?人类的发展就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过程,五者缺一不可,学习固然重要,但劳动也不可或缺。劳动从物理角度来看能够提高我们的机体健康性、身体灵活性、感官灵敏性等等。除比之外,劳动也能增长见识,开拓视野,调节情绪,丰富我们的课余生话。当然,劳动带给我们的帮助可远远不止这些。
想必大家都听过“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撸起袖子加干。”可是当下有些年青人却仍不理解,把劳动当作肮脏的代名词,惧怕劳动之苦难,甚至逃避、不屑于劳动,视劳动为负担、无用功,劳动就是消耗时间,不妨请人“代劳”并自诩“懒癌症晚期”。更有甚者,在父母的溺爱下,虽己成年却没有任何自理能力,就连最基本的常识都不会。为什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围绕劳动的意义、如何弘扬劳动精神、加强劳动教育等内容进行深刻阐述呢,因为我们不仅仅在劳动中出力流汗,更是在劳动中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创造生活的价值。难道这不觉得当前一批又一批的“懒癌症患者”深思吗?
同学们,人生在勤,不劳而获?幸福的生活须要靠劳动来实现。我们作为时代新人,要承担起这些重大历史责任,难道不应该深刻认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价值观、在劳动中实现人生价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