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刷知乎中,被突然打进的电话打断,猛然一看是我妈,心情顿觉沉重。
很多时候我并不是很想给家里打电话,不是因为没有牵挂,我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在远方的家。
只是当电话那头传来父母关切的声音,我时常会抑制不住自己压制许久的情绪。
漂泊在异乡的人大概都有这样的体会:一个人的时候可以很坚强,可以独自忍受很多磨难而依然保持微笑。可是一旦有人来关切你,对你嘘寒问暖,那么你所有的坚强就会在那一刻土崩瓦解,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悲伤甚至是愤怒。
我们就像一只只刺猬,蜷缩在属于自己的角落里。
一旦有人靠近,哪怕这人是出于关切的靠近,我们就会把自己裹成一团以防备。所以很多时候难免伤害到自己和关切我们的人。
其实我们从来不怕孤独和磨难,我们怕的只是辜负。
02
沉默许久还是接通了电话,我向来不会不接父母的电话,即使在我很累很沮丧的时候。
电话那头传来妈妈熟悉的声音,至国庆离家以来,我竟然没有往家里去一个电话,顿觉惭愧。
我妈的电话总会让我情绪起伏很大,也许上一秒我还情绪高涨,可接到电话的下一秒我却情绪低落了。
她的电话总逃不过4个问题:
1、吃饭了没?
2、在做什么?
3、工作怎么样了?
3、感情怎么样了?
前两个问题是开场白,三、四才是压轴戏。
然而这次当她问起后两个问题时,压抑在心中许久的情绪终于还是没忍住爆发了。
最近经历了一些变故,本来打算暂时瞒着父母,因为我不想他们为我的事情操心。但当我妈问起,我却终于没忍住。
于是我妈又开始长篇大论:
你就是倔,如果当初听我的话考个老师或者读个医学院,如果当初听我的话回到家乡,现在就有稳定的生活了。
你现在都这个年龄了,还这样一个人漂着,这日子什么时候才是个头?你就不能让我们少操点心吗?
听到这里我气急败坏,提高了嗓门带着哭腔说“过去的事情现在来说有什么意思?你根本就知道我对老师、医生、公务员等等向来没有兴趣,还一遍一遍地这么说。所以我才不想给你们打电话,我就是不愿听你唠叨这些!”。
03
电话那头我妈不知所措,想要安慰我,但是她知道我根本听不进去。
我知道她也在尽力压抑自己的悲伤情绪,我知道她此刻也焦急万分,我也知道她内心比我更不是滋味,这些我通通都知道。
可那一刻我已然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任由情绪这个恶魔把我吞噬,也伤害了她。
一阵沉默之后,我妈只说你不要想太多了,然后匆忙挂断电话。
我知道她也不会有过多语言来安慰我,因为她毕竟没有那么多辞藻,她同样心急如焚,却不知道如何表达。唯有沉默。
电话挂断,我只觉一阵阵的孤独和不可名状的悲伤。
之后我陷入了沉思,很多时候我是一个十分能控制自己情绪的人,所以很多场合我都可以游刃有余。
但那一刻当压制许久的情绪喷薄而出,我知道长久的压抑让我好累。
04
痛痛快快的哭了一场之后,心情好像也没那么糟了,于是我决定给妈妈回一个电话,至少要让她觉得“我还好”。
这是作为一个子女该尽的义务。
于是我拨通那个熟悉的号码,依然传来熟悉的声音,但是这一次我很平静地跟我妈说“没什么大不了,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那一刻我以为我是最需要安慰的,可是我得坚强地去安慰她。因为我知道她在为我担心,她比我更脆弱,更需要人关心。
也在这一刻,我意识到人其实无法只为自己而活,因为我们有太多牵绊。
聊了许久,心情也稍好了些,敞开心扉比把心门紧锁要来得让人舒畅。
05
人生前面的二十年我是一个不苟言笑,对自己要求颇高且极其不易满足的人。我偏执地认为只要足够努力就能收获所有美好。
所以那个时候我给自己压力很大,大部分时间我都闷闷不乐,怎么都开心不起来。
但坦白来讲我的实力配不上自己的野心,这是我后来花了好些年才意识到的。
之后由于学习和工作的关系,走过了许多地方,见过了许多人,经历了许多事,我也开朗了许多:我学着压抑自己内心的各种情绪,学着坚强,学着淡忘,学着不诉离殇。
然后我发现这样的压制是卓有成效的,慢慢地我对不少事情能够保持一种比较平淡的心态。
我为自己的成长欢呼雀跃。
可我依然会在某些时候陷入一种莫名的悲伤,也许是性格中本身的一些感性因素所致。
但大多数时候我会以乐观的心态感谢生命,感恩生活,让我从弱小变得强大,从知之甚少变得知知甚多,也让我看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写到这里我的脑海里不禁浮现了我妈常常念叨我的那句“你就不能去考个老师或者公务员,过上稳定的生活吗?”它时常就像紧箍咒一样,勒得我头痛不已。
面对这样的质问,我常常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可就在刚刚,我为这个问题找到了近乎完美的答案:
“妈妈,我已经看过了这个美好而广袤的世界,我就再也不能假装没有看过。”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