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极大的幸运在于,他不论在成年还是小时候,都必须踏上一条极为艰苦的道路,不过这是一条最可靠的道路。女人的不幸则在于被几乎不可抗拒的诱惑包围着,她不被要求奋发向上,只被鼓励滑下去达到极乐。当她发觉自己被海市蜃楼愚弄时,为时晚矣,她的力量在失败冒险中已被耗尽。-波伏娃
我相信每个人的朋友圈里都会有这样一群人,你总会感叹他们怎么又去吃美食了,怎么又出去度假了。他们好像不用工作,生活的全部好像就是各种逛吃逛吃。我的朋友圈里也有很多这种人,她们大多是家庭主妇或者在小城里有着一个稳定工作的小青年。曾经一度我看到他们晒出的各种“幸福生活”开始怀疑自己的人生。我怀疑自己当初放弃小城的稳定生活来到大城市的选择是不是对的,也常常在想自己吃苦是为了什么。曾几何时,我也是一个看到别人到大城市闯荡就嘲讽一句“看来小城已经盛不下你了”的小城姑娘,好像别人离开小城就是对家乡的背叛。后来我发现自己当初的想法是多么可笑。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但是究竟是选择大城市还是留在家乡这件事我们今天不做讨论。如果你现在正在过着相对艰难的生活,也像曾经的我一样羡慕别人平淡的幸福生活。那我要说你大可不必,因为一个人获得成长的必要条件就是-脱离舒适区。
一、什么是舒适区
心理学研究中关于人对于外部世界的认识,分为三个区域:舒适区(comfort zone),学习区(stretch zone)和恐慌区(stress zone)。
在舒适区我们得心应手,每天处于熟悉的环境中,做在行的事情,和熟悉的人交际,甚至你就是这个领域的专家,对这个区域中的人和事感觉很舒适。但是学到的东西很少,甚至学不到什么东西。
在学习区里面是我们很少接触甚至未曾涉足的领域,充满新颖的事物,在这里可以充分的锻炼自我,挑战自我。所以在这个区域的学习效率是非常高的,是真正在学习。
恐慌区,顾名思义,在这个区域中会感到忧虑,恐惧,不堪重负。所以,人处在恐慌区中也无法学习。
比如我们看一本书,如果这本书所说的内容都是我们所熟悉的,完全符合我们已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本书就在我们的舒适区内。
但如果这本书说的内容与我们原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不符,但是我们思考之后仍然能够理解接受,那么这本书就在我们的学习区内。
如果这本书我们根本就理解不了,那么就是在恐慌区。
二、成长路上的敌人
选择舒适是一个人成长路上最大的敌人。
好比说一个非常喜欢下棋的人,他天天都在下棋,下棋能让他感到愉悦。但他下了一辈子棋艺也不一定十分高超,就是因为他选择了呆在下棋让他产生愉悦的舒适区里,而不是去苦记棋谱。
中国最大的舒适区陷阱就是我们的应试教育。通过不断地练习和谨记公式让学生到达考试的“舒适区”,看到考试范围内的试题马上能够想到解题思路,这就是所谓的“难者不会,会者不难”。所以我们的学生适应了在这种舒适区内学习的状态,一旦踏入社会面对各种突入其来的状况就会表现出强烈的不适应感。
三、在“自虐”中成长
实际上,我们生活中也有一群人,他们看起来每天都过得苦哈哈的。今天折腾这个项目,明天折腾那个证书,“稳定”这两个字仿佛从来都不存在于他们的字典里。总有人会告诉他们“兄弟,你每天这么折腾是为啥,想我一样会到家乡,天天老婆孩子热炕头,多好!”。但是,成长从来都不会是一件舒服的事情。成长就是要不断地刻画自己。所谓“刻画”重点在“刻”字,“刻”就需要自己一刀一刀划在自己身上,想想都疼。但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飞鱼菲尔普斯的教练每天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给菲尔普斯制造各种各样的“意外”。今天飞鱼的泳裤破了,明天泳池的水被污染了。长此以往,菲尔普斯甚至一遇到意外就兴奋。08年北京奥运会,飞鱼的其中一块金牌就是在泳镜破了全程甚至看不见环境“盲游”的情况下获得的。
著名的高尔夫球手老虎伍兹,其他顶级选手最配服他的一点就是他能在已经挥杆突发意外的情况下马上停下动作。也许这一点对我们普通人来说没有什么,但对于长时间训练挥杆技巧的专业球手来说,这一点非常难得。因为不断的训练足以让一个球手把整个挥杆动作变成一系列身体的条件反射,让自己进入挥杆打球的舒适区。而伍兹在挥杆中途能够马上停下恰恰说明了他一直都拒绝进入训练的舒适区,而让自己始终处于一个不断接受刺激的状态,光是这一点就足以让人佩服。
另外一个大家熟知的人,Facebook的大当家扎克伯格,他这个人就虐自己虐得比较有创意。他每年都会给自己设立一个新的挑战目标。
扎克伯格年度目标:
2009年:保证每天都打领结区上班,以向世人宣称他是严肃认真地看待Facebook的未来发展。
2010年:尝试学习普通话
2011年:宣称只吃自己亲手杀死的动物。
2013年:每天都能和一个Facebook之外的人会面。
2015年:每两周读一本书
2016年:打造《钢铁侠》AI管家
其实所谓的“自虐”就是让自己时刻处于一个不断接受刺激的环境中,因为只有不断地接受刺激才能随时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
四、不要总想着成功
一旦被问起“你所认为的成功是怎样”,估计很多人会说是不用干活还有钱花,甚至有人会把自己的成功定义为赚够了钱每天都在家打游戏。那么在这些人心里,打游戏就变成了价值感很高的一件事,价值感甚至高过了工作,显而易见,这些人工作的时候就会一心想着打游戏,还怎么能好好工作呢?
所以想要不断成长,就不要把自己自认的成功当做终极目标,不断进步才是真理。毛爷爷不也说过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嘛!
五、成长路上的养分-意志力
提起“意志力”三个字,多少人会一拍大腿说“对!我需要的就是这个!”。那为什么大家都意识到自己最需要的是意志力,但真正拥有他的人却很少呢?
我们的大脑由于自我保护机制会偏向于让我们做出最利于当下的选择,这是数万年人类进化而来的,它让人类熬过了缺吃少喝点远古时期。但是现在我们已经基本不需要为吃喝发愁了,这时,大脑的中央前回区域就发挥作用了。中央前回位于大脑的前额叶,它促使我们做出理智的决定。比如,你刚刚下班肚子饿得咕咕叫,看到蛋糕店刚刚出炉的蛋糕,你的大脑会本能地让你赶紧买一块蛋糕来补充血糖,但中央前回会提醒你正在节食,让你不至于一时贪嘴误了自己的减肥大计。
中央前回的沟壑里分布着灰质,灰质越多,证明中央前回的功能越强大,意志力也就越强。科学家已经通过大量的实验证明,不断的意志力训练会促使中央前回生成大量的灰质,这也就是大脑用进废退的道理。所以想要拥有强大的意志力,还需要不断地训练自己做出理性选择的能力。
这里提供几个训练意志力的小方法:
1、每天冥想五分钟
可能一开始你会怨声载道,觉得自己一旦开始冥想大脑就会不受控制地跑到别的地方。但是别担心,正是这样不断地跑偏再拉回思想,你的中央前回已经得到了持续的训练。更有实验证明这样会促使中央前回产生大量的训练。
2、把每一次动作都当作一次决策
可能很多人心里都决策都说有关大方向的,但其实,我们每一次的动作都是我们对未来生活做的一次决策。试着在下次选择高热量食物还是蔬菜的时候想想自己的决定对自己未来的影响,这样会促使你做出相对理性的决定。
3、反思与回顾
试着一天结束的时候回想今天自己意志力最薄弱的时刻是一天中的什么时候。并反思一下自己为什么做出来失控的动作。这对以后遇到类似情况的时候做出理性的选择非常有帮助。
结语
Different people have different choices,借用一句老话“既然选择了远方,就只顾风雨兼程”。
Good luck to everybo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