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以弗吉尼亚•吴尔芙的意识流小说《达洛维夫人》为线索,讲了三个女人——作者伍尔夫(妮可·基德曼),读者劳拉·布朗(朱丽安·摩尔)和一个现代“达洛卫夫人”克拉丽莎·沃恩(梅丽尔·斯特里普)人生中一天的故事。“一个女人的一生,浓缩到一天中,只有一天,短短的一天就是她的一生”(A woman's whole life ,in a single day.Just one day and in that day, her whole life.)这是电影中的台词,伍尔夫按照这种结构来构思她的小说,电影编剧也是如此,通过巧妙的连接用一天来展示三个女人的一生。
电影以是伍尔夫1941年自杀时的情景开始,伍尔夫在遗书中写道:
“挚爱的你,我很确定我会再陷疯狂,我一定熬不过又一次的煎熬,而这次我将无法康复。我开始听到呓声也无法专心,所以我这么做似乎是最好的。你给了我最大的幸福,你已竭尽所能为我付出一切。我知道我毁了你的一生,没有我,你就可以海阔天空,你会的,我知道。我连封信也写不好,我只想说我一生的幸福都是你赋予我的,你对我百般忍耐,也对我……体贴无以复加。我早已一无所有,除了知道你对我的好。我不能再拖累你的一生。再没有人能像我们这般曾经拥有如此幸福。"
伴随着这段内心独白,伍尔夫揣着石头沉入河水中。
不得不说这个开头很吸引人,天才的伍尔夫自杀这个行为,引发观众的好奇;遗书中融合了选择、爱情、直面人生……诸如主题让观众思绪开始发散,开始联想,很容易有代入感。镜头在围绕着三个位女主不断切换,开始了她们的一天,1941年伦敦郊区,伍尔夫开始构想小说的开头;1951年洛杉矶,家庭主妇劳拉·布朗开始在家中阅读小说《达洛维夫人》;2001年纽约克拉丽莎正要出门买花。她们虽然身处不同的时代,虽然都被压抑和束缚着,但她们都在抗争,都在追求更有意义的生活。一天下来后伍尔夫选择自杀,劳拉做出了生下肚子中的二胎孩子后离家出走的决定,克拉丽莎照顾多年的前男友(劳拉的儿子),一个患有艾滋病、富有天赋并且刚刚获奖的诗人在这一天自杀,克劳丽莎后来坦然接受生活中的变故,开始为自己而活。
一 、逃不掉的一个问题
三位女主都被日常生活的庸俗无奈无聊的事情所困扰,但原因不尽相同。
妮可饰演的伍尔夫神情执着,眼神专注,游走在自己小说的虚构生活和自己被迫接受的现实生活边缘,在自己小说中伍尔夫是上帝,可以决定主角们的生死,但在现实生活中伍尔夫则是生活在牢笼中。因为自己的才华、敏感、精神病史,天才的伍尔夫不能享受温暖的阳光、自在的散步、派对,被爱她的丈夫、亲人们“严加看管”,两种生活的绝大的割裂感,让伍尔夫濒于崩溃。
摩尔饰演的罗拉眼神空洞,表情僵硬,电影虽然没有交代背景,但是有着好人&疼她的丈夫、可爱的儿子的罗拉显然是过着平静安稳日复一日的生活,罗拉的丈夫今天生日,小说《达洛维夫人》引发了古怪、脆弱、敏感的罗拉对生活意义的思考,她并不享受为人妻、为人母的这种生活,每天被无聊的日常琐碎事填满的罗拉无法再逃避,被迫直面生活的真相,不能承受生命之轻的罗拉萌生自杀的念头。
梅姨饰演的克拉丽莎是三位女主中唯一“正常”的人,眼神明亮、热情,并且乐观,热衷于办party,。克拉丽莎多年来照顾着患有艾滋病、富有天赋并且刚刚获奖的诗人前男友理查,这天晚上她要准备派对庆祝理查获奖。克拉丽莎拿着五彩缤纷的花满怀热情去看望理查。期间他们发生争论,克拉丽莎被迫开始面对自己的人生,怀疑人生。
理查:”达洛维夫人总是举行派对来填补内心寂寞“。理查自白为什么当作家:“我只想写下一切。在每一刻里的一切,你走进来双手捧着的花,这条毛巾,它的味道、触感,这根线。我们一切的感觉,我的和你的。过去的一切,从前的我们,世上所有的事物全都一片混乱……就像现在一样。但是我失败了,我失败了。你怎么试都无法将真实还原,只有无谓的骄傲和完全的愚蠢。我们想拥有一切,对吧?”
回忆过他们曾经的幸福后,理查问了克拉丽莎:“我死了你会不会生气?我活着只是为了满足你。”克拉丽莎回答到:“这就是人生,每个人都是这样,他们为了彼此而活下去。”
克劳丽莎只是描述了一种常见的生活状态。克拉丽莎对待生活积极主动乐观,不接受理查的态度并且鼓励理查继续生活下去,理查只好劝克拉丽莎今后要勇敢面对没有他的现实:“我的生命要你来决定,是吗?你自己的生活呢?我死了你就得面对你的人生。到时候你又如何逃避。”至此克劳丽莎开始崩溃,顿时陷入中年精神危机。理查是克劳丽莎的精神支柱和生活重心,理查一方面安心的接受着克劳丽莎多年的关照,一方面看透了两个人的这种生活,这不是他满意的一种状态。绝望的人离开世界毫无牵挂,但受伤的是关心他的亲人,每个人都会面临像克拉丽莎一样的问题。克劳丽莎做了全部的琐碎事,好心为理查举办party但却被挖苦,不被理解,内心无比的愤怒和悲伤。
我们的会疲于应付常生活的庸俗无聊,如劳拉般苦恼或如克劳丽莎般乐于做那些琐事。这些事会常常吸引着我们的注意力,从而使我们不知不觉着中逃避,不去直面自己,不去直面自己的本性,自己的弱点,想不清楚的问题便不再去想。很多时候,我们拥有什么和自己的本性无关,天生得到或者别人给予,但如何对待自己拥有的东西,如何做选择,则必须直面自己的天性。压制、扭曲自己的内心去顺应大众的价值观还是听从自己的内心?这是一个艰难、无法逃避的问题,否则终究会像克劳丽莎一样感叹“为什么一切都不对?”
二、内心的平静
伍尔夫从想悄悄买票回伦敦,伦纳德发现后追至伦敦,两人在站台发生争执,伦纳德表示在乡下生活、开出版社完全是出于爱,为了伍尔夫的康复,但伍尔夫表示她有选择权。
“我的生命被别人带走,我并不过这种生活。如果我想清楚我就会说,我一个人在黑暗中中独自挣扎,只有我才会知道,只有我才能了解我的情况。我必须去面对它,这是我的权利,就算最无助、最可怜的病人也有权利决定自己的生活。我也希望我在这种环境中很快乐,但是要是选择留下来还是死亡,我选择死亡。”
听着伍尔夫语气平静的说出这些,伦纳德无助的抽搐着,他无法反驳伍尔夫,同意先回家,第二天就回伦敦。回去的路上伍尔夫补了一句“逃避生活永远得不到内心的平静”,伍尔夫在两种生活中游走,这一天姐姐的到访加剧了伍尔夫内心的冲突,在和姐姐告别的时候她狠狠的亲吻着姐姐问“你觉得有一天我能逃脱么?”,她渴望能够跳出这种“不正常”的生活,像正常人一样,自在、平静的去生活。
理查死后的当晚,克劳丽莎第一次遇见了理查的母亲:
“我离开两个孩子,抛弃了他们。这是一个母亲干的最糟糕的事情。你有一个女儿,是个幸运的女人。当你觉得不属于这个世界时就想结束自身生命。“如果我能说我后悔就好了,那就比较好过,但是这代表什么?在你别无选择的时候,后悔又代表什么?重点是你能忍受多少。就是这样,没有人会原谅我。当我面对死亡,我选择活着。”
劳拉说这番话的时候,克劳丽莎极为复杂的表情变化反映着内心强烈震荡。劳拉不是个好妈妈,她的行为被大家所谴责,但她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因为她无法忍受那种生活。
劳拉的这段话和伍尔夫在车站的那段话形成对比,为了内心的平静做出了相同的选择,直面自己的本性。一个选择死亡一个选择活着,这种选择的对立,只是在别人看来的对立。
敏感的人不容易内心平静,,因为经历多少并不是关键的,关键的是能感受到多少,感受、发现的越多,会让人思绪越复杂、混乱,伍尔夫、劳拉、理查都是如此,敏感的人不容易幸福也是源于此。现实中很多人选择无视、逃避现实,少发现点真相,会让自己内心轻松点。“重点是你能忍受多少”,一个人处理自己感受、发现的信息的能力必须要能够跟的上她的承受力,坚强是相对于敏感而言的,她的坚强要可以匹配她的敏感。伍尔夫敏感、富有才华为探究人生的意义而活,这是一条艰难的路,很多作家在这条路上选择了自杀,如果没有不能很好地梳理自己的思绪,不能找到自己可以理解、接受的逻辑理顺自己看到事情,就无法得到内心的平静,崩溃只是时间问题,脆弱与敏感往往是导致悲剧的一对搭档。
三、混沌的快乐or痛苦的清醒or自在的清醒
克劳丽莎在理查自杀前有精神寄托,为理查而活,每天忙碌着快乐着;理查自杀后和伍尔夫、劳拉一样开始面对真实、自己的人生,陷入痛苦的状态;克劳丽莎在和劳拉聊天过后,开始坦然面对一切,开始理解理查,开始面对自己的人生为自己而活,克劳丽莎是不幸的,因为她挚爱的理查离他而去,但她也是幸运的,在恰当的时候被理查的死和劳拉的一番话所启发。
伍尔夫&劳拉、克劳丽莎前后的状态,代表了三种不同的人生状态:混沌的快乐、痛苦的清醒、自在的清醒。
我们常常陶醉于忙碌、混沌的快乐中,不去想复杂、深奥的哲学问题,惰性使然,想不清的问题不去想,就如克劳丽莎这一天上午的生活;如劳拉自己主动发现或如克劳丽莎被现实敲打——被理查的死刺激,开始痛苦思考人生。很遗憾没有办法从第一种态度到第三种状态,然后坦然的面对人生。
克劳丽莎的一生浓缩到一天中,她一天经历了三种状态,理查的自杀,对她是一件极其残酷的事情,克劳丽莎说到“只有跟理查在一起,她才感觉活着,没有跟他在一起时其他的一切都有点荒谬”。理查死后,她整个人被抽空,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承受这种变故。强大的内心、热爱生活这种特质不能建造,只能间接地由每天日常活动来逐渐产生,正如—朵花不能制造,却只能从种子中产生一样。
小说《时时刻刻》是在克拉丽莎的故事中结尾的。克拉丽莎有一段想法很精彩“我们过自己的生活,做自己想做的事,然后便酣然入睡——就是这样简单和平凡。我们中的少数人跳楼自杀,或投河自尽,或服安眠药死去;多数人死于意外事故;而绝大多数人,最大量的人,则早病魔吞噬而慢慢死去;若我们运气好的话,则随时间而泯灭。唯一给我们以慰藉的是:当我们的生活之门迎着一切艰险和希望开启,并赋予我们想象中的一切,我们便开始拥有时间,一小时又一小时;尽管除孩子外(甚至可能包括他们),人人心里都明白:这以后的时日将黑暗得多、艰难得多。尽管如此,我们还是珍爱这座城市,这个早晨,并对未来充满极大的希望,惟有上苍知晓我们如何热爱它。”
四、他们的爱情
三个女主和男人的爱情故事各不相同,她们的同性恋的倾向倒是一脉相承,只是随着时代表现在变化。
伍尔夫是幸运的,伦纳德始终给她无私的爱,各种各种幸福感人的爱情故事很多,但终生无私的爱情罕见。在车站伍尔夫对伦纳德的说的那段话,也是劳拉的心声,悲剧的是伍尔夫可以跟她心平气和的跟她丈夫讲,但劳拉却不能,只能一个人在黑暗中挣扎、在马桶上默默哭泣并且掩盖自己的内心,虽然她丈夫很爱她。克劳丽莎是幸运的,十年之前和理查的回忆是她的精神寄托,身边有着彼一直相爱相扶的伴侣,还有一个贴心的女儿。
“Dear Leonard, to look life in the face…
always to look life in the face,
and to know it for what it is.
At last, to know it,
to love it for what it is and then to put it away.
Leonard, always the years between us, always the years…always the love…always the hours…”
这是电影结尾时伍尔夫写给他丈夫伦纳德的,也是电影想表达的核心观点“真实的直面人生”,翻译出来会失去原有额韵律,只能感受它,然后被震撼。
PS:三位女主都是演技派,眼神&表情都是相当到位,电影结构精巧,台词、镜头几乎没有多余,铺垫照应相当到位,电影主题众多,内容相当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