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一个朋友跟我说,最近心情很糟,十多年前的旧事都翻出来自我折磨一番。
你也有同感吧——很多时候,我们会陷入负面情绪泥潭不可自拔。
想快速远离这个泥潭,有什么好的办法么?
有。——不妨认知重评,也就是换个角度来看这件让你心情不好的事。
“换个角度,”你可能会说,“切,站着说话不腰疼,怎么换角度啊,换得过来么?!”
最近我在玩OH卡,有一种专门让玩家转换角度的玩法。
什么是OH卡?OH卡又叫“潜意识心灵图卡”,共两组卡片,一组图片卡,一组文字卡。
转换角度的玩法,叫“舒服与不舒服”,只需用到图片卡。
这个“舒服与不舒服”游戏有三轮:
第一轮:
任意抽取两张OH卡,仔细观察,看哪张卡让你感觉不舒服、哪张让你觉得舒服。
探讨这两张卡让你舒服、不舒服的原因。
第二轮:
对调两张卡,研究那张让你不那么舒服的卡,有哪些东西让你舒服,让你舒服的那张卡,哪些东西让你不舒服。
第三轮:
回到最初让你不舒服的那张卡,看看不舒服感是否减轻。
这样三轮下来,对那张不舒服的卡,的确感觉舒服多了——至少和我一起玩过的小伙伴都有共识。
回到情绪事件,这个OH卡游戏的思路,可以怎么消解情绪呢?
今天早上我做自由书写(想到什么就写什么的意识流式写作方式),突然想起两年前的一件事,每每想起它,我都觉得愤怒、委屈、无力……各种负面情绪杂糅成一团,成了打不开的结。
书写中,我用OH卡“舒服与不舒服”的思路,玩了一轮没有OH卡的OH卡书写游戏。
我找了件开心事来和对比这件糟心事。
第一轮书写,我滔滔不绝分析了这件事让我不开心的原因;也列举了开心事让我开心的原因。
第二轮书写,我努力去找到糟心事让我舒服的点,我,我,我太难了!
我这样写道:
这件事,我怎么喜欢呢?我怎么喜欢?我不喜欢它也发生了。如果我现在就死去,这件事对我有什么影响,这件事是我记忆的一部分,它的存在,提醒我要修……
接下来,我尝试分析当时自己的需求是什么,一点一点回忆当初我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来满足这些需求。
这时,奇迹发生了——我挖到它的正面意义了:我在誓死捍卫我的权利啊,哪怕捍卫未必成功,但我努力了!想起好几件事,我都憋出洪荒之力来保护自己。以今天之我回看当时之我,当时之我也许冲动,也许幼稚,但我始终在守卫自己的界限,不允许他人侵犯。
我舒服了,我为过去之我自豪!这件事,再也不会让我心伤了。
回头想想,看到这件事的正面意义,书写时的转折点在于——**我把关注点从他人转向了自己,停止怨怼别人怎么对我,只反思自己的行为。
如果你也陷在负面情绪里,不妨试试用OH卡游戏思维来转换角度,停止抱怨,将关注点转向自己,这件事,肯定就不一样了。
负面情绪来袭?和自己玩个OH卡游戏。